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疾病
  • 4篇肺疾病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2篇蛋白
  • 2篇证型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 2篇重症
  • 2篇综合征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症
  • 2篇老年

机构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8篇李莉
  • 9篇晏军
  • 7篇李莉
  • 4篇晏军
  • 3篇刘宇
  • 3篇牛丽强
  • 2篇马乾
  • 1篇刘宇
  • 1篇梁晋普
  • 1篇梁腾霄
  • 1篇王兰
  • 1篇高峰
  • 1篇杨保林
  • 1篇于江
  • 1篇汪伟
  • 1篇单敏敏
  • 1篇王世东
  • 1篇姜良铎
  • 1篇朱庆文
  • 1篇王健

传媒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黄解毒化瘀饮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黄解毒化瘀饮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黄解毒化瘀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刺的方法构建脓毒症AKI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前每12 h灌胃,连续3 d,造模后12 h灌胃。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释放素(NGAL)、肾损伤分子(KIM)-1、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黄解毒化瘀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均已改善;高剂量组血清S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NGAL和KIM-1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芪黄解毒化瘀饮低、中、高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水平降低(P<0.01或P<0.05),IL-10水平升高(P<0.01);芪黄解毒化瘀饮低、中、高剂量组MD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CAT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T-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芪黄解毒化瘀饮低、中、高剂量组TLR4、MyD88、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芪黄解毒化瘀饮可以改善脓毒症AKI大鼠的一般状态,改善肾功能障碍和肾脏病理损伤,减轻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史月欣姚志李莉朱睿晏军吴彩军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中医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失衡等,其中蛋白酶与抗蛋白酶系统失衡为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增多的蛋白酶可通过参与炎症反应、降解细胞外基质、重塑气道等对肺组织造成破坏。近年来,中医药以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基础实验,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徐梦娇王海强汪伟刘惠梅李莉晏军高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
刺血拔罐退热法治疗急诊内科发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退热法治疗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拔罐退热法,记录治疗后2 h及24 h患者的体温变化,评估退热疗效。结果治疗后2 h,治疗组退热有效率(痊愈率+解热率+起效率)为83.3%,而对照组为60.0%,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4 h,治疗组退热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解热率为70.0%,对照组为36.7%,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血拔罐退热法退热疗效显著。
李莉杨保林王兰
关键词:刺血拔罐退热急症
基于“风为百病之长”论治有内伤基础的外感病
2024年
外感病为感受外邪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常因患病人群内伤基础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证候复杂,难以把握病机。姜良铎教授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理论,认为外感病对患者内伤病有无影响取决于病种和患者当时的状态,“风为百病之长”,素有内伤基础人群易受外风侵袭形成外感病,且易生内风。治疗上,应辨明外感病的内伤状态,一方面应祛邪解表,多合用风药解表;另一方面,要通过调理三焦元气通畅、排毒解毒、调理五脏功能失衡以纠正机体内伤状态,内伤日久者可配伍虫类药物搜风通络。
李兰李莉吴彩军姜良铎
关键词:外感病内伤
中西医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在细菌性肺炎SI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在细菌性肺炎脓毒症诱导的凝血功能障碍(SI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3年10月—202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脓毒症住院患者共60例,采集血清样本,检测或记录患者免疫指标、凝血功能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60例患者中有71.7%(n=43)合并凝血功能紊乱,65%(n=39)表现为出血性的SIC;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治疗的患者共37例(61.7%),采用西医治疗患者23例(38.3%);辨证分型主要为毒热证(n=48,80.0%)和血瘀证(n=11,18.3%),血瘀证患者血清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小板计数(PLT)显著低于毒热证(均P<0.05)。细菌性肺炎脓毒症患者的腑实证总分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r=0.293,P=0.0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r=0.436,P=0.001)呈正相关,毒热证总分(r=0.323,P=0.016)、腑实证总分(r=0.354,P=0.008)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SOFA评分(r=0.343,P=0.007)、APACHEⅡ评分(r=0.354,P=0.006)呈正相关;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治疗患者PD-1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单纯西医治疗患者(均P<0.05)。结论基于"扶正透邪解毒法"的中西医结合集束化干预具有较强临床指导意义,可有效改善细菌性肺炎SIC的免疫功能及预后。
朱睿晏军吴彩军晏军王子敬龚雪陈博牛丽强李莉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
从“肺络微型癥瘕”理论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三期分治”原则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基于“肺络微型癥瘕”理论探讨特发性纤维化的分期论治。根据肺的生理特点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综合以往中医文献分期的规律,提出将其分为三期:肺炎症早期、肺损伤中期和肺间质纤维化晚期。治疗上总体以祛邪、益肺、消癥为主要方法。晏军教授的补肾益肺消癥方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不同分期正气与邪气的此消彼长,治疗侧重点不同,其加减化裁可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各个阶段。
庄宛滢晏军李艳华张亚楠张沂张迪李莉聂智源杜佳豪马乾
关键词:肺络特发性肺纤维化分期论治
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从中西医角度探讨炎症因子指标在COPD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痰浊壅肺组(n=50)和肺肾气虚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白介素-6(IL-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痰浊壅肺组COPD患者MCP-1、IL-6、ESR、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明显高于肺肾气虚组(均P<0.05)。肺肾气虚组COPD患者WBC、MCP-1、MIP-1α、IL-6、ESR、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痰浊壅肺组COPD患者MIP-1α、MCP-1、IL-6、ESR、CRP、WBC、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OPD患者机体存在炎症反应,而痰浊壅肺证患者的炎症反应较肺肾气虚证患者更为明显。炎症因子MCP-1、MIP-1α、IL-6、ESR、CRP、WBC、PCT等指标可作为判断COPD炎症程度的指标,对COPD患者区分不同证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吴彩军晏军晏军李莉李莉周恒齐晓晓李雪建
关键词:中医证型细胞因子炎症
不典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教学查房
2023年
1病案资料患者男性,57岁,主因"间断喘憋2日,加重1 h"由家属轮椅送至急诊,家属代诉患者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胸闷,伴咳嗽、咯痰,痰色白,大汗出,无发热恶寒,无心慌胸闷,持续2 h后自行缓解,故未至医院就诊及详查。就诊本院急诊当天晨起再次出现喘憋、胸闷,1 h前症状明显加重,喘憋、呼吸困难、大汗出,胸闷,面色发绀,遂就诊于本院急诊科。
李莉李莉刘宇刘宇刘宇马乾
关键词:发热恶寒教学查房病案资料喘憋
升降散临证心得被引量:1
2016年
升降散原为温病所设的名方,久传于世,可应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因其组成精妙,疗效显著而应用广泛,受历代医家推崇。笔者从气机升降的理论角度探讨分析升降散,谈谈临证心得体会。升降散病机关键为三焦火热内郁、气机失畅,其辨证应用的重点在于气机升降失常,其愈病的机理在于"升降"二字,是以气机升降失调为治疗出发点,故疏通气机、调节气机升降为治疗关键。
李莉朱庆文
关键词:升降散气机升降临证
>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及急诊科>65岁并确诊为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AECOPD患者分为合并COVID-19组(n=29)和未合并COVID-19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D二聚体(D-D)、白介素-6(IL-6)、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并对比住院天数、AECOPD分级、死亡结局终点天数。结果合并COVID-19组和未合并COVID-19组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COVID-19组的男性比例、CRP、PCO_(2)、D-D、IL-6、CURB-65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组,PCT、PO_(2)低于未合并COVID-1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COVID-19组AECOPD分级为Ⅲ级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COVID-19组,且合并COVID-19组病情进展率更高(37.9%vs 22.6%,P<0.05),COVID-19是AECOPD病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65岁AECOPD合并COVID-19的患者炎症反应更为明显,CRP、IL-6、CURB-65评分可以作为评估炎症程度指标,且AECOPD合并COVID-19者更易出现凝血功能紊乱、低氧血症,病情更为严重,容易进展,提示COVID-19是AECOPD病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菅原蓁吴彩军李莉李莉李莉聂智源孙巧杰
关键词: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