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FNS)应用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治疗的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其中26例采用空心钉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作为空心钉钢板组,采用动力抗旋交叉钉内固定的22例患者作为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2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股骨颈短缩距离及股骨头后倾角,观察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肢体短缩、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及大粗隆外侧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分别在手术前和术后次日、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空心钉钢板组较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及术后各时段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钢板组股骨颈短缩距离及股骨头后倾角均小于动力抗旋交叉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钢板组术后发生肢体短缩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大粗隆外侧慢性疼痛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术后发生肢体短缩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髋内翻畸形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8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抗旋交叉钉与空心钉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均效果显著,动力抗旋交叉钉体积较小,对髂胫束的激惹少,适合后壁完整、移位较少的患者;空心钉钢板占位较大,固定�
- 贾川俞伟忠王雨辰吴国明高华潘佳麟
- 关键词:疗效分析
- 自制生肌散治疗慢性体表溃疡的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该院自制生肌散治疗慢性体表溃疡的疗效。方法 30例慢性皮肤溃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用常规清洁换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应用自制生肌散,在患者治疗4周之后,将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状况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以及比较。结果治疗4周之后,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67%实验组结果更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生肌散治疗慢性体表溃疡的临床效果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慢性体表溃疡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 高华鄂远
- 关键词:慢性体表溃疡疗效观察
- 可折断孔眼钢针-带针钢缆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价可折断孔眼钢针-带针钢缆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折断孔眼钢针-带针钢缆治疗髌骨骨折患者29例,所有患者符合适应证标准,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定。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9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29例患者骨折均得到解剖复位,根据陆氏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优19例,良8例,可1例,差1例,有效率为96.6%。结论可折断孔眼钢针结合钢缆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对膝关节周围组织刺激症状少,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短。
- 刘百伟鄂远李云峰芮立宁高华
- 关键词:张力带髌骨骨折
- 单一小切口结合蜂巢钛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单一小切口结合蜂巢钛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采用单一小切口结合蜂巢钛板进行固定(钛板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3~65(47.40±12.58)岁;左侧12例,右侧8例;Rockwood分型,Ⅲ型11例,Ⅳ型3例,Ⅴ型6例。20例采用锁骨钩板固定(锁骨钩组),男8例,女12例,年龄24~65(48.40±12.08)岁;左侧9例,右侧11例;Rockwood分型,Ⅲ型10例,Ⅳ型2例,Ⅴ型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拍摄患侧肩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并比较喙锁间距。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40例均获随访,时间6~15(11.9±4.8)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内置物断裂或失效、骨隧道骨折等并发症。钛板组切口长度(35.90±3.14)mm,短于锁骨钩组(49.30±3.79)mm(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钛板组VAS较锁骨钩组更低(P<0.05)。钛板组术后1、3、6个月Con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86.80±1.36)、(91.60±2.32)、(94.90±2.22)分,较锁骨钩组(78.45±5.47)、(85.55±2.01)、(90.25±1.92)分更高(P<0.05)。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喙锁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小切口结合蜂巢钛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切口更短,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且无须二次手术,患者满意度较高。
- 王雨辰俞伟忠李云峰朱文科贾川吴俊琪高华籍麟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韧带重建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