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芒果苷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2017年
-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芒果苷25、50及100 mg/kg组,将模型组及芒果苷各浓度组大鼠固定于Freeny's自由落体架,紧靠冠状缝后钻开直径约为5 mm的圆形创口,将50 g打击器20 cm高度自由落下撞击骨窗,制作TB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头部相同位置只做圆形创口;芒果苷各浓度组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芒果苷,每日1次,连续10 d,分别于给药第1、5和10天采用m NSS评分评价进行神经功能,10 d后取出脑组织制作组织匀浆,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浓度,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Bax以及Bcl-2蛋白表达;取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术后第1天各组m 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10天,芒果苷各浓度组大鼠m NSS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0天,ELISA结果显示,芒果苷各浓度组炎症因子NF-κB、TNF-α、IL-1β及IL-6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芒果苷各浓度组caspase-3、Bax蛋白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芒果苷各浓度组caspase-3和Bax蛋白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和脑细胞凋亡保护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
- 王红权赵姝丽陈波付楚华王宁谭志彬陈华云
- 关键词:芒果苷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核因子ΚB
- 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对脑胶质瘤的疗效及患者术后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显微镜下行全切或次全切术,对照组行常规开颅切除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认知功能(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检测脑脊液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患者术后随访1年,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级、瘤体大小等一般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372、5.100,P〈0.05);2组患者术后AVP、O1、β-E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AVP、OT、β-EP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偏瘫5例,失语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偏瘫5例,失语症1例,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40),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是脑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放化疗是预后的保护因素(RR=1.094、1.387、0.513,P均〈0.05)。结论显微手术可改善脑胶质瘤患者认知、生活能力和提高神经肽水平;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是脑胶质瘤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放化疗是预后的保护因素。
- 陈波陈谦学
- 关键词:脑胶质瘤显微镜手术大骨瓣开颅术
- 脑胶质瘤诊治技术新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治疗效果较差,术后复发率、病死率高。随着一些新的诊断技术如灌注成像技术、波谱成像技术、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同时术中超声、神经导航、术中核磁共振、电生理检测技术、染色显影技术等新技术也逐步得到推广,再结合放化疗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得到一定改善。
- 陈波刘立军
- 关键词:脑胶质瘤诊疗技术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 经翼点-眶顶入路手术切除颅眶沟通瘤25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颅眶沟通瘤是指生长在颅腔与眼眶内并通过自然通道或骨质破坏蔓延相连而形成的肿瘤,因其解剖位置较深、局部解剖关系复杂、生长方式多样化、经多种途径沟通,并涉及跨学科领域,因而手术难度较大[1-2]。2000年1月—2014年12月,我们采用经翼点-眶顶入路手术切除颅眶沟通瘤25例,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5~63岁,平均51.8岁。
- 陈波陈华云雷艳青刘立军
- 关键词:颅眶沟通瘤手术切除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重症砷中毒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来多种血液净化方式应用于急性砷化氢、甲胺磷中毒等中毒患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血浆置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这些方法可以促进中毒患者毒物尽可能的排出,较好恢复肾功能。本研究探讨了持续床旁血滤治疗以及持续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于重症砷中毒的实际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
- 陈波邓茜黄朋
- 关键词:血浆置换治疗血液净化方式砷中毒重症中毒患者血滤治疗
- 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也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手术是乳腺癌最主要治疗方法,但不论何种手术方法都会破坏患者的女性性征,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如紧张、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等,从而引起患者心脏、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呼吸增快等,极大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心[2]。2013-01—2013-10,我们对4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并与常规护理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陈波付成华
- 关键词:乳腺肿瘤生活质量
- 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平喘、解痉、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免疫功能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及IgM、IgE、IL-4、IFN-α、IFN-α/IL-4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D_8^+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PEF、FEV_1%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雷艳青陈波
-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控制下的咪达唑仑闭环靶控输注在ICU镇静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反馈控制下的咪达唑仑闭环靶控输注(Closed-loop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CLTCI)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镇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IC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输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随机分为A组40例采用微量泵连续输注、B组40例采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C组40例采用闭环靶控输注(CLTCI),均进行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记录镇静前HR、RR、MAP、BIS以及镇静效果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与MAP、HR基础值相比较,三组患者镇静后MAP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同Ramsay评分所对应的BIS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56),随着镇静深度的加深三组患者BIS值均明显下降,其中3分、4分、5分、6分所对应的BIS值显著低于1分所对应的BIS值,4分、5分、6分所对应的BIS值显著低于2分所对应的BIS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维持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达到60~80范围BIS值时间百分比以及24h咪达唑仑平均用量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维持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与达到60~80范围BIS值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B组,C组24h咪达唑仑平均用量显著少于A组、B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微量泵连续输注和TCI输注方式相比较,CLTCI在维持镇静效果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咪达唑仑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波邓茜
-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靶控输注闭环靶控输注咪达唑仑
- 生长抑素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生长抑素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胀、腹痛、呕吐、发热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80.65%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腹胀、腹痛、呕吐、发热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较对照组的32.26%显著降低(P<0.05)。结论生长抑素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黄朋方恋陈波陆贞金志强魏莉
- 关键词:生长抑素早期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 辨证施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和)马尾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防治上有明显特点及优势,中医护理占有重要地位,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2012-06-2013-07,我们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辨证施护,并与常规护理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陈波付成华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辨证施护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