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茜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治疗
  • 1篇血滤
  • 1篇血滤治疗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方式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者
  • 1篇砷中毒
  • 1篇双频指数
  • 1篇重症
  • 1篇咪达唑仑
  • 1篇脑电双频
  • 1篇脑电双频指数
  • 1篇反馈控制
  • 1篇靶控
  • 1篇靶控输注
  • 1篇闭环靶控输注

机构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篇陈波
  • 2篇邓茜
  • 1篇黄朋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重症砷中毒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多种血液净化方式应用于急性砷化氢、甲胺磷中毒等中毒患者,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以及血浆置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这些方法可以促进中毒患者毒物尽可能的排出,较好恢复肾功能。本研究探讨了持续床旁血滤治疗以及持续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于重症砷中毒的实际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
陈波邓茜黄朋
关键词:血浆置换治疗血液净化方式砷中毒重症中毒患者血滤治疗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控制下的咪达唑仑闭环靶控输注在ICU镇静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反馈控制下的咪达唑仑闭环靶控输注(Closed-loop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CLTCI)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镇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IC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输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随机分为A组40例采用微量泵连续输注、B组40例采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C组40例采用闭环靶控输注(CLTCI),均进行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记录镇静前HR、RR、MAP、BIS以及镇静效果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与MAP、HR基础值相比较,三组患者镇静后MAP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同Ramsay评分所对应的BIS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56),随着镇静深度的加深三组患者BIS值均明显下降,其中3分、4分、5分、6分所对应的BIS值显著低于1分所对应的BIS值,4分、5分、6分所对应的BIS值显著低于2分所对应的BIS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维持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达到60~80范围BIS值时间百分比以及24h咪达唑仑平均用量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维持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与达到60~80范围BIS值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B组,C组24h咪达唑仑平均用量显著少于A组、B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微量泵连续输注和TCI输注方式相比较,CLTCI在维持镇静效果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咪达唑仑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波邓茜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靶控输注闭环靶控输注咪达唑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