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琨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血管
  • 1篇眼手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视力
  • 1篇视力不良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光
  • 1篇视网膜光凝
  • 1篇视网膜光凝术
  • 1篇手术
  • 1篇体腔
  • 1篇腔注射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眼手术

机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田琨
  • 1篇钟华
  • 1篇陶奕瑾
  • 1篇杨文艳

传媒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Ranib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017年
目的评估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以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22只眼),入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0.5 mg/0.05 m 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以穹窿部为基底作结膜瓣,术中联用丝裂霉素C(0.4 mg/m L,3~5 min)。根据患者屈光介质情况术前或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小梁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1只眼)、分支静脉阻塞(6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只眼)。玻璃体腔注药后1 d,新生血管开始逐渐消退,2~5 d 22只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前眼压平均为(42.27±2.95)mm 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降至(12.05±2.78)mm Hg,术后3个月(14.22±2.70)mm Hg,术后6个月降至(15.09±4.21)mm Hg,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眼压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数量为(3.14±0.71)种,术后数量降至(0.82±1.14)种。完全成功12眼(54.5%),部分成功6眼(27.3%),总手术成功率81.8%(18/22)。手术并发症:术后浅前房4例,经散瞳药物治疗2周内恢复正常;前房积血2例;脉络膜脱离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式。
武洪安杨文艳田琨杨玥陶奕瑾
关键词:复合小梁切除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全视网膜光凝术
交联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瘢痕组织形成导致滤过泡发生纤维化。尽管抗纤维化药物如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可明显改善手术成功率,其潜在术后并发症问题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新的药物、材料或手段,尤其是交联透明质酸钠尤为引人瞩目。交联透明质酸钠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在于其物理屏障效应和本身所具有的抗炎特性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交联性状可使其降解时间延长。临床初步研究显示,交联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对控制眼压和减少术后瘢痕化均具有较好效果。
田琨钟华
云南省墨江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了解云南省墨江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患病率、主要病因和影响因素。补充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南部多民族地区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的情况。为制定更合理的学生预防视力不良策略和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墨江县...
田琨
关键词:视力不良影响因素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