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37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1篇颈椎
  • 12篇颈椎病
  • 11篇前路
  • 8篇脊髓
  • 7篇手术
  • 7篇颈前
  • 7篇颈前路
  • 6篇植骨
  • 6篇脊柱
  • 6篇脊柱融合
  • 5篇导航模板
  • 5篇髓型
  • 5篇脊髓型
  • 5篇脊髓型颈椎病
  • 4篇预后
  • 4篇植骨术
  • 4篇融合术
  • 4篇熔融沉积
  • 4篇退变
  • 4篇螺钉

机构

  • 3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市红十字...
  • 1篇福建省军区

作者

  • 37篇张帆
  • 31篇沈洪兴
  • 21篇陈智
  • 20篇李凤宁
  • 13篇黄轩
  • 12篇王琨
  • 11篇侯铁胜
  • 9篇杨志高
  • 7篇宋庆鑫
  • 7篇程勇军
  • 5篇何平
  • 5篇唐沂星
  • 5篇李明
  • 5篇侯藏龙
  • 4篇阳青松
  • 4篇王毅峰
  • 3篇綦珂
  • 3篇党瑞山
  • 2篇何翔
  • 2篇汤译博

传媒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第十一届全军...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第7届长征脊...

年份

  • 8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经皮球囊导管法建立山羊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穿刺技术向椎管内置入球囊导尿管致急性脊髓压迫性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12只崇明山羊分为对照组(A组)、0.5 ml压迫组(B组)和1 ml压迫组(C组).选择腰-骶椎板间隙体表投影处为穿刺点,局麻后使用血管经皮穿刺鞘管,将5Fr球囊导尿管输送至硬膜外腔,透视下确认导尿管头端到达T6水平.1周后分别以0.5和1 ml容量扩张B、C组导尿管球囊,持续压迫脊髓30 min后撤除.各组动物均在穿刺操作及球囊扩张前后接受CT和MRI检查,计算球囊导管的椎管侵占率,并采用改良Tarlov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分别于球囊扩张后48 h及72 h处死每组各2只动物,取压迫节段脊髓送检病理.结果 所有动物均顺利置管.CT测得置管后A~C组椎管侵占率依次为6.8%±0.7%、6.7%±0.7%和6.6%±0.6%.扩张球囊后B、C组椎管内侵占率分别增加到43.4%±2.5%和88.1% ±2.3%;MRI提示球囊扩张后对脊髓腹侧右侧半形成压迫.置管后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无明显受损,球囊扩张后B、C组出现后肢运动障碍.除A组外,病理检查显示球囊扩张压迫48 h后,相应节段脊髓呈现灰质内神经元胞体缩小,数量减少,胞体周围间隙增大,白质轻度脱髓鞘,部分轴突空泡样变;压迫72 h后病理改变明显加重.结论 球囊扩张后神经、影像和病理学的评估结果符合急性脊髓压迫性损伤的特点.经皮穿刺置管技术能够避免破坏脊髓正常生理环境,模拟符合临床实际的闭合损伤机制,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脊髓损伤建模方法.
黄轩陈智王琨何平李凤宁张帆綦柯宋庆鑫汤译博唐沂星侯藏龙沈洪兴
关键词:脊髓损伤球囊压迫
颈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如滑膜、软骨、韧带、肌腱以及骨骼均可受累。手足病变最为常见,多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颈椎亦常受累,表现为各种颈椎不稳,可导致延髓、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而表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颈椎RA患者常合并周围关节的畸形、僵直或活动受限,体格检查不能准确评估神经功能状态,患者一旦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颈椎不稳已进展较为严重。因此,应加深对颈椎RA的认识,有助于疾病的及时诊治。本文将就颈椎RA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王琨张帆黄轩沈洪兴
关键词:颈椎关节炎类风湿
临床技能考核多媒体系统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前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直接影响了医学生培训的质量和进一步发展提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介绍了国际上临床技能考核评价分析的最新进展,重点是某医院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图、声、像、景生动地融合,模拟出临床实际环境,将医学生应掌握的临床基本技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形式进行考核命题和考核的新模式。
徐正梅沈洪兴陈智张帆杨志高
关键词:临床技能考核多媒体医学教育
利用CT测量指导退变颈椎长节段前路钢板的设计构思
2015年
目的 利用CT测量退变颈椎矢状径、横径、椎体高度及螺钉间距,探讨适用于长节段退变颈椎的钢板要求及设计思路。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3-06—2014-06诊治的颈椎病80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进行CT平扫和三维重建,在PACS系统上测量颈椎CT参数。横断面上,分别测量矢状径、横径,在椎间隙水平测量钩椎关节内径;矢状面上,测量颈椎各椎体和椎间隙高度,测量预期螺钉间距和实际螺钉间距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颈椎各椎体的矢状径从上缘到正中到下缘逐渐增加,C2-7各椎体相同水平矢状径逐渐增加,C2下缘水平为(16.75±1.16)mm,C6下缘达到(19.28±2.08)mm。颈椎各椎体的横径从上缘到正中变化不大,从中分到下缘逐渐增加,从C2-7各椎体相同水平横径逐渐增加,C7水平横径为(31.01±2.28)mm。钩椎关节内径从C3-7逐渐增加,C3水平为(16.07±1.07)mm,C4水平为(17.42±1.58)mm,C5水平为(18.44±1.37)mm,C6水平为(20.79±1.40)mm,C7水平为(23.22±2.68)mm。颈椎前缘椎间隙和椎体高度无显著的从头段向尾端递增趋势。按照现有钢板设计,头尾两侧的螺钉间距在(16.96±1.95)mm到(17.51±1.59)mm之间,均显著高于实际需要的间距(12.84±1.53)mm到(14.50±1.69)mm。结论 退变颈椎虽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其横径和矢状径均向尾端逐渐递增,尤其是颈椎横径头尾两端的差异较大。现有的宽度均一、螺钉间距相等的钢板不完全适用于长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根据CT测量结果,可考虑设计螺钉间距不等的梯形钢板以满足长节段颈椎前路手术。
张帆侯藏龙唐沂星李凤宁宋庆鑫王毅峰沈洪兴
关键词:颈椎退变多节段CT测量
钩椎关节减压联合改良植骨术在颈前路手术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和常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在治疗颈椎病中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收治的137例连续两个节段受压的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61例采...
沈洪兴张帆侯铁胜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融合
通过临床病例构建试题库的探索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将试题库系统构建分成临床试题素材库和命题两个部分,通过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对有临床考试价值的病例信息,在录入医院信息系统时就进行标记,建立相应的索引,构建一种新型的临床试题素材库。该方法减少了收集试题素材的工作量,优化了命题程序。同时设计能完成试题库组建、试卷自动生成、上机考核、自动阅卷、考试记录保存、结果分析等功能的相关软件,将临床实践和临床考核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沈洪兴徐正梅张帆陈智杨志高
关键词:试题库考试改革
冬季模拟热环境下有氧运动对减轻体质量的影响——一项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体质量超标学员进行冬季模拟热环境下的有氧运动教学实践,探索安全、快速、有效的减轻体质量方法。方法按《军人体能标准》挑选出76名体质量超标的军校学员作为受试者,并按统计学原理进行配对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8人。两组均参加日常体育课,试验组每周再进行3次热环境减重训练,每次训练80 min,共21次。结果试验组实验前后体质量下降均值4.26 kg;对照组试验前后体质量下降均值1.32 kg。说明两组均有效果,但试验组减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模拟热环境下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减重效果明显。
祁海霞刘小冬罗琳张帆包瀛春
关键词:热环境有氧运动
球囊注射压迫法建立山羊颈脊髓慢性压迫模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验证一种新型颈脊髓慢性压迫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8只崇明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3只)。通过前路手术将球囊压迫装置固定在C3椎体内,实验组术后每周经皮向注射阀注射0.1ml造影剂,使球囊缓慢膨胀,对颈脊髓产生慢性压迫;对照组放置压迫装置后即刻取出,术后每周仅经皮穿刺但不注射造影剂。每4周采用Tarlov评分法对动物进行行为学评价,在全麻下进行颈椎X线、CT、MRI检查,并处死2只取压迫节段脊髓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Tarlov评分均为5分。实验组术后4周(n=13)Tarlov评分不变;术后8周时(n=11)有2只Tarlov评分为4分,9只5分;术后12周时(n=9)有3只Tarlov评分为2分,4只3分,2只4分。影像学检查示对照组脊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球囊压迫系统表现稳定,随着时间推移,脊髓逐渐受压。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术后4周未见明显异常;术后8周受压节段脊髓前角内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周围间隙增大,白质轻度脱髓鞘,部分轴突空泡变性;术后12周白质出现片状脱髓鞘区和空泡变性。结论术后实验动物行为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符合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特点,说明新型球囊注射压迫系统可以辅助建立稳定、可靠的慢性颈脊髓压迫动物模型。
陈智何平黄轩王琨綦珂张帆李凤宁宋庆鑫汤译博侯藏龙唐沂星沈洪兴
关键词:脊髓压迫症动物模型球囊
湿热环境下作业的男性青年人体动态平均体温上限的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确定湿热环境下不同作业强度时的平均体温上限,用以保证作业安全。方法从576名受试者中筛选30名男性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18~23岁,经体检和体能测试合格。每次训练前后测量体温度相关指标(包括皮肤5点温度、肛温以及由此计算出的平均体温)。与文献报道对比,确定其符合度。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分析建立相关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点估计。结果 (1)受试者平均体温超过文献报道的例数占受试者的35.83%,符合度较低。(2)平均体温y^与环境的温度X1、湿度X2,以及劳动作业强度X3有关。其回归方程为y^=14.247 68+0.604 67X1-0.018 29X2+0.343 53X3,按照相关点估计的计算后形成查表。(3)使用动态耐热上限指标后,在441例次的温度指标中,平均体温超过动态上限的例数在11例次,占全部的2.49%。结论湿热环境下人体的平均体温和环境温度、湿度、作业强度均有关,在这一基础上按照点估计计算得到的动态上限值表,具有保证作业安全的意义。
张雷房晓张帆包瀛春
关键词:湿热环境体温点估计
颈前路钩椎关节减压联合改良植骨术治疗颈椎病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和常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7例连续两个节段受压的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61例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钩椎关节减压+填充自体碎骨的异体腓骨支撑植骨+椎间隙四角局部自体骨移植+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76例,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NDI、VAS评分)及影像学结果(手术节段高度、弧度及融合率)。结果:A组手术切除节段1例在C3,15例在C4,26例在C5,19例在C6;B组手术切除节段1例在C3,23例在C4,32例在C5,20例在C6。A组手术时间(103.6±21.7min)和术后住院天数(3.0±0.8d)及围手术区并发症发生率(9.8%)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147.4±28.3min、5.2±1.1d和25.0%)(P<0.05);A组术中出血量(182.7±46.4ml)小于B组(227.7±42.2ml),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NDI及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单纯分析混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手术节段弧度及高度无明显差异;A组58/61例(95.1%)融合,B组76/76例(100%)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0例出现供骨区血肿,1例感染。结论:颈椎前路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与传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术在临床疗效及术后融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更适用于伴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者混合型颈椎病,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张帆王方方杨志高程勇军沈洪兴侯铁胜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融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