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烧伤
  • 5篇软组织
  • 5篇皮瓣
  • 5篇创面
  • 4篇手术
  • 4篇转染
  • 4篇VEGF16...
  • 3篇皮瓣修复
  • 3篇皮肤
  • 3篇皮肤软组织
  • 3篇缺损
  • 3篇细胞
  • 3篇面部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手术
  • 2篇异种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软组织损伤
  • 2篇术后
  • 2篇头面部

机构

  • 22篇北京丰台右安...

作者

  • 22篇马彩虹
  • 21篇李冬海
  • 21篇贺立新
  • 20篇曹玉珏
  • 18篇屠海霞
  • 10篇赵鹏亮
  • 7篇朱海涛
  • 5篇侯玉森
  • 4篇刘谧
  • 2篇郑介飞
  • 1篇刘强
  • 1篇余斌
  • 1篇刘强
  • 1篇曹鹏

传媒

  • 9篇感染、炎症、...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鲜猪皮替代异体皮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赵鹏亮朱海涛马彩虹
VEGF16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目的基因的特异表达,为重组VEGF165进一步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以抗生素培养基筛选抗性细胞,并对抗性细胞进行单克隆化,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对目的蛋白在细胞中的特异表达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完成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的构建,并成功转染NIH/3T3细胞,筛选到一批G418抗性的阳性细胞,单克隆化的阳性细胞(吸光度值0.345±0.064)与空载体转染(吸光度值0.114±0.012)的对照比较,有显著的VEGF165表达(P<0.01),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VEGF165在扩大培养的克隆细胞中的特异表达。结论:应用pcDNA3.1(+)-VEGF165载体转染的NIH/3T3细胞可高效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VEGF165重组蛋白。
马彩虹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
关键词:VEGF165转染
颞浅筋膜瓣在头面部颅骨外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人体头面部皮肤软组织量有限,较大的缺损无法通过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我科2004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8例头面部颅骨外露创面的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颞浅筋膜瓣转移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病例头面部颅骨外露患者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17~56岁,平均39岁。电接触性损伤5例,头面部瘢痕溃疡伴鳞状细胞癌2例,火焰烧伤1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cm×10cm^12cm×15cm,颅骨暴露面积3cm×6cm^7cm×12cm.
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赵鹏亮朱海涛马彩虹
关键词:颞浅筋膜头面部皮肤创面修复帽状腱膜筋膜瓣
心脏术后切口感染累及心外牛心包补片患者的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牛心包补片作为心血管修补、重建的生物补片,一旦被感染累及,易成为细菌载体,造成组织深部感染。2008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10例心脏手术后胸骨切口感染累及心外周牛心包补片的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清创联合双侧胸大肌移位对接加充分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李冬海曹玉珏贺立新屠海霞马彩虹
关键词:术后切口感染牛心包补片心脏手术后生物补片
影响心脏术后早期前胸裂开切口愈合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年龄、糖尿病、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因素对心脏术后早期前胸裂开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61例心脏术后早期前胸切口裂开不愈患者。依据年龄、合并糖尿病与否、感染与否、是否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4个因素,将患者分别分为2组。低龄组(≤56岁)109例,高龄组(>56岁)152例;糖尿病组111例,非糖尿病组150例;感染组146例,非感染组115例;负压封闭引流组119例,非负压封闭引流组142例。通过网络或门诊随访患者胸骨切口皮肤有无红肿及破溃。评价比较各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随访3~6个月患者胸骨切口皮肤均无红肿及破溃。低龄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7±3.6)、(24.9±9.5)d,与高龄组[(17.8±5.4)、(30.7±14.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59、13.861,P值均小于0.05)。糖尿病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4±4.6)、(29.1±12.4)d,与非糖尿病组[(14.7±3.8)、(27.7±9.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2、0.031,P值均大于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5±4.3)、(30.6±14.1)d,与非感染组[(14.3±4.2)、(29.6±12.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75、0.648,P值均大于0.05)。负压封闭引流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6±3.7)、(32.4±13.2)d,与非负压封闭引流组[(15.7±4.2)、(23.9±10.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1、3.957,P值均小于0.05)。结论糖尿病、感染等因素并不影响心脏术后早期前胸裂开切口的愈合时间,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年龄可作为判断切口愈合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指标。
侯玉森曹玉珏余斌马彩虹屠海霞赵鹏亮朱海涛郑介飞
关键词:外科伤口裂开负压伤口疗法年龄因素心脏手术
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综合治疗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治疗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6例开胸术后切口感染、不愈的患者,其中35例患者合并肋软骨炎,男26例,女9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8.9±15.0)岁,术前采用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术中彻底清创、去除受累肋软骨、钢丝取出、双侧胸大肌转移修复;术后引流、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封闭创面。结果:35例患者术后3~15d拔除引流管,27例患者创面术后10~15d后一期愈合;1例患者形成肌瓣下窦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清创后创面愈合,其中1例患者为出院后6个月复发,再次入院手术清创后3周创面愈合;3例患者行三次手术清创后创面愈合。3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采用术前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术中彻底清创、去除受累肋软骨、钢丝取出、双侧胸大肌转移、围手术期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是修复开胸术后切口感染合并肋软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曹玉珏贺立新李冬海屠海霞马彩虹侯玉森
关键词:开胸术肋软骨炎抗生素
重组VEGF165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哺乳动物细胞NIH 3T3并进行抗生素压力筛选,采用双抗夹心ELISA、SDS-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对目的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特异表达进行鉴定,在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上对表达产物的细胞结合活性和促增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成功转染NIH3T3,获得加压筛选的重组细胞,目的基因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能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特异结合,并具有促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结论应用pcDNA3.1(+)-VEGF165载体转染的NIH 3T3细胞可稳定表达具生物学活性的VEGF165重组蛋白。
贺立新马彩虹曹玉珏李冬海
关键词:VEGF165转染活性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在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辅助治疗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82例,平均年龄(41.77±17.5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清创后观察组[创面面积(14.48±5.32)%TBSA]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换药治疗,对照组[创面面积(13.17±6.48)%TBSA]外用涂有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的纱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换药次数、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和植皮手术前的创面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减少[(5.75±1.61)次比(9.10±1.56)次],肉芽生长时间[(13.28±1.84)d比(18.98±2.60)d]、创面愈合时间[(26.83±2.17)d比(33.14±10.56)d]及住院时间[(29.35±2.69)d比(35.41±3.03)d]均缩短,植皮成活率提高[(93.78±4.22)%比(90.24±5.63)%],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15.0%比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了植皮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愈合。
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李冬海赵鹏亮马彩虹
关键词:深度创面
皮肤磨削术在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磨削术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68例开水烫伤儿童烧伤患者,烧伤创面以深浅Ⅱ度为主,完全随机法分为皮肤磨削组(36例)和保守换药组(32例)。皮肤磨削组患儿伤后48 h 内,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以钢丝球打磨创面坏死组织,直至创面出现弥漫性小出血点,银离子烫伤抗菌敷料覆盖于创面,纱布、棉垫加压包扎,5-7 d 去除外敷料,保留内层银离子烫伤抗菌敷料,给予外喷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保守换药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外涂复春散1号,抗菌敷料覆盖、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抗菌剂隔天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热次数、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情况、医疗费用、后期随访效果等方面资料。结果68例患儿均治愈,住院期间,皮肤磨削组患儿换药次数、发热次数、愈合时间、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均低于保守换药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087、3.389、-3.971、-4.697,P 均〈0.05),皮肤磨削组医疗费用高于保守换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205,P〈0.05)。创面感染率、植皮百分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随访3个月,皮肤磨削组患儿术后大部分创面无明显增生,基本恢复正常,保守换药组愈合时间稍长,瘢痕增生较多。结论磨削术虽存在手术风险与费用高问题,但临床上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马彩虹贺立新李冬海曹玉珏屠海霞
关键词:磨削术儿童烧伤创面
复春散1号治疗头面部深度烧伤4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春散1号治疗头面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头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复春散组和对照组(n=40)。两组均行头面部烧伤创面清创后,复春散组用复春散1号混悬液(10 g药粉溶于50 ml溶剂)、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铈糊剂(10 g药粉溶于50 ml溶剂)外涂创面。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局部变化、治疗前及治疗第10 d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复春散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创面分别于治疗后第2天和第4天开始明显消肿,全部消肿时间分别为(4.2±1.2)d和(5.9±1.4)d(P<0.05)。治疗前复春散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2例(55.0%)和20例(50.0%)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分别为5例(12.5%)和17例(4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7.2±2.1)d和(20.4±2.4)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8.4±2.5)d和(35.2±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春散1号是治疗头面部深度烧伤创面较好的外用药物之一。
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马彩虹李冬海赵鹏亮朱海涛
关键词:复春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