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向前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跨文化
  • 2篇语言哲学
  • 2篇视阈
  • 2篇文化阐释
  • 2篇交际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度词
  • 1篇义学
  • 1篇语言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学
  • 1篇渊源
  • 1篇中国士人
  • 1篇中国文化走出...
  • 1篇生人
  • 1篇士人
  • 1篇天主
  • 1篇普遍主义
  • 1篇情报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车向前
  • 7篇郭继荣
  • 1篇李雪梅
  • 1篇赵雅莹

传媒

  • 3篇情报杂志
  • 1篇外语学刊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基督教学术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符号互动论视阈下国际恐怖主义新生态的跨文化阐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意义]国际恐怖主义近年来呈现出由跨国别延伸到跨文化地域等新生态,加剧了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人与社会、文化与文化间的关系梳理恐怖主义新生态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依照符号互动主义,利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符号与情境、自我与角色、社会化三维度以跨文化研究方法梳理国际恐怖主义新发展的成因。[结果/结论]国际恐怖主义产生与扩大是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抗、普遍主义特殊化与特殊主义普遍化进程中文化渗透、文化中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问题加剧的表现,也与现代社会中移民、族裔散居和跨界族群中的个体"自我"与"客我"矛盾带来的身份、文化、族群认同困境密切相关,个体社会化的偏差和恐怖组织对社会化文化媒介的使用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
车向前郭继荣
关键词:国际恐怖主义符号互动论跨文化普遍主义族群认同
网络群体交际与冲突的共文化阐释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意义]伴随web 3.0时代的到来,不同社会群体在网络上的交际与冲突愈演愈烈,其中,网络民粹主义是网络群体交际与冲突的重要体现,是当前影响我国互联网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的重要因素。从文化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互动视角分析官、警、富等群体应对网络舆论的方式,对把握网络民粹主义成因,全面认识网络群体交际与冲突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共文化理论,以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为代表的网络群体冲突事件为例,分析官、警、富等"共文化群体"应对网络舆论的交际方式及其所属共文化实践,探讨其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官、警、富等群体基于不同的交际方式与交际目标而形成的共文化实践对于网络民粹主义的滋生或消解有直接影响,对缓解网络群体冲突,促进不同群体间理解与交际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具体分析不同的网络群体冲突事件,采用多种交际方式相配合,才可能引导民众舆论朝向客观理性的方向发展,尽可能避免民粹主义之势。
张新郭继荣车向前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
追寻意义:基于玛克辛·格林教育哲学的外语教育反思
2018年
基于玛克辛·格林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反思可见,我国外语教育在根本上应强调人文性、社会性,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言习得理解世界,追寻意义;格林的"陌生人"理论启示外语教师需要以新的眼光反思既定的教学模式,并努力建立良好、开放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而自由亲和的教学方法,融入了个体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新奇感的建构。
车向前李雪梅
关键词:外语教育陌生人
跨文化外推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升路径被引量:7
2017年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五通"之关键。以跨文化哲学的"外推"理论为基础,选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亚地区为例,从语言、价值观、宗教三个层面详细论述民心相通之提升策略可见:民心相通,需要加强对沿线国家的语言习取,完善语言需求服务链,加强文化经典外译与汉语传播;需要深入外推和谐共存的价值观与平等互惠的发展理念,建立话语体系,消除心理隔阂;需要秉承包容互鉴之精神,加强宗教间对话,打破宗教壁垒。
车向前郭继荣
关键词:文化对话
中国后语言哲学探索之路:诠释·反思·超越——兼述第10届中西语言哲学研讨会
2015年
结合对第10届中西哲学夏日书院研讨会述要及详细反思可见,会议是探索一条中国后语言哲学路子的积极实践,我国语言学、语言哲学工作者有必要沿着诠释语言哲学基本思想、反思理论内涵、通过本土化等手段超越前人理论这一求索之路,在把握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及前沿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求实创新。会议在对西方早期分析哲学专题研究与总结中找到的新角度、新发展、新方法,能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语言哲学研究线索、现状及前景,理解好这些研究范式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能为找到思想创新途径、形成语言学理论流派打下牢固基础。
郭继荣车向前
关键词:分析哲学
保罗·利科语言哲学的索绪尔渊源被引量:1
2018年
利科抓住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创造性地提出有“世界”与“人”存在的话语理论:与索绪尔从类比出发论证语言的创造不同,利科强调句子与语境,并从语词多义性出发提出话语及其在隐喻中的创造性,其智慧在于尝试用语义学超越符号学;索绪尔认为文字地位在语音之下,而利科从文字与书写中看到意义的解放。发掘出新的理解和实在。争鸣与创新的背后,是利科对于解释学传统和结构主义思潮的调和,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精神的对话与碰撞。
车向前郭继荣
关键词:利科语言哲学结构主义
评价理论视角下英国对“一带一路”态度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意义]英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十分重要的经济体,多角度研究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所持的态度能够帮助决策者和宣传者更好地制定宣传策略,扩大此项决议的影响力。[方法/过程]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采取量化分析的思维,对英国三家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所使用的态度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出了可供决策参考的结论,旨在展现一种情报分析的量化思维路径,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思路。[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总体上英国对"一带一路"持积极态度,虽然英国对此倡议存在些许疑虑,例如中东地区的动荡,与利益分配问题,但还是被其巨大潜力与光明前景所吸引,认为加入此倡议能够很大程度上拉动英国经济回升。
赵雅莹郭继荣车向前
关键词:一带一路媒体报道情报分析
“天”之辩:明末传教士艾儒略与中国士人的耶儒对话——基于雷蒙·潘尼卡的跨文化哲学
2017年
宗教对话的解读需要跨文化哲学视野。文化间性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基于雷蒙·潘尼卡文化间哲学的'形式相似等价物'理论,从语言、思维、哲思三个层次来梳理明末来华传教士艾儒略与中国士人关于'天主'与'天'是否有一致性的论争。本文指出,这场以'天'辩为核心的耶儒对话,从语言概念的诠释上双方确实达到了部分意义的理解,但由于缺乏对中西思维方式和'道'与'Logos'之哲学传统差异的反思,双方从深层次的文化信念系统上尚未达到文化间性所要求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富有张力的有效沟通。而这种间性应是不同文化主体开展跨文化对话、互释与理解的本真。
车向前郭继荣
关键词:文化间性艾儒略
复杂适应系统视阈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究——从西学东渐到中国文化走出去被引量:2
2017年
跨文化交际从本质上有着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交互、聚合、不确定性、涌现等特征。本文以明末西学东渐中的耶儒对话为例,探讨作为复杂主体的双方如何相互适应、如何共同演化后发现,耶、儒两种文化面对杂芜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交锋、争辩、反馈加强了它们各自存在,也给双方的发展带来了变化的张力,从对本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深刻反思中看到了不同的"我"与"你"。从现实意义上,这种文化相遇后动态而复杂的互识、互释、互适的认识,对于理解和把握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异质文化间的互动等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车向前郭继荣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跨文化交际西学东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