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英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裂腹鱼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饮食限制
  • 1篇稚鱼
  • 1篇衰老
  • 1篇衰老过程
  • 1篇仔稚鱼
  • 1篇微结构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关系
  • 1篇限食
  • 1篇进化关系
  • 1篇黄鳝
  • 1篇基因
  • 1篇果蝇
  • 1篇耳石
  • 1篇繁殖
  • 1篇繁殖期
  • 1篇分子系统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华电西藏能源...
  • 1篇雅砻江流域水...
  • 1篇华电西藏能源...

作者

  • 5篇杨德英
  • 4篇严太明
  • 4篇何智
  • 3篇张明旺
  • 1篇王翔
  • 1篇廉婷
  • 1篇杨明耀

传媒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第五届中国衰...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cytb和rag2基因探讨叶须鱼属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叶须鱼属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筛选种间鉴定分子标记。【方法】构建叶须鱼属的cytb(5个种)和rag2(修长叶须鱼和裸腹叶须鱼)基因序列的NJ及贝叶斯系统进化树,并结合核苷酸多态位点、单倍型、核酸多态性、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等,分析种间进化关系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结果】叶须鱼属每个种的cytb序列单独聚为一支,表明cytb基因序列能将叶须鱼属5个种区分开;种间高度遗传分化(F_(st)>0.25),物种之间基因流较弱(Nm<1);修长叶须鱼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锥吻叶须鱼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基于rag2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修长叶须鱼和裸腹叶须鱼均单独聚为一支,为独立的种。【结论】cytb和rag2可作为叶须鱼属种间鉴定的分子标记基因,这为叶须鱼属物种的鉴定和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也为叶须鱼属鱼类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陈鲆曾如奎杨德英哈西罗文杰徐丹刘飞秦云鑫熊金鑫丁文祥黄俊杰刘日唐子婷何智何智
关键词:CYTB基因系统发育关系
黄鳝AK1基因序列特征及在性腺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腺苷酸激酶1(adenylate kinase 1, AK1)序列特征及其在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克隆黄鳝AK1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AK1在黄鳝各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以及H2O2孵育后卵巢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定位AK1在黄鳝性腺中的表达位置。【结果】黄鳝AK1编码区序列为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残基,具有AK家族保守的NMP和LID结构域,与其他鲤科鱼类的同源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黄鳝AK1在垂体、眼睛、心、肝、肾、肠、脾、肌肉、血液、卵巢和精巢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血液中表达量最低。AK1在卵巢发育周期的卵黄生成早期性腺和性逆转周期的间性晚期性腺表达量最高,而在卵黄生成中晚期性腺和间性早期性腺表达最低。H2O2孵育后各浓度组AK活性的表达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浓度越高变化的趋势越明显(P<0.05);而AK1的表达均受到抑制。AK1主要定位于卵黄生成早期性腺的颗粒细胞中。【结论】AK1参与了黄鳝性腺的发育,这为揭示黄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熊金鑫陈琪琪高阔陈铭强黄俊杰丁文祥王荟玲唐子婷张明旺严太明严太明何智
关键词:黄鳝性腺发育H2O2
雅鲁藏布江中游异齿裂腹鱼耳石日轮特征及繁殖期推算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以人工孵化的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仔稚鱼为材料,验证了异齿裂腹鱼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和第一日轮形成时间,建立了耳石轮纹数与日龄的关系,基于此对采集自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桑日县-加查县段的野生异齿裂腹鱼仔稚鱼的出膜时间进行了推算,并结合胚胎发育积温推算了亲鱼产卵时间。结果表明:人工养殖实验确定了异齿裂腹鱼孵化有效积温为2062.67℃·h,生物学零度为6.31℃;在水温6.8—8.8℃条件下,50%样本耳石第一轮纹在出膜后第1天形成(理论值为出膜后8.94h,n=439);微耳石和矢耳石轮纹数均与日龄呈线性相关,方程斜率均与1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对耳石的轮纹沉积均为日周期性,即仔稚鱼的日轮数为日龄。对野生异齿裂腹鱼仔稚鱼生长过程中耳石形态发育观察发现,微耳石的形态稳定,轮纹清晰,更适宜作为日轮计数材料。依据野生仔稚鱼样本微耳石日轮数,结合采样时间及耳石轮纹沉积规律等,推算出2022年野生仔稚鱼样本的孵化时间为3月11日至5月2日,结合孵化积温与实测平均水温,推算出其产卵时间为2月8日至4月23日。文章为研究异齿裂腹鱼自然种群资源保护与流域水电站生态调度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赖柏霖顾正选李磊何智高阔蒲勇田琴瑶熊金鑫罗文杰黄俊杰文磷熊旭唐子婷张明旺张明旺严太明
关键词:繁殖期仔稚鱼
果蝇限食延缓衰老中的lncRNA表达谱分析
目的:饮食限制(限食)作为研究延缓衰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长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多种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参与了细胞衰老的调控.因此...
杨德英廉婷杨明耀
关键词:衰老过程饮食限制表达谱
文献传递
异齿裂腹鱼耳石年轮特征与沉积规律研究
2024年
为提高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年龄鉴定的准确性,以已知年龄养殖样本为研究对象,确证了其耳石年轮沉积规律,分析了养殖与野生样本微耳石第一年轮形成时间与年轮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矢耳石和星耳石相比,微耳石形状变化相对稳定,适宜作为年轮的分析材料;耳石年轮由暗带与相邻亮带组成,亮带与下一个暗带交界处即为年轮,且年轮沉积具年周期性;基于耳石日轮技术推算养殖(n=45)和野生(n=56)样本第一年轮形成时间均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微结构分析发现,养殖与野生样本微耳石的第一年轮中暗带与亮带宽度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养殖与野生样本的微耳石半径与体长均呈幂函数关系,微耳石面积与体长均呈线性相关。研究结果为养殖与野生群体识别提供了参考,为异齿裂腹鱼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岳青松赖柏霖何智王翔王翔高阔蒲勇熊金鑫罗文杰黄俊杰唐子婷张明旺张明旺严太明
关键词:耳石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