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卫军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2篇蛋白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癌
  • 1篇蛋白结合
  • 1篇导管
  • 1篇衣原体
  • 1篇衣原体感染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组织
  • 1篇治疗输尿管上...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导管
  • 1篇沙眼
  • 1篇沙眼衣原体
  • 1篇沙眼衣原体感...
  • 1篇上段结石
  • 1篇肾镜
  • 1篇肾镜碎石术

机构

  • 6篇宝鸡市中医医...
  • 4篇宝鸡市妇幼保...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6篇韩卫军
  • 4篇李涛
  • 1篇石萍霞
  • 1篇李朝彬
  • 1篇郑云
  • 1篇贾乐
  • 1篇李奇
  • 1篇李允利
  • 1篇姜丽丽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结石清除率、手术创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12、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周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均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前者手术创伤指标、疼痛评分、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卫军李涛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
沙眼衣原体感染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与IL-6、IL-8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与IL-6、IL-8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不育男性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血液、首段尿(FVU)和精液标本,分别检测血清特异性IgA、IgM、IgG抗体、FVU和精液沙眼衣原体DNA、精液IL-6、IL-8浓度,并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分析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IL-6、IL-8水平变化,及与精液常规参数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沙眼衣原体阳性的男性精浆IL-6和IL-8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且与诊断方法有关。(2)IL-6和IL-8水平间,及与白细胞浓度均具有相关性,且IL-8水平与精液体积和患者年龄相关。结论:FVU沙眼衣原体阳性的男性精液体积明显低于阴性者。
李涛李朝彬姜丽丽王雪艳韩卫军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不育男性IL-6IL-8
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讨论3例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的病理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获得正确诊断。结果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形态,其中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区占肿瘤体积<49%,细胞具有多形性,排列呈实性癌巢、管状、条索状结构;浸润性小叶癌区细胞较小而一致,呈靶环状、列兵式排列特点,二者移行混合存在。免疫组化:ER、PR和c-erbB-2(2+),CK5(-),CK8(+);导管癌区E-cadherin(+),细胞膜p120(+);小叶癌区E-cadherin(-),34βE12(+),细胞质p120(+);Ki-67阳性指数>30%。结论乳腺导管小叶混合型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异质性癌,以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混合存在为特征,易误诊为单纯的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或小叶癌,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乳腺非特殊性导管癌。
李允利韩卫军李奇董都选石萍霞郑云贾乐
关键词:乳腺病理诊断
持续内分泌治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泼尼松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持续内分泌治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泼尼松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4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17,持续内分泌治疗)和联合组(n=17,持续内分泌治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泼尼松)。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NRS及EPIC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PSA、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系统症状、头晕乏力、皮肤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疾病进展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持续内分泌治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泼尼松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升患者远近期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韩卫军李涛
关键词:中晚期前列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泼尼松
术前血清磷酸甘油酸激酶1、髓样相关蛋白8/14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和生存情况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髓样相关蛋白8/14(MRP8/14)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空腹血清中PGK-1和MRP8/14水平,其中前列腺癌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检测。分析血清PGK-1和MRP8/14水平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和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组术前血清PGK-1和MRP8/1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术后1个月时血清PGK-1和MRP8/14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复发患者术前血清PGK-1和MRP8/14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均P<0.05)。Log-Rank检验发现,血清PGK-1和MRP8/14低水平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PFS显著长于高水平患者(均P<0.01),血清PGK-1和MRP8/14低水平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OS也显著长于高水平患者(均P<0.01)。结论:术前血清PGK-1和MRP8/14水平均可能作为评估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患者通常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代佳韩卫军贺林慕玉东高红变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根治术预后
CD68和bFGF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组织中CD68和bFGF含量的变化及在临床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经病理组织活检确定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52例前列腺炎症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其前列腺体积与IPSS、排尿症状及疼痛和不适评分,对两组进行分析;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测定两组患者前列腺组织中CD68与bFG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良性前列腺患者前列腺体积显著增大(P<0.05);IPSS与排尿症状及疼痛不适评分显著增多(P<0.05);疼痛和不适评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良性前列腺患者组织中CD68与bFGF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良性前列腺状态均与组织中CD68与bFGF浓度呈正相关(r=0.426,0.401,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患者组织中CD68与bFGF浓度的变化与其病理状态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良性前列腺组织增生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韩卫军李涛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CD68BFGF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