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琛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谱系
  • 3篇谱系障碍
  • 3篇孤独症
  • 3篇儿童
  • 2篇张量成像
  • 2篇全脑
  • 2篇纤维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 2篇弥散张量成像
  • 2篇孤独性障碍
  • 2篇高功能孤独症
  • 2篇白质
  • 2篇成像
  • 1篇倒退
  • 1篇语言
  • 1篇障碍儿童
  • 1篇社交
  • 1篇示踪
  • 1篇示踪研究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储康康
  • 5篇柯晓燕
  • 5篇肖湘
  • 5篇方慧
  • 5篇李赟
  • 5篇常琛
  • 5篇武巧荣
  • 4篇钱璐
  • 3篇肖婷
  • 2篇肖朝勇
  • 1篇封敏

传媒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胼胝体纤维结构的2年随访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随访观察2至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胼胝体纤维结构的异常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门诊就诊且诊断为ASD的患儿(2~3岁)作为ASD组,同期同门诊年龄、性别、智商匹配的诊断为发育迟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应用基于感兴趣区的方法获得两组胼胝体及各亚区的特征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径向弥散率(RD)和轴向弥散率(AD)值,且完成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评估以及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TEC)填写,并于2年后(4~5岁)随访,再次进行DTI扫描和ADI-R与ATEC的填写。对ASD组随访前后特征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ASD组和发育迟缓组特征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ASD组患儿胼胝体及各亚区FA值与ADI-R及ATEC评定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ASD组40例,对照组31例。在随访过程中,ASD组患儿失访4例,对照组患儿失访5例。ASD组2年随访前后比较发现:总胼胝体FA值升高(0.499 55±0.027 59比0.505 83±0.086 64,t=4.88,P〈0.05),MD、RD、AD值降低(0.000 89±0.000 03比0.000 81±0.000 14、0.000 61±0.000 04比0.000 55±0.000 09、0.001 43±0.000 03比0.001 38±0.000 03,t=9.31、7.90、8.66,P均〈0.05);胼胝体膝部FA、AD值升高,MD、RD值降低(t=5.59、8.48、12.67、11.28,P均〈0.05);胼胝体体部FA、RD值升高,MD、AD值降低(t=5.46、8.48、8.08、6.22,P均〈0.05);胼胝体压部MD、RD、AD值降低(t=6.81、4.44、5.51,P均〈0.05)。2~3岁时,ASD组与对照组胼胝体及各个亚区的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ASD组总胼胝体及胼胝体压部AD值高(0.001 43±0.000 03比0.001 40±0.000 04
常琛仇娜娜肖婷肖湘储康康李赟武巧荣方慧柯晓燕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弥散张量成像随访研究胼胝体
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扣带束纤维示踪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扣带束的完整性及其与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AS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6~16岁高功能ASD儿童和少年(高功能ASD组,34例)与年龄、性别及智商匹配的发育正常儿童少年(对照组,39名)分别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交互式纤维示踪技术基础上比较分析2组被试者双侧扣带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并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其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评分、年龄、智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高功能ASD组右侧白质扣带束的FA值较对照组增高(0.36±0.03与0.34±0.03,t=2.74,P<0.01).(2)高功能ASD组双侧扣带束FA值与年龄正相关(左侧r=0.42,P=0.02;右侧r=0.38,P=0.03),左侧扣带束MD值与年龄负相关(r=-0.44,P=0.01);对照组左侧扣带束的FA值与年龄正相关(r=0.35,P=0.03).双侧扣带束的FA值和MD值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评分、智商均未见相关性.结论 儿童和少年期高功能ASD患者存在右侧白质扣带束完整性的异常,且其扣带束完整性与年龄关系密切.
李赟钱璐肖运华常琛武巧荣肖朝勇肖湘肖婷储康康方慧柯晓燕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
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倒退型与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12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孤独障碍诊断标准的2~5岁孤独障碍儿童,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信息;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发育商测量;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定孤独障碍严重程度;使用《倒退情况补充核查表》结合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本)根据起病形式分为倒退型和非倒退型两组,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121例孤独障碍儿童中倒退型30例(32.97%),孤独障碍儿童技能倒退起病的平均年龄为23.81个月。倒退型和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P=0.09);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30);CARS量表总分倒退型组显著高于非倒退型组(t=-2.47,P=0.02)。主要的倒退类型是语言、社交、语言合并社交。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其倒退时发生的前3位生活事件为:主要照管者的改变、生病、家庭冲突;在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中有73.33%的家长反映有技能重获,技能重获的相关事件为:行为训练(30.00%)和父母陪伴时间长(10.00%)。结论:孤独障碍儿童中约1/3在起病形式上属于倒退型。倒退型较非倒退型孤独障碍儿童的症状更严重,家庭环境及躯体疾病可能与其倒退发生有关。训练、父母陪伴有助于孤独障碍儿童技能丧失后的重获。
武巧荣方慧李赟封敏肖婷肖湘肖运华钱璐储康康常琛柯晓燕
6~16岁高功能孤独谱系障碍儿童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特征
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 sm spectrum disorders,ASD)起病于儿童早期,是以持久的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为临床核心症状。目前,有关ASD确切的神经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来自于核磁共振影像学...
李赟钱璐肖运华武巧荣常琛肖湘方慧储康康柯晓燕
关键词:脑白质
文献传递
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特征。方法:对36例6~16岁高功能ASD患者以及39例年龄、性别以及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TD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在纤维追踪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组被试脑网络的拓扑属性值,并进一步探讨高功能ASD儿童青少年脑网络拓扑属性特征值与年龄以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TD组相比,高功能ASD儿童青少年脑结构网络的全局拓扑属性异常,表现为局部效率(Eloc)(P=0.02)和校正集群系数(γ)的显著降低(P=0.00)。结论:儿童青少年期高功能ASD全脑白质结构网络存在着小世界属性;与TD组相比,高功能ASD组全脑局部信息处理效率降低。
李赟钱璐肖运华武巧荣常琛肖湘肖朝勇储康康方慧柯晓燕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