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士庆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沙尘
  • 2篇气象
  • 2篇气象条件
  • 2篇热红外
  • 2篇亮温
  • 2篇亮温差
  • 2篇灰度
  • 2篇灰度熵
  • 1篇大雾
  • 1篇遥感
  • 1篇玉米
  • 1篇源地
  • 1篇云检测
  • 1篇灾害
  • 1篇粘虫
  • 1篇三脚架
  • 1篇沙量
  • 1篇沙源
  • 1篇沙源地
  • 1篇能见度

机构

  • 11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中国气象局北...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通辽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2篇卢士庆
  • 7篇孙小龙
  • 7篇李彬
  • 2篇李云鹏
  • 2篇吕迪波
  • 1篇孟伟
  • 1篇康娜
  • 1篇李兴华
  • 1篇张超
  • 1篇邓晓东
  • 1篇苏立娟
  • 1篇韩芳
  • 1篇达布希拉图
  • 1篇宋海清
  • 1篇闫宾

传媒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内蒙古气象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遥感信息
  • 1篇遥感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夏季云与降水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内蒙古中部25个地面气象站1971—2003年3—8月所有发生降水日的24小时降水量、每天四个时次(北京时02、08、14、20时)的云量、云状和天气类型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夏季云与降水的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中部地区各类降水云的出现频率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不同地区受不同降水云的影响各异。各种类型的降水均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季的特点,且出现频率自西向东递增。
苏立娟达布希拉图卢士庆邓晓东
关键词:降水
一种便携式大气环境采集器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大气环境采集器支架,包括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延伸至三角支撑架顶部的下方,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筒,所述固定筒...
卢士庆李彬高健孙小龙张超吕迪波宋海清张稼乐李云鹏谷雨
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解呼和浩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选取呼和浩特市2017—2022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气象要素数据,对污染物浓度的年、月变化、浓度比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对2020年3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7—2022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呈上升趋势。各污染物浓度年变化特征明显,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除O_(3)均呈“U”形分布。PM_(2.5)、PM_(10)污染是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主要研究对象,PM_(2.5)/PM_(10)的值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5月份为全年最低值。PM_(2.5)和PM_(10)高度相关性,而NO_(2)和SO_(2)与PM_(2.5)、PM_(10)均呈现正相关性。受气象要素影响,PM_(2.5)和PM_(10)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为夏低冬高,7、8月降雨量大,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降水可带走、稀释更多的污染物。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得4条气团运输路径,主要气团来自东北方向,途经内蒙西部等地区,少部分来自中国内地地区。研究结果可以为呼和浩特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张嘉月康娜于学普卢士庆程昊祝颖戚跃张佳欣
关键词:空气质量气象条件颗粒物
一种云沙混合沙尘识别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沙混合沙尘识别装置,包括气球,所述气球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沙尘识别机构连接,所述沙尘识别机构底部与连接绳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绳下端与固定板固接,所述固定板上螺纹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杆,所述沙尘识别机构包括风箱,...
李彬孙小龙李兴华卢士庆
基于动态背景场沙尘覆盖度指数的Himawari-8沙尘判识及强度估算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沙尘遥感监测开展的研究很多,但对于一些强度较弱的沙尘,在不同地表状态下呈现的复杂状况,传统方法识别效果较差。采用Himawari-8卫星数据,提出一种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基于动态亮温差底图引入了沙尘覆盖度指数(fractional dust cover index,FDCI)。该指数在一个较确定范围内对不同强度沙尘都可进行有效判识,并能提升弱沙尘识别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指数判识结果的沙尘强度指数(enhanced dust intensity index,EDII)估算方法。文中列举了4次沙尘过程的判识结果,并结合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其中对2017年5月3日沙尘强度的地面验证表明,位于观测区的27个站中有22个站的地面观测沙尘强度与估算结果一致。对于各种地表及强度条件下的沙尘监测,该方法是对分裂窗亮温差法的有效改进。
李彬孙小龙孙小龙卢士庆李云鹏卢士庆
关键词:沙尘
基于随机森林的局地起沙量预测评估模型
2025年
沙尘天气发生源头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而蒙古国及中国境内沙尘源地起沙量及贡献尚不十分明确。利用2019-2024年的典型沙尘过程遥感监测产品,考虑沙尘发生阶段起沙量对应的气象要素、地表状况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确定起沙通量与气象要素、沙源遥感监测状况间的响应关系进而建立模型,并利用模式或实况数据等快速评估源区的起沙发展趋势和沙尘强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多时相遥感沙尘判识结果精细化估计沙源地,分析了4次典型沙尘过程的起沙预测效果,并进行了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监测数据对模型起沙量进行散点拟合验证,R^(2)为0.84,平均绝对误差(MAD)为25.2 kg·km^(-2)·min^(-1)。(2)模型可预测局地起沙影响并对不同沙尘源的起沙量贡献提供定量化预测。
李彬孙小龙赵悦晨江琪卢士庆唐家琦
关键词:遥感沙源地
灰霾天气气溶胶对北京市大气能见度影响贡献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灰霾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影响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贡献比例。[方法]针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北京地区发生灰霾天气时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近年来北京灰霾天气发生时,主要气态污染物是臭氧和氮氧化物,气溶胶散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微观因子,水汽对大气能见度影响也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灰霾天气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闫宾卢士庆孟伟张自国
关键词:灰霾气溶胶大气能见度
基于FY-3D/MERSI2的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反演
2024年
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不仅是估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衡量陆地碳循环的主要参数,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针对目前国产卫星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遥感监测应用较少的情况,本文基于FY-3D/MERSI2资料构建一套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反演模型,结合光能利用率模型与生态过程模型,以遥感数据产品和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资料为驱动,通过较严格的云检测算法得到晴空条件下内蒙古草地NPP。研究中引入分辨率较高的格点化气象数据,提升了反演结果的精细化程度;同时还基于观测数据及MODIS产品构建了内蒙古草地生育期不同月份(5—8月)地上生物量及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raction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Absorption Ratio,FPAR)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多种关系模型,基于FY-3D数据直接估算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及FPAR等过程参数。将反演的关键生态过程参数与MODIS对应产品对比,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相关性和空间一致性。最后利用2021年6月18个生态气象观测站牧草观测资料与估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6。本研究利用FY-3D/MERSI2反演的NPP能够完整呈现内蒙古地区植被生产力的普遍状态。
李彬孙小龙孙小龙王宇宸卢士庆韩芳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FPARNDVI云检测
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的CO_2减排成本初探
2014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频繁见诸报端。节能减排是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优化能源结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是内蒙古实现节能减排,并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因而,研究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引起的CO2减排成本变化非常有意义。
卢士庆闫宾谷雨
关键词:能源结构调整
多阈值及连通域距离权重的雾判识被引量:1
2022年
以往针对大雾遥感监测开展了许多研究,阈值法仍是主流研究方向。目前主要的难点是雾与低云的区分、轻雾及云下雾判识,或者多针对海雾,缺乏海陆通用的算法。文章利用Himawari-8卫星数据提出一种针对性识别方法,引入以多阈值判识为基础的连通域距离权重来判识云下雾。例举了6次大雾过程的判识结果,并结合卫星与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海、陆大雾判识有较高精度,并在有限引入误差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一些云下雾的判识。文章为静止气象卫星雾遥感监测业务提供了有利参考。
李彬卢士庆卢士庆孙小龙张迎杰
关键词:连通域灰度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