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新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性眩晕的治疗体会
- 2013年
-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称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我科于2008年6月~2011年8月收治74例颈性眩晕的患者,报告如下。
- 郭庆新
- 关键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郭庆新孙明宏杨振建
-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髋臼三柱概念与髋臼骨折浮动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探究
- 髋臼骨折浮动分类与手术入路息息相关,本文就主要研究髋臼骨折浮动分类及其临床意义,并对髋臼三柱的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髋臼骨折分类方法较多,在这多种浮动分类中,其中有髋臼裂缝、内壁、后部以及爆裂骨折四分类法。然而,实际的髋臼...
- 张立喜张子春张辉郭庆新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入路
- 文献传递
- 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74例颈性眩晕患者中,62例行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及颈部围颈固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症状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12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包括颈椎病4例,下颈椎失稳6例,颈间盘突出症2例。结果疗效优49例,良14例,显效8例,无改善3例。结论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保守治疗无效应以稳定颈椎为主要目的。
- 郭庆新
- 关键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
- 舒筋健骨汤熏洗对骨折或者骨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
- 2022年
- 探讨舒筋健骨汤熏洗对骨折或者骨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骨折或骨关节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3例。常规组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研究组应用舒筋健骨汤熏洗疗法。治疗14d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6、IL-β、TNF-a以及CRP水平均比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VAS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比常规组的83.72%高(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13.9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或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舒筋健骨汤熏洗疗法能明显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缓解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干预价值。
- 王树虎郭庆新孙会兰刘建雪
- 关键词:骨折骨关节炎炎性因子
- 神经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可行性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的DHI眩晕评分,同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14d后的DHI眩晕评分比较中,试验组的DHI眩晕评分下降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经过12个月的随访,发现试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人数为38例(84.44%),而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试验组的总体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阻滞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郭庆新王树虎郑柏军
- 关键词:眩晕阻断疗法
- AO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AO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42例Tossy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AO钩钢板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定,A级34例,B级8例;结论应用AO钩钢板治疗Tossy型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孙明宏郭庆新
- 关键词: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
- 颈性眩晕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之一,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颈性眩晕由机械压迫以及交感神经刺激造成[1]。多数患者伴有椎动脉受累,发病年纪以50岁左右多见。椎动脉上通常存在三个弯曲,这些弯曲使椎动脉的血流系统变缓,极易造成脑干供血不足,
- 郭庆新
- 关键词:颈性眩晕
- 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效果观察
- 目的分析探讨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测髌骨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中患者采用的治疗...
- 张立喜张子春张辉郭庆新
- 关键词:髌骨脱位自体肌腱内侧髌股韧带关节镜
- 文献传递
- 颈性眩晕74例诊治分析
- 2007年
- 临床上眩晕有很多种类型,其中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大,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其主要表现为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以眩晕为主诉,伴有恶心、呕吐、头颈痛、肩背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等临床表现。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 郭庆新杨立群
- 关键词:颈性眩晕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