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冬红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1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2篇镇痛效果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
  • 1篇镇静镇痛
  • 1篇镇痛效果评价
  • 1篇镇痛镇静
  • 1篇置换术
  • 1篇韧带
  • 1篇视觉模拟
  • 1篇手外伤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4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陈冬红
  • 3篇何世武
  • 1篇黄淡霞

传媒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北方药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9~12月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先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再予全麻下手术,而对照组患者则先采用全麻下手术,术毕再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维持剂量、术后清醒时间、清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注射镇痛药剂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维持剂量为(0.19±0.02)μg/(kg·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0.33±0.05)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为(4.73±0.8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2±1.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 h内注射镇痛药剂量为(65.28±14.15)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8.44±42.3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后的VAS评分为(2.13±0.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2.98±0.7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3±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镇痛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术后住院天数减少,完全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何世武陈冬红朱树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声镇痛效果
臂丛肌间沟两点法与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探究分析臂丛肌间沟两点法与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外伤手术治疗的110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阻滞麻醉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n=55)采用臂丛肌间沟两点法进行麻醉,研究组(n=55)采用臂丛腋路两点法进行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评比两组麻醉效果及总有效率。统计分析两组麻醉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维持时间与对照组基本保持一致,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及总有效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腋路两点法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效,应临床推广。
何世武陈冬红黄淡霞
纳布啡在产科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产科术后镇静镇痛中应用纳布啡的效果。方法选取48例剖宫产术分娩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应用吗啡镇静镇痛,观察组应用纳布啡镇静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效果(Ramsa辩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h(T_(1))、术后4h(T_(2))、术后12h(T_(3)),术后24h(T_(4))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刻Ramsa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各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3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术后镇痛镇静中,应用纳布啡的给药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减少心血管反应及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值得推广。
丁字乐何世武陈冬红
关键词:产科镇静镇痛心血管反应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为患者临床镇痛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先采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再予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对照组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术毕再予单次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椎管内穿刺体位VAS疼痛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各时刻FN、ON、LFCN阻滞率、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椎管内穿刺体位VAS疼痛评分为(2.90±0.67)分,小于对照组的(5.58±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6h(2.10±0.30)分、12h(2.33±0.57)分、24h(3.25±0.54)分、48h(4.22±0.58)分,小于对照组的6h(3.02±0.36)分、12h(3.85±0.43)分、24h(5.05±0.45)分、48h(4.72±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为(5.22±0.86)d,少于对照组的(5.70±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N阻滞率T1、T2、T3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T1、T2、T3时刻ON、LFCN阻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26.82±3.16)h,短于对照组的(35.47±4.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使镇痛提前,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术后住院天数少,符合ERAS理念,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陈冬红
关键词:超声引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