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 作品数:54 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阿达木单抗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 2022年
- 目的初步观察阿达木单抗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使用阿达木单抗的41例克罗恩病患者, 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同时评估基线及用药12周、24周、48周疾病活动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阿达木单抗每2周皮下注射给药1次, 按照160 mg/第1次、80 mg/第2次、此后每次40 mg的剂量用药。结果阿达木单抗用药后12周、24周、48周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3.9%(18/41)、60.6%(20/33)、60.9%(14/23), 临床应答率分别为75.6%(31/41)、69.7%(23/33)、56.5%(13/23)。12周、24周、48周的内镜下缓解率分别为4/14、2/6、1/4, 有1/14患者在用药24周达到黏膜愈合。原发性失应答率为17.1%(7/41), 继发性失应答率为14.6%(6/4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41)。结论阿达木单抗能有效地缓解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肠内疾病活动, 值得广泛使用。病程<2年、无英夫利西用药史、基线简化CD活动指数评分(HBI)低、疗程长的患者疗效可能会更好。
- 刘瑶瑶陈延方刘娟陈璐姜靓婧孙瑞陈洪
- 关键词:CROHN病阿达木单抗
- 不同叶酸增补剂预防出生缺陷的效果评价--一项江苏地区横断面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 比较江苏地区的不同叶酸(FA)增补剂对出生缺陷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分娩的胎龄≥28周的孕妇资料10662例.将服用FA增补剂者分为FA组,未增补FA者分为无FA组;根据孕期FA补充的剂量与成份分为三组:单纯0.4mg FA(0.4FA)组、含0.4mg FA的复合维生素(MV+0.4FA)组及含0.8mg FA的复合维生素(MV+0.8FA)组;同时根据补充FA增补剂的时间分为早孕期(妊娠3个月内)补充组和全孕期补充组.根据问卷调查表,由培训专员收集孕妇的一般情况、FA增补情况、生育史、职业和环境因素、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等信息,并进行详细记录.用Logistic回归及卡方检验等方法对FA增补剂量、成份及时间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662例江苏省女性分娩的新生儿中,总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7%(146/10662).与FA组比较,无FA组中总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增加(OR=2.23,95%C I:1.05~4.73,P=0.03);进一步分析排名前八的具体出生缺陷类型为多指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耳畸形、尿道下裂、脑积水、唇裂、腭裂及马蹄内翻,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FA增补剂量的三组总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A增补时间的两组总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FA增补剂可显著降低总出生缺陷发生率,不同增补剂量及剂型的效果类似,且孕妇仅在早孕期补充FA可预防出生缺陷.
- 从静浦丹华谭容容葛晓云朱维培沈彩娥葛建芬骆秀翠刘娟吴洁
- 关键词:叶酸复合维生素
- 二噁英暴露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二噁英暴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月因盆腔包块于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25例为病例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二噁英暴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收集两组血液,使用同位素内标稀释-索式萃取一段法层析柱净化-高分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二噁英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经常烧饭、烧菜者占比高于对照组,经常食用鸭蛋和鹌鹑蛋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血液中二噁英化合物多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4CDF)、1,2,3,7,8-五氯代二苯并呋喃(1,2,3,7,8-P5CDF)和2,3,4,7,8-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7,8-P5CDF)的浓度和毒性当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噁英暴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二者存在相关性,经常烧饭、烧菜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暴露二噁英的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 刘娟陈灿明徐杨张玮张磊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二噁英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中药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73例被引量:15
- 2012年
-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作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杨晓红程燕刘娟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湿热瘀结
- 眼前节OCT测量法对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90刀头行薄瓣LASIK中角膜瓣形态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 薄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方法,越来越多的薄瓣LASIK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傅里叶眼前节OCT角膜瓣厚度及形态的测量为角膜瓣和角膜基质层厚度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但应用眼前节OCT测量法对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 90刀头行薄瓣LASIK中角膜瓣形态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 目的 利用傅里叶频域OCT测量法比较应用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和传统微型角膜刀Moria 9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形态及其厚度,评价两种方法制作角膜瓣的特点.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FS200飞秒激光辅助LASIK和Moria 90刀头行LASIK的患者各30例30眼,于术后1个月应用傅里叶频域OCT(OPTOVUE RTVue-100)测量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制的中央角膜瓣厚度以及角膜0°和90°径线所在截面上特定10个点的角膜瓣厚度. 结果 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中央角膜瓣厚度值为(112±3)μm,全角膜瓣平均厚度值为(112±3) μm,分别低于Moria 90刀头制瓣组的(121±7) μm及(128±11)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30),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角膜瓣厚度的变异范围也明显小于Moria 90刀头制瓣组.FS200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形态规整、均一,形状近似规则的平面,其中央、旁中央、周边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Moria 9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中间薄,周边厚,近似弯月形透镜,其中央、旁中央、周边区角膜瓣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各测量点角膜瓣厚度与预期角膜瓣厚度(110 μm)的平均差为(3±4)μm,而Moria 90刀头制瓣组为(17±10) 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傅里叶眼前节OCT测量表明,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精确度高,可控性强,稳定性好,且操作更安全,是薄瓣LASIK的首选.傅里叶眼前节OCT是评价LASIK术后角膜瓣形态�
- 翟长斌郝颖娟易省平刘娟张晶周跃华
- 关键词: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 MCM7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证明特异性抑制MCM7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研究抑制MCM7前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阐明MCM7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白血病的发生机制和将MCM7引入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 田亮陈宝安刘娟
- 关键词:白血病病理机制基因表达
- 无保护接生1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保护接生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方法和效果,降低分娩住院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月本院采用新式无保护接生法接生的初产妇18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以2012年8月采用传统接生法的初产妇18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未作会阴侧切,会阴仅有121例一度裂伤,45例二度裂伤,19例会阴均完好无创口,对照组会阴侧切112例(60.54%),22例一度裂伤,41例二度裂伤,7例会阴无创口。结论新式无保护接生理念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对会阴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顾春美胡金菊刘娟陈虹
- 关键词: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
-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其中50%以上患者不存在染色体、解剖、内分泌、自身免疫异常和生殖道感染等常见病因,临床上称...
- 刘娟
- 文献传递
- 妊娠合并附件包块处理探讨
- 妊娠合并附件包块大多为良性囊肿,恶性肿瘤发生率低(1.3%, 2/152);处理方案选择上权衡利弊,对于无症状和超声显像良性包块可严密观察至孕足月,产后手术;对于有临床症状,包块成分复杂,怀疑恶性者可选择在孕16-20周...
- 陈灿明刘娟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病理诊断附件包块
- 文献传递
- 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及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AHR、AhR核异位蛋白(ARNT)、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AhR阻遏蛋白(AhRR)、谷胱甘肽S转移酶1(GST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多态性及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择手术病理确诊为EMT的25例患者为病例组,25例非EMT患者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RNA表达,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法检测基因多态性,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对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AhR mRNA、GSTP1 mRNA和IL-1β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病例组中ARNT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CYP1A1 rs4646903 CC突变基因型的个体发生EMT的危险度是TT纯合野生型的7.5倍(95%CI:1.29~43.69),其他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YP1A1 6235 T/C突变型与ARNT 522 G/C突变型(OR=9.33,95%CI:1.47~59.48)、GSTP1313 A/G突变型(OR=13.50,95%CI:1.34~135.98)存在协同作用。AHR 1661 G/A突变型与AHRR 565 C/G突变型存在协同作用(OR=13.50,95%CI:1.34~159.98),其他基因位点未见交互作用。结论 携带CYP1A1 rs4646903 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EMT的风险性较高,CYP1A1 6235 T/C与ARNT 522 G/C突变型间的联合作用以及CYP1A1 6235 T/C与GSTP1313 A/G突变型间的联合作用与EMT的发病有关。
- 刘娟陈灿明徐杨张伟张磊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