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

作品数:15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卵巢
  • 4篇卵巢癌
  • 4篇宫颈
  • 3篇血管
  • 3篇异位症
  • 3篇内膜
  • 3篇宫颈癌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蛋白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血管内皮
  • 2篇增殖
  • 2篇上皮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机构

  • 13篇江汉大学附属...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王璐
  • 11篇杨文静
  • 2篇李盛
  • 2篇沈萌
  • 1篇陈璐
  • 1篇张帆
  • 1篇郝喆
  • 1篇孙锐
  • 1篇胡倩倩
  • 1篇张伟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旅行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柚皮苷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及其COX-2表达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柚皮苷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柚皮苷处理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处理24、48、72 h后Hela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Western blot观察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相对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柚皮苷低剂量组细胞抑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柚皮苷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增高(P<0.05);柚皮苷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柚皮苷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同时柚皮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柚皮苷低剂量组细胞COX-2表达的相对量无显著差异(P>0.05),柚皮苷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COX-2表达的相对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柚皮苷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且随其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OX-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杨文静王璐孙锐
关键词:柚皮苷HELA细胞增殖环氧化酶-2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疗效及血清CD133、DDX4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CD133、DDX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清CD133、DDX4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80.0%)高于对照组(50.0%);在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CD3+、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4+CD25+、CD133、DDX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随访后自身比较CD3+CD4+、CD4+/CD8+、NK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CD133、DDX4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6个月随访后免疫功能指标两组无差异(P>0.05),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免疫能力,更大幅度降低血清CD133、DDX4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探索应用。
王璐杨文静
关键词:化疗晚期卵巢癌CD133
MMP-2、MVD及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微血管密度(MV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活酶(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2014年12月18日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中将异位内膜取出设置为异位内膜组。取上述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将其设置为在位内膜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取其正常的子宫内膜作为正常内膜组。测定、评估3组MMP-2、MVD、MEK-2的临床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异位内膜组的MVD值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内膜组(P均〈0.05)。正常内膜组织中MEK-2、MMP-2表达主要以阴性及弱阳性为主,异位内膜以及在位内膜则100%表达为阳性。异位内膜中MEK-2、MMP-2的表达强度最高,在位内膜次之,正常内膜的表达强度最低(P〈0.05)。结论:MMP-2、MEK-2在异位内膜中均呈现出高表达,MVD值在异位内膜中升高,探讨MMP-2、MVD、MEK-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本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张伟胡倩倩王璐沈萌李盛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江汉地区3812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了解江汉地区妇女阴道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孕前检查及妇女两癌筛查的育龄妇女3812例,取阴道分泌物,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分析判定阴道清洁度、病原菌种类并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3812例患者的送检标本中清洁度为Ⅰ、Ⅱ、Ⅲ、Ⅳ分别占11.82%、50.11%、29.14%和8.93%。其中清洁度为Ⅲ者阴道炎发生率较高,为97.15%,与其他清洁度组阴道炎发生率0~88.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236.575,P<0.05)。检出革兰阴性(G^-)菌577株,占39.77%;革兰阳性(G^+)菌410株,占28.26%;真菌517株,占35.63%;支原体48株,占3.31%。G^-菌对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第3代头孢耐药率较高,为。G^+菌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为50.1%~96.3%。真菌中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20%和8.50%。结论江汉地区女性阴道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G^-菌和真菌占优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青霉素等类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因此在治疗阴道炎时应通过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杨文静王璐张帆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药敏检测耐药性病原菌
卵巢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2014年
卵巢癌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是手术与化疗药物结合治疗.从5年存活率来看,在最近的20年,并没有很大突破.其中很大程度是因为卵巢癌的复发与转移以及化疗逃逸机制.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国内外学者想了很多办法,癌干细胞的出现为我们在治疗方面提供了很重要的思路.本文就卵巢癌干细胞与复发,转移及化疗逃逸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王璐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干细胞
VEGF及其受体KDR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该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组织、早期宫颈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ICC)组织及正常宫颈上皮(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组织的VEGF和KDR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CD34进行标记,检测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观察其与VEGF、KDR的关系。结果 (1)从NCE到CIN再到ICC,VEGF及KDR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NCE组比较,采用CD34标记的ICC组和CIN组的MVD值均明显升高(P<0.05);(3)在CIN和ICC 2组中,MVD随着VEGF、KDR表达强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VEGF及其受体KDR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同时与组织的MVD呈正相关,为宫颈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筛查及临床辅助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
杨文静王璐
关键词:宫颈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IL-8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7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实验组给予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接受治疗4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免疫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以上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细胞所占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CD8^+细胞所占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各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值改变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力扑素同步放疗能明显降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YFRA21-1、CEA、SCCA、CA125及IL-8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杨文静王璐
关键词:力扑素
LEEP刀环切术和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LEEP刀环切术和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高频电波(LEEP)刀环切术,B组高频电波(LEEP)刀锥切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A组CINI一Ⅲ级患者手术时闻短于B组(P<0.05),Ⅰ、Ⅱ级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均<0,05;两组脱痂期出血、愈合时间元显著差异。结论对于CINI、Ⅱ级患者,LEEP刀环切术优于锥切术;而LEEP刀锥切术适用于CINⅢ级患者。
王璐
关键词:宫颈LEEP环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瘤消胶囊联合达那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患者炎症因子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达那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EMs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达那唑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达那唑胶囊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PGE2、SOD水平均治疗前提高,TNF-α、IL-1β、MMP-2、MMP-9、CA125、CA199、VEGF、Ang-2、MMIF、MDA水平均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达那唑胶囊可更好降低EM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沈萌王璐杨文静陈璐李盛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宫瘤消胶囊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联合IL-6、TGF-β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癌组患者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患者48例,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6、TGF-β和ECLIA检测SCC-Ag。比较三组患者SCC-Ag、IL-6、TGF-β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SCC-Ag升高;CIN组和宫颈癌组IL-6降低,TGF-β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比较,宫颈癌组SCC-Ag和TGF-β升高,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MN分期Ⅰ期比较,Ⅱ期和Ⅲ期SCC-Ag和TGF-β升高,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期比较,Ⅲ期SCC-Ag和TGF-β升高,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C-Ag与IL-6呈明显负相关(r=-0.478,P<0.05),SCC-Ag与TGF-β呈明显正相关(r=0.592,P<0.05),IL-6与TGF-β呈明显负相关(r=-0.526,P<0.05)。结论血清SCC-Ag联合IL-6、TGF-β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对宫颈癌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文静王璐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