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瑞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弥散
  • 3篇燃料板
  • 3篇合金
  • 2篇液压剪
  • 2篇再加工
  • 2篇退火
  • 2篇锆合金
  • 2篇钢套
  • 2篇ZR
  • 1篇毒物
  • 1篇钝化
  • 1篇钝化工艺
  • 1篇液压剪板机
  • 1篇原因分析及改...
  • 1篇真空
  • 1篇真空退火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金属
  • 1篇双金属复合板
  • 1篇屏蔽材料

机构

  • 1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11篇强瑞
  • 6篇马飞
  • 5篇吴裕
  • 5篇郭振
  • 4篇杨攀
  • 3篇王录全
  • 3篇柏强
  • 2篇刘睿睿
  • 2篇陈雁
  • 1篇刘云明
  • 1篇谷明非
  • 1篇杨灿湘
  • 1篇潘钱付
  • 1篇姜强
  • 1篇何振娟

传媒

  • 3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化工管理
  • 1篇锻压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核标准计量与...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 1篇冶金与材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板热轧过程中出现镰刀弯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023年
复合板在热轧过程中因各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而易形成程度不同的镰刀弯。本文以减小钢-锆双金属复合板热轧过程中镰刀弯程度为目标,对其热轧过程中出现镰刀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是该复合板轧后镰刀弯程度由9 mm降低到3 mm以内,极大地降低了钢-锆双金属复合板的镰刀弯程度。
强瑞吴裕张彪杨攀柏强何振娟
关键词:热轧镰刀弯
氢化脱氢工艺的控制对锆合金粉末性能的影响
2024年
文章以海绵锆为原料,首先选取氢化脱氢工艺制备纯度高、流动性良好及粒度分布可控的锆合金粉末,然后详细介绍了氢化工艺、氢化锆粉制备工艺、脱氢工艺和锆合金粉制备工艺,最后探讨研究制备过程工艺条件及参数对粉末性能的影响。文章结果表明,选取600℃作为锆合金氢化温度,可以实现锆锭氢化完全;采用颚式破碎机和锤式破碎机对氢化锆块进行破碎,氢化锆粉粒径分布范围集中,可以满足海绵锆锭的脆化;真空度为3×10^(-3)Pa、脱氢温度为700℃是较优的脱氢工艺参数;采用内部带肋片的滚筒钝化机钝化锆合金粉,可改善锆合金粉末体的不规则形貌,制备出流动性良好及粒度分布可控的锆合金粉末,并且锆合金粉的氧、氢、氮等杂质含量满足锆粉对杂质含量要求。
强瑞张宏智王俊魁向姣赵勇
关键词:钝化工艺
一种弥散燃料板制备中的机械脱钢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弥散燃料板制备中的机械脱钢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热轧后的复合板置于液压剪板机上,使用所述液压剪板机分别在两预设位置分别剪掉所述复合板的两端头,露出燃料板的端头;步骤2:将剪去端头后的所述复合板使...
王录全刘睿睿陈雁郭振马飞吴裕强瑞
文献传递
毒物不锈钢屏蔽材料中第二相的析出行为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毒物不锈钢中第二相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第二相析出对基体组织稳定性和轧制开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锈钢中第二相主要以Gd-Ni系为主,其析出数量随着G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Gd含量(质量分数)由1. 87%增加至7. 87%时,第二相的析出面积分数由5. 5%增至20. 3%。其次,第二相的析出破坏了基体组织的稳定性,随着Gd含量的增加,不锈钢基体组织经历了单相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两相组织→单相铁素体的转变过程。第二相的析出使得不锈钢塑性下降,同时促进轧制裂纹的萌生和发展。
赵勇刘云明谷明非潘钱付张宏智强瑞王录全
UMo-Zr弥散燃料混合粘结介质去除工艺研究
2021年
分别在300℃、500℃和700℃条件下对UMo/Zr弥散燃料混合粘结介质石蜡进行保温1 h、2 h、3 h去除试验,分析不同保温温度和时间下的粘结介质的去除率和残留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500℃烧结颈长大阶段,绝大部分粘结介质逸出,700℃保温闭孔隙球化和缩小阶段,粘结介质未完全逸出;采用500℃(2 h)+700℃(1 h)组合保温方式去除效果明显,粘结介质去除率超过95%。
马飞牟文武郭振强瑞柏强
关键词:去除率
院所各研究室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改进建议
2020年
文章针对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改进现有计量器具管理模式、引入零缺陷理念指导计量器具管理工作、采用行之有效的PDCA循环、建立完善的计量器具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计量器具管理方法和改进建议,对院所各研究室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强瑞马飞
关键词:计量器具管理PDCA循环
UMo/Zr弥散燃料板尺寸控制精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锆合金片的冷轧实验以及UMo/Zr燃料板的冷轧工艺实验,分析了锆合金的变形特性和不同相体积的UMo/Zr燃料板的冷轧延伸量与相体积、轧制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锆合金在冷轧加工时会发生明显的硬化现象,最优冷轧道次为4~5道次。冷轧变形量越大,锆合金的加工硬化现象越明显。此外,明确了UMo/Zr燃料板冷轧延伸量与相体积、轧制压力的关系,即在相同轧制道次、相同相体积的条件下,轧制压力越大,燃料板芯体的延伸量也越大;相体积越大,燃料板达到相同延伸量时所需的轧制压力也越大。并据此建立UMo/Zr燃料板单道次的轧制压力和延伸量的对照表。采用此对照表进行冷轧的UMo/Zr燃料板,其尺寸控制精度大幅提高(约40%),平均轧制时间节省约2. 6 min。
强瑞马飞吴裕郭振张宏智赵勇向姣
关键词:冷轧工艺
再加工工艺对N18锆合金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2020年
采用"热轧+冷轧+退火"工艺对N18锆合金板进行再加工,通过X射线法分析板的表面残余应力,采用EBSD技术分析晶界取向差角分布和大小角度晶界。结果表明,热轧后N18锆合金板的表面残余应力呈现无规律分布状态;冷轧后板的表面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其大小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退火后板的表面残余应力值处于较低水平,当退火制度为500℃×2 h时,残余应力处于最低水平;退火后,板的微观结构以小角度晶界为主,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小角度晶界的密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杨攀张宏智张毅勇强瑞姜强赵勇肖亚
关键词:残余应力再加工
一种弥散燃料板制备中的机械脱钢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弥散燃料板制备中的机械脱钢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热轧后的复合板置于液压剪板机上,使用所述液压剪板机分别在两预设位置分别剪掉所述复合板的两端头,露出燃料板的端头;步骤2:将剪去端头后的所述复合板使...
王录全刘睿睿陈雁郭振马飞吴裕强瑞
文献传递
Zr-4合金板材真空退火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0年
分析Zr-4合金板材真空退火过程中的传热方式,计算锆合金板材径向传热系数,利用ABAQUS对Zr-4合金板材退火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工装夹具对锆合金板材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装夹具能改善锆合金板材温度场分布均匀性,使锆合金板材温度分布的最高温差由70℃降低至35℃,升温过程更加稳定,并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张宏智杨攀郭冬旭吴裕赵勇强瑞谭小练
关键词:真空退火温度场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