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淡霞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瑞芬太尼
  • 1篇手外伤
  • 1篇尿道
  • 1篇尿道前列腺
  • 1篇尿道前列腺电...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电切
  • 1篇前列腺电切术
  • 1篇全麻
  • 1篇全麻诱导
  • 1篇全身麻醉
  • 1篇阻滞麻醉

机构

  • 3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黄淡霞
  • 2篇何世武
  • 2篇黄晓光
  • 1篇陈冬红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臂丛肌间沟两点法与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探究分析臂丛肌间沟两点法与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外伤手术治疗的110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阻滞麻醉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n=55)采用臂丛肌间沟两点法进行麻醉,研究组(n=55)采用臂丛腋路两点法进行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评比两组麻醉效果及总有效率。统计分析两组麻醉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维持时间与对照组基本保持一致,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及总有效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效,应临床推广。
何世武陈冬红黄淡霞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分步靶控输注对脓毒症患者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分步靶控输注对脓毒症患者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靶控静脉输注血浆靶浓度丙泊酚2mg/L,瑞芬太尼4μg/L;观察组(M组):分步靶控诱导,丙泊酚从1.0mg/L起递增,梯度为0.5mg/L,瑞芬太尼从2μg/L起递增,梯度为1μg/L,血浆靶浓度同C组。静脉注射顺苯磺阿曲库铵0.15mg/kg,后行气管插管。监测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和插管后5min(T4)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指数(CI)及每搏量指数(SVI)。结果 C组SBP、DBP、MAP在T1时点降低,与T0时点及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显著升高,且高于T0时点及M组相应时点(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T1时点CI均明显下降,与T0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C组T2~T3时点CI均明显高于T0时点及M组(P〈0.05)。C组患者SVI在气管插管前后(T1、T2)均低于T0时点(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分步靶控输注有利于维持脓毒症患者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黄晓光何世武黄淡霞
关键词:脓毒症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全身麻醉
喉罩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麻醉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喉罩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稳定性。方法选取老年手术患者30例,年龄在63~75岁,随机分为两组,喉罩通气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操作成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体动情况。结果 A组一次操作成功率明显高出B组,A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低于B组,B组体动的发生率为20豫,与A组无体动发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无体动,是目前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黄晓光黄淡霞
关键词:喉罩通气老年人麻醉前列腺电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