袁颖
-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的疗效研究
- 2023年
-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实施拜阿司匹林治疗,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意义重大,是一种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
- 袁颖周莉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神经功能
- 帕金森病脑白质结构改变与非运动症状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脑白质结构改变与非运动症状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62例明确诊断的帕金森病病人,使用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评定病人的非运动症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测脑白质微结构,用部分各向异性(FA值)对脑白质的结构的改变进行描述。分析影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相关的脑区白质损伤。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帕金森病脑白质结构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帕金森病病人各项非运动症状主要是近期记忆困难或遗忘82.26%,兴趣减退70.97%,便秘67.74%,入睡困难58.06%;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左侧额叶、右侧颞叶、两侧前扣带束和胼胝体压部FA值同非运动症状评分呈正比(P<0.05)。病程、UPDRS-3运动评分和H-Y分期是白质改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白质结构的部分改变可能是造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重要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鞠强国周仁华徐建红沈骏王继生袁颖姜宇
-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损害
-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在临床追踪脑膜癌病(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患者脑脊液采用StatSpin Cytofuge 12离心机离心沉淀,MGG染色和SP法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对确诊为脑膜癌病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确诊MC先于影像学发现脑膜病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光镜下观察癌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免疫学检查清晰分辨MC的组织来源分类.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是追踪颅内转移性恶性肿瘤的重要临床手段之一.
- 姜宇周仁华王娟沈骏鞠强国袁颖
- 关键词:脑膜癌病硬膜下积液细胞学技术
- 渐进性抗阻训练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抗阻训练组40例、帕金森操组40例,3组均给予普拉克索药物治疗,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还分别给予抗阻训练和帕金森操康复。对3组患者分别在不同随访时间点进行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帕金森病Webster评分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分;同时使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价肌张力的变化水平。结果:3组中,抗阻训练组的UPDRS得分最高(P<0.05),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的随访UPDRS得分逐渐增高(P<0.05)。3组4个时间点的Berg平衡量表得分、Webster症状评分入组时最高,随访18月水平最低(P<0.05);随访3月、12月和18月的得分均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阻训练组得分最低(P<0.05)。抗阻训练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嗜睡和1例恶心患者。3组4个时间点的Ashworth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时最高,随访18月最低(均P<0.05),随访3月、12月和18月的Ashworth量表评分均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阻训练组得分最低,对照组得分最高(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效果优于普拉克索联合帕金森操的干预效果和单纯使用普拉克索药物治疗的效果。
- 沈骏侍永伟鞠强国姜宇王继升袁颖徐建红周仁华
- 关键词:帕金森病肌张力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对2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两周后,分别使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为诱导剂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论以ADP还是AA作为诱导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使29例阿司匹林非敏感患者中23例转为阿司匹林敏感(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
- 侍永伟周仁华徐建红王继生袁颖姜宇鞠强国
-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脑卒中血小板聚集率
-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4
- 2022年
-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Epley耳石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8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8周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Fukuda踏步试验、计时平衡试验和眩晕残障程度量表评分差异。结果两组前庭康复治疗后1周、2周、8周与治疗前VSI评分、Fukuda踏步试验评分、计时平衡试验和眩晕残障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改善病人眩晕发作后残存症状。
- 姜宇李晶袁颖沈骏王继升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头晕
- 帕金森病患者同时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同时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该院神经内科90例帕金森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评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同时评测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相关评分,对所有数据统计后与SCOPA-AUT评分评价其有无存在相关性。结果该组患者SCOPAAUT评分与患者发病年龄、病程、H-Y分期呈正相关性;在MoSA中,帕金森症轻度认知障碍者(PD-MCI)SCOPAAUT评分(38.0±7.9)分、帕金森症痴呆者(PDD)(38.8±8.6)分,均明显高出未出现认知障碍患者(PD-NCI)(34.5±7.1)分(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伴有较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这与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认知状态等非运动症状正相关,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与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 沈骏姜宇侍永伟鞠强国王继升袁颖徐建红周仁华
- 关键词: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
-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 2023年
- 探究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36例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医院收治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药组(18例,美多巴治疗)与联合组(18例,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通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UPDRSⅢ评分与ADL评分)等对比评估两组治疗成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优良率88.89%,高于单药组55.56%(X2=4.985,P<0.05);UPDRSⅢ评分低单药组(t=3.041,P<0.05);ADL评分高于单药组(t=3.004,P<0.05)。结论 帕金森病治疗中普拉克索与美多巴的联合应用可获取较好疗效,在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 袁颖
- 关键词:美多巴帕金森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2年45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子抽样调查
- 2013年
-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口死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为250万,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超过150万人,卒中后幸存者为600万~700万,其中75%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研究采取抽样的方法了解45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以期为卒中防治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 周仁华刘桂荣陶云华徐建红曲海英沈骏侍永伟鞠强国袁颖王继升
- 关键词:卒中患病率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