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青青

作品数:1 被引量:6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植物
  • 1篇种间
  • 1篇种内
  • 1篇种内变异
  • 1篇落叶阔叶
  • 1篇落叶阔叶混交...
  • 1篇落叶植物
  • 1篇阔叶
  • 1篇阔叶混交林
  • 1篇混交
  • 1篇混交林
  • 1篇功能性状
  • 1篇常绿
  • 1篇常绿落叶阔叶...

机构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篇丁易
  • 1篇臧润国
  • 1篇黄永涛
  • 1篇唐青青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被引量:65
2016年
不同物种间的功能性状差异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存的基础,而物种内个体间的性状变异对物种的共存和分布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28种主要树种(通过物种多度排序获得,其中常绿和落叶树种各14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叶习性树种的4种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面积和比茎密度)在种间和种内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1)常绿和落叶树种在4种功能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常绿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显著低于落叶树种,但叶干物质含量和比茎密度则显著高于落叶树种;(2)比叶面积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叶习性(57.49%),叶面积变化主要来源于种间(66.80%)和种内变异(27.52%),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种间(38.12%)和种内(33.88%)变异,但比茎密度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种内变异(51.50%),其次为种间变异(32.52%);(3)常绿和落叶树种种间水平的性状相关性可能掩盖各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种内变异能够显著影响群落间的植物功能性状差异,但不同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程度存在差异。
唐青青黄永涛丁易臧润国
关键词:功能性状种内变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