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抑制剂联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进一步探索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方法 1993年5月~2001年3月我院共治疗AA患者36例,按不同时期分为两组。治疗组:1997年2月~2001年3月我院住院的再障患者共19例;对照组:为1993年5月~1997年1月的再障患者共17例。治疗组采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对照组单用康力龙治疗。采用不同时期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联合康力龙与单用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达到缓解标准者3例(15.8%),明显进步7例(36.8%),无效9例(47.4%),总有效率为52.6%,观察期间有2例患者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霉菌感染。对照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标准者1例(5.9%),明显进步4例(23.5%),无效12例(70.6%),总有效率为29.4%,治疗期闯.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肺部感染。治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多毛症18例(94.7%),手震颤2例(10.5%),牙龈增生4例(21.1%),高血压1例(5.2%),肝肾功能损害2例(10.5%),头痛1例(5.2%),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环孢菌素A(CSA)联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优于单用康力龙治疗。
- 崔焕英许江虹张志彪李娟聂艳霞陈玉军
- 关键词:环孢菌素A再生障碍性贫血
- 翁连解毒汤联合环孢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 2021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给予翁连解毒汤联合环孢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I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治疗的UC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翁连解毒汤联合环孢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Ig及MCP-1、TGF-β、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IgA、IgG、IgM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MCP-1、CRP水平明显降低,TGF-β水平明显提高,观察组MCP-1、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TGF-β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UC患者给予翁连解毒汤联合环孢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MCP-1、TGF-β、CRP水平。
- 杜政委王秀敏陈玉军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环孢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移生长因子-Β
- NDUFAF4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增加肝癌辐射抵抗性机制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泛醌氧化还原酶复合物组装因子4(NDUFAF4)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究NDUFAF4对人肝癌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及肝癌组织样本探究NDUFAF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脂质体将敲减NDUFAF4基因的质粒si-NDUFAF4转入HepG2和Huh7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辐射敏感性。同时通过裸鼠开展荷瘤实验,免疫荧光法检测β联蛋白(β-cateni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神经钙黏素(N-cadherin)的蛋白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证实,NDUFAF4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NDUFAF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克隆形成实验证实,敲减NDUFAF4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生存率(P<0.01);体内实验证实,敲减NDUFAF4可以减慢癌细胞增殖,减少β-catenin及Ki-67的表达。敲减NDUFAF4显著减少肝癌细胞系核内β-catenin的蛋白水平,提示NDUFAF4可以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敲减NDUFAF4显著上调E-cadherin和下调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敲减NDUFAF4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增强人肝癌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并且与临床预后紧密相关,或可为克服肝癌的辐射抗性提供新的靶点。
- 尤洁王秀敏孟敏黄宏春陈玉军
- 关键词:肝肿瘤临床预后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行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某院12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应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治疗)和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酸暴露时间、酸暴露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33%,59/60)高于对照组(86.67%,52/60),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反流症状评分(0.32±0.41)分、烧心症状评分(0.43±0.15)分、上腹部灼热痛(0.46±0.14)分,优于对照组(P<0.05);酸暴露时间(3.45±0.26)h、酸暴露发生率(3.33%,2/6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康复新液与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利于其临床症状与反流状况的改善,推广价值显著。
- 杜政委王秀敏陈玉军
- 关键词: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老年反流性食管炎
- MRI R2^(*)值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评估中的最佳阈值探讨
- 2020年
- 目的研究MRI R2^(*)值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评估中的最佳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84例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并诊断为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穿刺活检后的结果分为S1期组(汇管区纤维化增广,但只局限于窦周及小叶内,n=23)、S2期组(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有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仍然完整,n=24)、S3期组(小叶结构被破坏,但无肝硬化,n=27)、S4期组(早期肝硬化,n=10);均通过MRI扫描获取R2*测量值,并对四组R2*测量值进行比较;利用ROC曲线分析R2^(*)值预测NAFLD患者肝纤维化S2、S3、S4期的价值。结果比较R2*测量结果S2、S4组>S3组>S1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经ROC分析R2*值预测S2、S3、S4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663、0.790。结论R2*值对评价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存在一定预测价值,但对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预测需进一步研究进行证实。
- 张天柱刘文军陈玉军黄佩杰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
- 健脾益气汤加味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脾肾阳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汤加味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脾肾阳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2例脾肾阳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主症、次症评分和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消瘦、脱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汤加味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脾肾阳虚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黄宏春张海波孟敏陈芳洁陈玉军蒋珊珊
- 关键词:健脾益气汤脾肾阳虚型晚期结直肠癌T淋巴细胞亚群
- 内镜下圈套器不同切除方法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研究内镜下圈套器不同切除方法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某院收治的1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分为热切组和冷切组各80例,热切组采用内镜下圈套器热切除,冷切组采用冷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息肉完整切除率,并于手术前后分别检测血清应激反应指标(E、NE、Cor)和炎症反应指标(CRP、IL-1、IL-6),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热切组息肉完整切除率为93.75%,冷切组为95.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冷切组患者血清E、NE、Cor和CRP、IL-1、IL-6均低于热切除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冷切组共7.50%的患者出现并发症,低于热切组的18.7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直径不超过10mm的小息肉,内镜下圈套器热切术与冷切术所取得的息肉完整切除率相当,但冷切术治疗下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刺激和炎症反应,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杜政委王秀敏陈玉军
- 关键词:应激反应
- 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系统记录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间接胆红素(I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和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BIL、DBIL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化疗和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黄宏春张海波孟敏陈芳洁陈玉军蒋珊珊
- 关键词:化疗肠内营养肝癌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