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琦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冷沉淀
  • 3篇病毒灭活
  • 2篇血液
  • 2篇血液制剂
  • 2篇外用
  • 2篇细胞
  • 2篇麻杏石甘汤
  • 2篇抗体
  • 2篇加味麻杏石甘...
  • 2篇肺炎
  • 2篇G-CSF
  • 1篇蛋白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A12...
  • 1篇血源
  • 1篇血源性

机构

  • 9篇秦皇岛市中医...

作者

  • 9篇赵琦
  • 3篇刘占彦
  • 3篇刘冰
  • 3篇赵苏丹
  • 2篇王艳红
  • 2篇张娜
  • 1篇徐江红
  • 1篇韩冰
  • 1篇汪洪波
  • 1篇刘秀艳
  • 1篇丁雪
  • 1篇杨欣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TGF-β1含量、TβRI、Smad2、Smad3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外周血TβRI、Smad2、Smad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河北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12周时评价临床疗效,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和慢阻肺生活质量评价表(QLICD-COPD)评价,检测肺功能指标肺功能仪检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血清TGF-β1、外周血TβRI、Smad2、Smad3的mRNA表达水平;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COPD急性发作(AECOPD)和再入院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QLICD-COPD评分、FEV1、FEV1/FVC、MVV水平高于对照组(χ^(2)=7.781,P<0.05),CAT评分、血清TGF-β1含量、外周血TβRI、Smad2、Smad3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1,t=7.400、4.114、4.803、5.369、3.818、13.007、8.654、4.929、5.623,P<0.05);治疗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AECOPD的累积发生率和再住院的累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4.145,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稳定期COPD显著改进疗效、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抑制TGF-β1/Smad通路灯盏花素注射液的治疗作用相关。
王思颖赵琦杨欣王虹芦阳
关键词:灯盏花素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病菌含量及血清FBG、G-CS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病菌含量、血清FBG、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将受试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联合中药组。对照组入院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和口服阿奇霉素片,联合中药组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麻杏石甘汤,疗程均为12 d。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并对比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清学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中药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中药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中药组支原体病菌含量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中药组血清G-CSF、血浆FB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中药组CD3^(+)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可有效降低患儿支原体病菌含量,降低血清FBG和G-CSF水平,通过增强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发挥抗炎作用。
赵琦李珊珊袁红亮孙敬波刘冰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麻杏石甘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外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冷沉淀(Cryo)每袋由200ml血浆制成。在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FⅧ因子的含量应≥40U,Fg的含量应≥75mg。为了保障冷沉淀的质量,血站通常对血浆不做病毒灭活处理直接制作出冷沉淀或仅滤除白细胞制作成去白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由于输血可以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同种免疫反应,对于所有的血液制剂来说风险较高的是输注冷沉淀,更容易使病毒传染。
冯秋斌王艳红赵苏丹刘占彦李会来赵琦张娜
关键词:血液制剂外用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血清Fbg和G-CS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0
2022年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血清纤维蛋白原(Fbg)和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对照组36例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气促喘憋、喉间痰鸣、咳嗽无力、恶寒发热)、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血清Fbg和G-CSF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性因子、CD8^(+)、Fbg、G-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肺功能指标及CD4^(+)、CD4^(+)/CD8^(+)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快速恢复,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赵琦袁红亮李珊珊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阿奇霉素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14-3-3η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14-3-3η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收的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注射用依那西普,25 mg/次,2次/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饭后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14-3-3η蛋白、anti-CCP及免疫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7、ESR、CRP水平及RF、14-3-3η蛋白、anti-CCP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IgA、IgG、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4.55%和22.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炎症指标,调节机体免疫,且不易复发,值
刘冰袁红亮汪洪波孙静波赵琦韩冰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依那西普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鹊炎灵方口服加灌肠联合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受孕率及血清CA125、EmAb、CA199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鹊炎灵方口服加灌肠联合宫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受孕率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80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鹊炎灵方口服+灌肠治疗治疗,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CA125、EmAb、CA199、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统计随访后的复发率、受孕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EmAb、CA199、IL-6、IL-1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性激素指标FSH、LH、E2和P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鹊炎灵方口服加灌肠联合腹腔镜治疗EMS,可降低血清CA125、EmAb、CA199水平,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性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并提高受孕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袁红亮刘秀艳刘冰赵琦孙敬波
关键词:糖类抗原199抗子宫内膜抗体
病毒灭活冷沉淀对加快痔瘘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冷沉淀在肛周疾病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收治的肛周疾病术患者2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试验组(n=103),对照组手术后的创面使用常规的药物进行处理,试验组手术后的创面则是使用病毒灭活冷沉淀的方式。分析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长短与治疗方法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愈合时间(25.8±3.5)d,试验组患者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0.1±2.2)d;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0.18±3.86)d,对照组肛瘘患者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4.44±5.0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实施剥离手术的痔疮患者,实施术后创面外用冷沉淀方法的试验组患者愈合需要(10.19±2.32)d,对照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51±2.2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瘘疾病术后患者实施病毒灭活冷沉淀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冯秋斌赵苏丹王艳红刘占彦李会来赵琦张娜
关键词:肛周脓肿肛瘘
病毒灭活的冷沉淀血液制剂外用的临床应用研究
冯秋斌赵苏丹赵琦李会来丁雪刘占彦徐江红
该课题应用的冷沉淀凝血因子经过病毒灭活后其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最大限度的防范经血液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保障临床安全。国内文献关于冷沉淀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多,但鲜有文献指明研究用的冷沉淀经过病毒灭活。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患者创...
关键词:
关键词:血源性疾病疾病治疗
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探析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的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根据检查方式分组,尿沉渣检查记为尿沉渣组,尿常规检查记为尿常规组。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相关性。结果:经过检查后,两组各项指标(阳性、阴性)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包括尿白细胞、尿红细胞以及尿蛋白;对比两组阴性、阳性检查符合率,两种检查方式各项符合率均较高。结论:相较于尿常规检查,在使用尿沉渣检查时,检查符合率并无明显差异,二者不可相互替代,在临床使用时,应优先考虑联合两种方式进行检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差错。
赵琦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检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