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6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Markov模型的社区骨质疏松人群健康状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Markov模型在社区骨质疏松人群健康状态预测中的应用。方法:以社区专病数据库中2199名有骨密度数据的人群为对象,年龄40~99岁,平均年龄为(70.97±9.03)岁;其中男性572例,女性1627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将其划分为健康、低骨量、骨质疏松三种状态,并进行Markov模型模拟,分析不同骨密度人群未来状态分布的发展趋势。结果:通过建立Markov模型的结果发现,健康转换为低骨量的概率为11.8%,低骨量转化为健康概率为4.2%,低骨量转化为骨质疏松概率为17.7%,骨质疏松转化为低骨量的概率为10.4%。该模型预测未来30年间,低骨量病例所占比例将减少,骨质疏松病例所占比例将增加,健康人数所占比例将基本保持不变。结论:Markov模型适用于骨质疏松健康状态预测研究,对临床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魏百川 周鹏 竺琼 胡健康 李娜 张溢 薛斌 单园菲 吴颖华 杨蓝 秦丹 顾文钦关键词:骨质疏松 MARKOV模型 改良六字诀在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期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改良六字诀在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研究组采用改良六字诀训练。对比两组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居家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期实施改良六字诀呼吸训练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促进其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薛斌 秦丹 唐征泳 单园菲 卫静怡 张颖关键词:脑卒中 后遗症 六字诀 医养结合康复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医养结合康复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居住在上海徐汇区宛贤敬老院、徐汇区第三老年福利院、徐汇区虹梅养老院的60~80岁轻、中度AD患者100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养老院的常规照料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的康复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者ADL、HAMA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时康复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后,康复组患者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持续的医养结合康复训练模式可以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焦虑、抑郁情绪,减慢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薛斌 秦杰 俞芳 王荣荣 潘玉贤 周鹏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焦虑 抑郁 日常生活能力 居家护理,重塑中风患者的生活品质 2024年 对于中风患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家中得到适当的护理,对于改善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作为家属,具体该怎么做呢?家庭环境改造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50%~60%,确保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将日常用品和训练设备等放在患者易于拿取的地方,卫生间应设置栏杆和塑胶座位,走道应足够宽敞。长期卧床的患者,其床边应设置低栏杆,并在床边放置固定的座椅,以便于其下床起身活动。准备手部进食支架和固定餐具等辅助工具,方便患者进食。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提供轮椅、助步器或拐杖,以增加其活动距离和时长。 薛斌关键词:中风患者 居家护理 相对湿度 栏杆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组团式社区卒中患者康复模式的效果初探 2023年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对社区恢复期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干预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随访登记的上海市徐汇区枫林社区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N+N”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并记录入选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合并症情况。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卒中管理方案,“1+N+N”干预组则通过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1”指家庭医生,第1个N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团队,第2个N指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团队预约及双向转诊。分别于基线及干预后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运动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干预方式与AD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心理状况评分的关联。结果纳入患者120例,年龄(71.5±6.8)岁,男性59例(49.2%),“1+N+N”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与对照组比较,“1+N+N”干预组患者的年龄较小(P=0.013),合并冠心病者占比较低(P=0.003),其余变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N+N”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ADL、运动功能和心理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均P<0.01)。“1+N+N”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L和心理状况评分“1+N+N”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干预后“1+N+N”干预组上述评分则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与ADL评分无明显关联(t=0.27,P=0.799),与运动功能评分存在正向关联(t=15.64,P<0.001),与心理状况评分存在正向关联(t=13.70,P<0.001)。结论家庭医生“1+N+N”组团式支持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心理状� 杨璎 陈碧华 刘旭 薛斌 卫洋洋 丁小芹关键词:卒中 家庭医生 康复 多中心医养结合康复治疗对失智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多中心医养结合康复治疗对失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0~80岁居住在养老院的轻、中度老年失智症患者100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养老院的常规照料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业康复团队制定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次每项30 min,干预期为1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和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康复组的MMSE评分和QOL-AD评分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9.60±9.14)分,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持续的医养结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早、中期失智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减慢病情进展。 顾文钦 秦杰 王朴 俞芳 薛斌 王荣荣 潘玉贤关键词:康复治疗 社区团队模式下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倡导各个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社区康复(CBR),其目的旨在促进社区内所有残疾人的全面康复,享有平等机会和融入社会[1]。 薛斌 唐征泳 刘通利 赵尚 秦丹 顾文钦关键词:社区康复 脑卒中患者 肢体功能 家庭康复 全面康复 全身垂直律动治疗骨质疏松症引发的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全身垂直律动治疗对骨质疏松症引发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及体检的52~60岁骨质疏松症引发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核心肌力训练,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而干预组则给予全身垂直律动疗法,治疗15周。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估法(VAS)、RM功能障碍问卷表(RMDQ)、Oswestry下腰背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观察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VAS、RMDQ和O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结论:全身垂直律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下腰痛及腰背部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单园菲 周鹏 薛斌 胡健康 顾文钦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下腰痛 腰背部核心肌力训练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功能及骨密度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功能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核心肌力组(n=30)与常规组(n=30)。常规组仅实施药物疗法,核心肌力组在药物疗法的基础上实施核心肌力练习。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第3个月和干预第6个月的Berg平衡功能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imed up and go test,TUGT)结果及干预第6个月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ⅠNP)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的含量。结果:干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后,核心肌力组BBS评分分别为(52.38±5.12)分和(54.25±4.13)分,TUGT结果分别为(8.28±1.57)s和(7.56±1.08)s,常规组BBS评分分别为(50.65±4.94)分和(51.27±2.50)分,TUGT结果分别为(8.59±1.24)s和(8.36±1.01)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个月,核心肌力组BMD和血清PⅠNP含量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而血清β-CTX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缓解骨量丢失,改善骨代谢水平,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思路。 顾文钦 胡健康 周鹏 薛斌 吴颖华 单园菲 刘邦忠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社区团队模式下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社区团队模式下家庭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枫林街道社区脑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由社区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指导;对照组仅由康复治疗师给予个体化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LI)、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干预3个月后的QLI、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7.81±1.31)分、(9.52±4.13)分和(18.51±4.26)分,对照组分别为(7.42±1.51)分、(13.41±6.24)分和(23.02±2.1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团队模式在家庭康复中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薛斌 顾文钦 唐征泳 刘通利 赵尚 秦丹关键词:脑卒中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