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产妇
  • 7篇分娩
  • 4篇产后
  • 4篇初产
  • 4篇初产妇
  • 3篇疼痛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产程
  • 2篇第二产程
  • 2篇阴道
  • 2篇阴道分娩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分娩
  • 2篇硬膜外分娩镇...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镇痛

机构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作者

  • 13篇王小梅
  • 3篇李一美
  • 2篇陈艳艳
  • 2篇倪娟娟
  • 2篇徐惠芳
  • 1篇熊文栋
  • 1篇王丹
  • 1篇章海燕
  • 1篇郑美凤
  • 1篇楼文文
  • 1篇邵梅冰
  • 1篇倪育飞
  • 1篇宫剑
  • 1篇王繁
  • 1篇张建芬
  • 1篇林娜
  • 1篇陈瑶
  • 1篇林丽丽
  • 1篇叶琼
  • 1篇谢爱兰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助产方式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疼痛 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助产方式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疼痛、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阴道分娩的896例孕妇,按助产方式分为自然组(自然分娩)、产钳组(产钳助产)及侧切组(会阴侧切)。分娩后6周,检测产妇盆底肌力和超声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盆底肌力、超声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然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分别为(6.79±2.71)μV、(6.65±3.02)μV、(40.47±11.84)μV、(24.29±7.57)μV及(20.41±6.58)μV;侧切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分别为(5.41±1.83)μV、(5.29±1.69)μV、(32.05±10.52)μV、(20.35±5.97)μV及(16.39±6.03)μV;产钳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分别为(4.53±1.76)μV、(4.51±1.72)μV、(27.55±7.29)μV、(16.38±6.11)μV及(13.79±5.34)μV。侧切组和产钳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均低于自然组(均P<0.05)。产钳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均低于侧切组(均P<0.05)。产钳组静息状态、瓦氏动作及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LH-S)和前后径(LH-D)均大于自然组和侧切组,侧切组静息状态LH-S及瓦氏动作、缩肛动作时LH-D和LH-S均大于自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钳组和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发生率均高于自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钳助产和会阴侧切对盆底肌力的影响均大于自然分娩,其中产钳助产尤为严重,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等
董阮珍王小梅林娜胡迎春
关键词:经阴道分娩助产产后疼痛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
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3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侧卧组(180例)、仰卧组(180例)。侧卧组采用侧卧位分娩,仰卧组采用仰卧位分娩。因胎儿窘迫需产钳助产、产后失访等,两组均最终收集15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孕周)、产时指标[新生儿体重、第二产程时间、1 min Apgar评分、第二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产后2 h出血量、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会阴情况(会阴完整率、会阴侧切率)、产后42 d和3个月盆底肌力变化、产后3个月并发症(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尿失禁、腰骶部疼痛)、产后3个月生活质量(疾病影响程度量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侧卧组年龄(27.82±2.01)岁,孕周(38.62±1.12)周;仰卧组年龄(28.23±2.31)岁,孕周(39.24±0.95)周。侧卧组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8.67%(13/150)]、第二产程时间[(48.65±9.41)min]、第二产程VAS评分[(3.22±1.18)分]均优于仰卧组[18.67%(28/150)、(62.11±10.21)min、(5.51±1.36)分](均P<0.05)。侧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仰卧组[10.67%(16/150)比3.33%(5/150)],会阴侧切率低于仰卧组[6.67%(10/150)比13.33%(20/150)](均P<0.05)。产后42 d及3个月,侧卧组盆底肌力≥3级人数占比[58.00%(87/150)、80.67%(121/150)]均高于仰卧组[30.00%(45/150)、64.00%(96/150)](均P<0.05)。产后3个月,侧卧组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尿失禁、腰骶部疼痛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3个维度及总分)均优于仰卧组(均P<0.05)。结论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和产后盆底肌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戴丽芳董小琼厉晨洁王小梅
关键词:第二产程侧卧位盆底功能
一种孕产妇行走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孕产妇行走辅助器,用于提升孕产妇如厕时行动的便利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孕产妇行走辅助器,包括移动底盘、用于承托孕产妇身体的承托支架、固接支架和输液支架,所述移动底盘包括左侧底座和右侧底座,左侧底座...
周雪微王小梅
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调查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3月至6月以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产科病房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及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70例产科护士中,健康教育能力问卷总均分为(97.56±12.87)分;年龄、学历、产科工作时长、有无心理咨询师证、是否为产科专科护士、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冲突处理模式是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科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较好,但技能和能力维度需要加强。护理管理者需要加强产科护士健康教育专业体系构建,促进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专业化。
陈艳艳陈洁琼王琴许王小梅
关键词:产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人文关怀影响因素
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NR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6
2019年
目的研究分娩球联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NR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7月在该院分娩的1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分娩球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10 min和30 min后NRS评分,临产时胎方位衔接情况,生产方式,产程,产妇失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10 min及30 min后的NRS疼痛评分、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枕前位、枕横位衔接率、自然分娩率及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镇痛前的NRS评分、分娩过程失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自控式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联合分娩球镇痛可有效降低初产妇的NRS评分、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而对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林丽丽王蕾茜王丹王小梅张爱金郑美凤
关键词:分娩球初产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产科行会阴侧切术的218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采集切口脓性分泌物送细菌室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学分析确定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186例会阴侧切的初产妇有28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8%,检出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68.75%,革兰阳性菌9株,占28.13%,真菌感染1例,占3.13%。检出的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对氯霉素耐药率最高。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而对万古霉素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道裂伤、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和产程时间≥16 h是初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针对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徐惠芳楼文文宫剑倪娟娟王小梅熊文栋
关键词:初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菌
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发生现状,以期为妊娠晚期孕妇的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年4月至5月某医院产科就诊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ANOVA,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79份,各症状群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睡眠相关症状群(0.90±0.30)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形象障碍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包括居住地(t=-3.868,P<0.001)和产前教育(t=-2.976,P=0.003);睡眠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前教育(t=6.021,P<0.001)和年龄(t=5.313,P<0.001);肠道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包括孕周(t=39.983,P<0.001);活动无耐力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前教育(t=6.139,P<0.001)和年龄(t=5.181,P<0.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经历较严重的睡眠相关症状群。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受多种因素影响:居住在农村的孕妇身体形象障碍症状群更明显,高龄孕妇睡眠相关症状群更明显,临近分娩的孕妇肠道相关症状群更加明显,高龄孕妇活动耐力下降。
蒋婷婷陈艳艳潘琼琼王小梅
关键词:妊娠晚期症状群影响因素
虚拟现实技术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疼痛分娩焦虑及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疼痛、分娩焦虑及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然分娩的35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干预。采用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初产妇的分娩疼痛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初产妇的分娩焦虑情况,观察产后乳汁分泌情况(泌乳时间、48 h泌乳量充足率)。结果宫口开10 cm时,两组疼痛分级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现实疼痛强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宫口开10 cm时比较,分娩后1 h两组疼痛分级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现实疼痛强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指数[(13.45±1.27)分vs.(21.60±3.79)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13±0.84)分vs.(5.61±0.75)分]、现实疼痛强度评分[(0.87±0.24)分vs.(2.06±0.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分娩后1 h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的SAS评分[(45.20±3.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82±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泌乳时间为(29.80±4.3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25±6.41)h,48 h泌乳量充足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84,χ^(2)=8.297,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显著减轻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疼痛,缓解分娩焦虑,改善产后乳汁分泌情况。
邓雄王小梅李宝君董阮珍李一美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虚拟现实技术分娩疼痛产后乳汁分泌
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对产妇产后康复 角色转换及心理健康影响分析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分析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对产妇产后康复、角色转换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产妇产后健康管理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10月在该院生产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产妇均由同一组产科医护人员行阴道分娩服务及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服务。两组产妇出院后均随访观察6个月,对两组产妇产前1周、产后出院前1 d分别行产妇健康素养测评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产妇分娩后42 d行健康体检,了解产妇产后康复相关指标(子宫复旧、会阴裂伤愈合不良率、泌乳时间、泌乳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测评心理健康指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行组间比较;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行产后角色转换量表及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测评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产后出院前1 d两组产妇健康素养评分均较产前1周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42 d健康检查显示,研究组产妇会阴裂伤愈合不良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时间较对照组产妇短,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大,EPDS评分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产后角色转换评分均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可有效提升初产妇产后健康素养,促进产妇产后康复质量,提升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降低其产后并发产后抑郁风险,多角度提升初产妇产后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小梅李一美李秀林邵梅冰
孕期焦虑状态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孕期焦虑状态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某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孕期期间的焦虑状态,并根据SAS评分不同分焦虑组(SAS评分≥50分)、无焦虑组(SAS评分<50分),统计2组孕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00例产妇中孕期出现焦虑症状27例,占比27.00%;孕妇选择自然阴道分娩方式的比例,焦虑组29.63%(8/27)低于无焦虑组76.71%(56/73)(P<0.05);孕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及感染的发生率,焦虑组(25.93%、37.04%、25.93%、25.93%)均高于无焦虑组(4.11%、2.74%、2.74%、1.37%)(P<0.05);自然分娩孕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焦虑组均长于无焦虑组(P<0.05)。结论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妊娠结局均受到孕期焦虑状态的影响,临床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缓解产妇孕期焦虑状态,改善妊娠结局。
蒋婷婷陈瑶周雪微王小梅
关键词:孕期焦虑状态分娩方式产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