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喜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石见穿多糖通过PTEN通路对骨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石见穿多糖(PSSC)通过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通路对骨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BALB/C雌性裸鼠,取12只作为对照组,剩余48只采用MG-63人骨肉瘤细胞注射法建立骨肉瘤小鼠模型,成功建模4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PSSC低剂量组(11只,腹腔注射PSSC 10 mg/kg)、PSSC高剂量组(10只,腹腔注射PSSC 100 mg/kg)、顺铂组(10只,腹腔注射顺铂2 mg/kg),干预2周,绘制小鼠肿瘤生长曲线观察移植瘤体积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外周血CD4^(+)、CD3^(+)T细胞比例,测定小鼠移植瘤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变化,统计肿瘤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PSSC能降低骨肉瘤小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提高外周血CD4^(+)、CD3^(+)T细胞比例,减轻肿瘤病理组织变化,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促进PTEN蛋白表达,抑制PI3K、p-Akt蛋白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PSSC抑瘤作用更为明显,肿瘤抑制效用与顺铂化疗效用相当。[结论]采用PSSC治疗骨肉瘤小鼠,能提高小鼠免疫能力,减轻肿瘤病理变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移植瘤体积及质量,可能与PSSC可激活抑癌基因PTEN有关。
- 杨健张立喜史博
- 关键词:骨肉瘤免疫功能
- 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效果观察
- 目的分析探讨自体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测髌骨韧带治疗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中患者采用的治疗...
- 张立喜张子春张辉郭庆新
- 关键词:髌骨脱位自体肌腱内侧髌股韧带关节镜
- 文献传递
-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时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重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及手术前后ALP水平。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20%高于对照组的7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于术后1、2周以及术后3月测得的AL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折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血清ALP水平上升更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卫友张立喜王静张子春李雪武
-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外固定
-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给予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王卫友张立喜王静张子春李雪武
- 关键词:骨盆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外固定
-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患者实施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较好程度的恢复,试验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41±1.5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89±2.8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稳定性高,患者愈合时间短、手术过程较快,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王卫友张立喜王静张子春李雪武
-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
- 髋臼三柱概念与髋臼骨折浮动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探究
- 髋臼骨折浮动分类与手术入路息息相关,本文就主要研究髋臼骨折浮动分类及其临床意义,并对髋臼三柱的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髋臼骨折分类方法较多,在这多种浮动分类中,其中有髋臼裂缝、内壁、后部以及爆裂骨折四分类法。然而,实际的髋臼...
- 张立喜张子春张辉郭庆新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入路
- 文献传递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称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其致病原因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种学说认为由于颈椎的生物力学改变或者是其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直接受压,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眩晕,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因为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从而导致颈性眩晕[2,3]。为了进一步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特进行本次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 郭庆新王树虎张立喜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性眩晕临床疗效
- 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郭庆新刘德群李永民熊淑娟王国民孙明宏张立喜
-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颈部异常活动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过去多由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对症保守治疗,效果不尽满意。该课题旨在通过筛选反复发作性眩晕,...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
- 补骨脂素通过miR-101/PI3K/Akt轴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补骨脂素作用于人骨肉瘤细胞(human osteosarcoma cells,MG-63),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筛选最佳抑制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miR)-101的相对表达量。将对数生长期骨肉瘤细胞MG-63随机分为对照组、miR101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NC组)、miR-101组、补骨脂素组和补骨脂素联合miR-101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肿瘤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mRNA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101组、补骨脂素组和补骨脂素联合miR-101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细胞侵袭数量、细胞迁移数量、PI3K和Akt mRNA,p-PI3K、p-Akt、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miR-101组和补骨脂素组比较,补骨脂素联合miR-101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细胞侵袭数量、细胞迁移数量、PI3K和Akt mRNA,p-PI3K、p-Akt、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素能够降低骨肉瘤细胞MG-63的增殖能力,并抑制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iR-101水平、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史博杨健张立喜
- 关键词:补骨脂素人骨肉瘤细胞蛋白激酶B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孙明宏刘德群郭庆新佟俊和于福利张立喜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针对临床常见骨折进行研究。该项目经10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优良率达96.08%,具有先进性。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过去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通过锁定加压钢板内...
- 关键词:
- 关键词: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