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有限的空间传达无限的“自由”——从人物造型特征中解读美术作品的审美意向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对美术作品中人物造型特征方面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向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美术品反映出艺术作品里的艺术家的造型形式方面的审美意识指向性特征,对人类文化审美意识的传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 黄海波
- 关键词:审美意向
- 媒介融合视域下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以媒介融合时代的社会转型为视域,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力,进而探讨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危机,并提出大众文化审美现代性的当代重构。
- 汪瑞霞黄海波
-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众文化审美现代性
- 宗教、膜拜与艺术审美深层次的关联
- 2010年
- 鲁迅先生在《门外杂谈》中论述古代艺术的起源时曾说过:"画在西班牙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
- 黄海波
- 关键词:艺术审美宗教为艺术而艺术古代艺术艺术史家
-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从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状况和中国传统艺术存在之现状分析着手,阐述了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结合传统艺术的教育既可以有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立,也可以有助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并通过分析研究,在高校中采取开设传统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聘请民间艺人讲学、举办传统艺术展演等手段,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深化他们的民族文化的根基意识,激发大学生产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
- 黄海波汪瑞霞
- 关键词:传统艺术人文素质边缘化
- “象思维”视野下学校艺术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2013年
- 本文从"象思维"的视野来思考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问题。比较分析了逻辑思维与象思维之间的差异,将学术界"象思维"研究理论应用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张文化启智,开启原创之思,让中小学生在感知、反思、顿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体验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实现当代中小学艺术教育从术、法至道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 黄海波汪瑞霞
-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创意产业
- 从人物造型角度探究中国油画审美意向的时代特征被引量:2
- 2010年
- 从明朝万历初特别是19世纪末到当代,中国油画中的人物造型是呈阶段性演变的,而通过对这种演变的考察,可以发现并诠释中国油画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审美意向。
- 黄海波
- 关键词:中国油画审美意向
- 基于受众定位与心理需求的动漫文化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要使动漫文化设计更好地发展,首先要从受众的定位上考虑,只有明确中国动漫的受众主体并根据受众主体的心理需求进行设计,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有效传播与发展。
- 黄海波杨卫华
- 关键词:心理需求文化传播
- 后现代语境中的视觉形象
- 2005年
- 后现代语境中,视觉形象具有更多层次意义上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视觉形象已不仅仅是图象了,而具有更加广泛的观念性空间。
- 黄海波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觉形象
- 基于审美价值的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
- 2016年
- 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的根本价值,艺术学院是培养各类艺术专业人才的摇篮。本文从美术基础实验室构建的需求入手,分析了美术基础实验室的特点,提出了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旨在通过这套教学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艺术学科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基础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离不开艺术境界的追求,离不开审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审美价值的滋育。美术基础实验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涵养。
- 江士方刘晓彬杨卫华黄海波
- 关键词:美术基础审美价值
- 自然与艺术审美心理的重释——从人物造型特征中解读美术作品的审美意向
- 2008年
- 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自然是人类永恒的知己。在与人类始终的相伴中,自然不仅向人类提供了永恒的物质资源,而且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从人类和其个体的童年开始,自然就在造就着人类审美的心灵,并在未来审美意识的发展中更加深入地对主体心灵发生作用。
- 黄海波
- 关键词:审美意向美术作品审美心理艺术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