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鹏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老年
  • 2篇股骨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关节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 1篇压缩骨折
  • 1篇预后
  • 1篇早期预后
  • 1篇张力带
  • 1篇张力带内固定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疏松性

机构

  • 7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刘爱华
  • 7篇李云鹏
  • 2篇张永明
  • 1篇郭艾
  • 1篇李强
  • 1篇马立峰
  • 1篇范江涛
  • 1篇陈阳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半月板部分切除和非手术治疗膝内侧半月板退行性损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和系统非手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磁共振检查证实为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每组各31例。手术治疗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非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生素、冲击波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使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评分)、Tegner活动度评定量表(Tegner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并且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截止到2018年1月,除3例患者失访外,59例患者获得完整门诊随访,其中手术治疗组30例,非手术治疗组29例。手术组治疗前KOOS评分、Tegner活动度评定量表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308.8±11.2)分,(3.3±1.2)分和(65.2±9.6)分;而非手术治疗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分别为(306.7±10.3)分,(3.4±1.3)分和(64.8±8.1)分;两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患者KOOS评分、Tegner活动度评定量表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310.6±10.8)分、(3.5±1.3)分、(65.2±9.6)分,非手术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59.1±18.4)分、(4.6±1.7)分、(73.2±10.1)分,非手术组各评分均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优良率(72.4%)明显高于手术组(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退行性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系统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的临床疗效,所以首选推荐使用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梁钰李强郭艾刘爱华李云鹏马立峰
关键词:半月板切除非手术治疗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滑移技术在巨大肩袖撕裂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使用肩袖间隙滑移技术修补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4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修复组和关节镜修复组,每组各21例。切开修复组患者使用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关节镜修复组患者使用关节镜下肩袖滑移技术修复巨大肩袖。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情况,包括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肩袖受伤情况、受伤至手术的时间等。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评分以评价两种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修复组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是4.9±1.2分、29.1±4.5分和72.4±13.9分,而切开修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3±1.6分、21.7±3.9分和61.8±10.6分。关节镜修复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切开修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修复组患者的肩关节UCLA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切开修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修复组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是3.7±1.3分、32.6±4.7分和82.1±10.8分,而切开修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9±1.4分、32.8±4.5分和81.5±11.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关节镜修复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4.3±15.1分)显著高于切开修复组(72.9±1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滑移技术能够有效地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比切开肩袖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术后康复得更快。
梁钰李云鹏陈阳刘爱华
关键词:关节镜滑移技术
可塑型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可塑型钛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AO可塑型钛板对42例(44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3足SandersIV型骨折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全部患者获得8~24个月随访,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8足,良10足,一般6足,优良率86.4%(38/44)。所有骨折全部愈合,无螺钉和钛板断裂,未出现腓肠神经症状。结论切开复位可塑型钛板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刘爱华李云鹏
关键词:跟骨骨折关节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分布形态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对病人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就诊的109例OV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发生偏侧分为中位组68例,偏侧组41例。对比两组术前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的手术效果指标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再次骨折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比(AH/PH)及骨密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及手术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3月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及AH/PH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中位组ODI[(24.09±4.26)%比(26.96±3.92)%]、后凸Cobb角[(19.57±4.01)°比(21.65±3.76)°]改善均优于偏侧组(P<0.05);中位组骨水泥渗透率(5.88%比21.95%)及再次骨折发生率(2.94%比17.07%)均明显低于偏侧组(P<0.05);骨水泥分布形态及骨水泥渗漏率均是影响OVCF病人PKP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影响OVCF病人预后效果,其偏侧可增加病人骨水泥渗漏及再次骨折的几率,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使骨水泥中位分布。
李云鹏刘爱华范江涛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成形术预后
使用联合交锁髓内钉系统或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联合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 TAN)和解剖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使用Inter TAN系统(n=80)和LCP(n=22)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例,随访6月,回顾性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Inter TAN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方面明显优于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月模拟视觉评分(VAS)和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 TAN系统和LCP均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临床中可根据两者的特点按照个体化的原则进行治疗。
李云鹏刘爱华张永明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解剖锁定钢板股骨粗隆间骨折
髌骨骨折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21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3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半年损失角度等方面,空心钉钛缆组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膝关节屈曲角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方面,空心钉钛缆组在术后2、4周和半年均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结论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对于髌骨骨折均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手术操作、术后功能恢复方面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优势更加明显,而对于经济困难和骨折情况复杂的患者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仍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李云鹏刘爱华张永明
关键词:克氏针张力带髌骨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41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获得6—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22周,平均14周。无感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内固定物断裂脱出、股骨干术后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发生术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刘爱华李云鹏
关键词:股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