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 作品数:74 被引量:311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体检人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44 158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NFG组,3.9~6.0 mmol/L)、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IFG组,6.1~6.9 mmol/L)及糖尿病组(DM组,FPG≥7.0 mmol/L)3组,同时检测受检者的血常规,计算NLR,比较分析NLR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 NFG组、IFG组、DM组的NLR分别为(1.83±0.61)、(1.88±0.61)、(1.95±0.68),体检人群NLR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而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LR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036,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空腹血糖水平的危险因素为NLR、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尿酸(UA)。结论 NLR与空腹血糖水平相关,NLR升高是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NLR升高者需重视监测血糖水平。
- 陈刚曲建华吴建荣杨晓萍王淑霞
- 关键词:空腹血糖体检人群
-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联合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7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临床诊断结果分为IFI组50例,非IFI组128例,均行G试验、GM试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G试验、GM试验诊断临界值,分析G试验、GM试验及两者联合诊断IFI价值及诊断时间。结果:经ROC曲线分析,G试验临界值为147.37pg/mL,GM试验临界值为0.88ug/L;与G试验、GM试验单独诊断相比,联合诊断IFI敏感性明显提高(P<0.05);与临床诊断相比,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均可缩短IFI诊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伴IFI诊断敏感性,缩短诊断等待时间。
- 徐建丽陈刚古力巴旦木袁海龙曲建华王蕾
- 关键词:G试验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 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研究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室收治疗的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基础上加用血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应用羟基脲片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100.9±20.7×109/L、83.7±11.0 g/L、108.5±10.0×10~9/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2.3±22.6×10~9/L、86.4±11.3 g/L、99.7±9.3×109/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性中幼粒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水平分别为(4.86±2.14、3.87±2.01)%,显著低于对照组(10.25±3.75、9.95±4.2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早期病死比例分别为(62.22%、22.22%、8.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11.11%、28.89%)。4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氧自由基ROS水平为(48.72±5.72)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21.69±2.84)mmol/L。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与单独应用羟基脲片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
- 袁海龙曹海洲古丽巴旦木陈刚徐建丽
- 关键词:血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联合用药
- 亲缘HLA 2-3个位点不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分析研究亲缘HLA 2-3个位点不合(单倍体)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NT-PSCT)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潘婷江明段显琳袁海龙曲建华王蕾徐建丽曹海洲王新有刘颖陈刚古力巴旦木·艾则孜杨婷
- 陈旧性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方法,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跟骨外侧骨突切除及腓骨肌肌腱松解术、距下关节融合及植骨术、跟骨截骨矫形及距下关节融合植骨术、三关节融合术4种方法治疗.结果按照AOFA评分,平均为78.5分...
- 陈刚陈立
-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体会被引量:2
- 2007年
- 从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讨论如何提高骨科见习教学的质量及加强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过渡时期的学习及从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
- 赵岩吾米提.艾拜都拉陈刚
-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骨科
- PBL联合信息化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4
- 2017年
- 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及信息化教学模式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学生进行血液病教学时,因相关知识较为抽象,知识乏味,学生记忆困难,学习主动性差。为了改善这一状态,该文现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及信息化教学模式联合教学方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 陈刚玛丽娅.木哈什袁海龙
- 关键词:PBL信息化模式
- PD-1/PD-L1共刺激分子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PD-1/PD-L1共刺激分子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CLL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57例CLL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4ml,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
- 李金花庞楠楠张正昊张瑞陈刚曲建华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D-1PD-L1
- 文献传递
- 82例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个体化方案的护理
-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82例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个体化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45例,良34例,一般3...
- 丁婧陈刚
- 关键词:跟骨骨折护理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TGF-β、IL-17、IL-4及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CLL患者60例为初诊CLL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对32例患者进行了治疗随访(治疗后组),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IL-17、TGF-β、IL-4和IFN-γ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初诊CLL组患者外周血IL-17、TGF-β、IL-4、TGF-β/IL-17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TGF-β、IL-17、IL-4及TGF-β/IL-17均低于初诊CLL组(P<0.05),IFN-γ及IFN-γ/IL-4高于初诊CLL组(P<0.05)。在Binet A期、B期、C期分期中,TGF-β/IL-17比值逐渐增高,其中C期高于A期和B期(P<0.05),IFN-γ/IL-4比值逐渐减低(P<0.05),初诊CLL组患者TGF-β/IL-17及IFN-γ/IL-4比值与Binet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CLL患者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IL-17的格局发生变化,TGF-β/IL-17比值逐渐增高,IFN-γ/IL-4比值逐渐减低,IFN-γ/IL-4和TGF-β/IL-17的比值可能可以作为CLL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价指标之一。
- 张瑞庞楠楠李金花张正昊陈刚曲建华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