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逄婧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电影
  • 2篇演员
  • 2篇表演
  • 1篇导演
  • 1篇电影产业
  • 1篇电影运动
  • 1篇动作性
  • 1篇影视
  • 1篇影视表演
  • 1篇影视演员
  • 1篇中国民间舞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塑造角色
  • 1篇主义
  • 1篇文化
  • 1篇西部片
  • 1篇礼仪
  • 1篇民间舞
  • 1篇民族

机构

  • 6篇北京电影学院

作者

  • 6篇逄婧
  • 1篇张菁菁

传媒

  • 1篇戏剧之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艺术教育
  • 1篇数码影像时代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静之间:约翰·福特导演电影的动作性研究
2024年
约翰·福特的作品常以异乡异客和陌生土地为背景,展现主人公的运动轨迹与成长变化,反映了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并巧妙地将“动”与“静”结合,通过微妙的动作性元素的运用,展现出超越实际功能和象征意义的纯粹视觉动态。优美的影像与节奏赋予了运动超越具象的内涵,展现了纯粹运动的主题;主观动态感受的动静结合模式与大部分西部片的传统意识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走走停停的角色状态展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视角,富有节奏与秩序的镜头揭示了荒野与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两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紧张对立。
逄婧张菁菁
关键词:电影运动西部片动作性
“文化及背景带入式”表演教学研究
2016年
在表演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角色塑造时经常忽略剧作文本中人物应有的时代感、民俗性等内容,不能体会所要塑造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准确的人物心理、形体感觉。本文提出的"文化及背景带入式表演训练方法"是一种介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斯氏)"案头分析方法"与"形体动作方法"之间的手段,它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作为对传统表演教学及表演主体课程内容的一种有益尝试,亦是一种有效补充,同时可以站在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高度将它们熔铸成为一个整体。
逄婧
关键词:表演表现力文化礼仪
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影视演员形体动作训练的作用
2016年
中国民族民间舞运用在影视演员的形体动作训练中,是能够让演员获得对自身肌体调控能力和对把握角色的外部体现的手段之一。影视表演和舞蹈表演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通过形体动作诠释角色、表现人物、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同的是,在影视表演中,演员的动作是生活化的,而舞蹈表演时,需要夸张的动作。中国民族民间舞对演员塑造角色的帮助在于,能够让演员从人物的形象入手找到符合角色的感觉。
逄婧
关键词:影视表演中国民间舞塑造角色
新时代爱国主义电影人物塑造的现实价值研究
2024年
本文以爱国主义电影发展历程为脉络,梳理新时代爱国主义电影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并对该类型题材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与论证,进而引发在当代中国社会,人物塑造不再单纯为了讲述一个好故事,而是更多地融入现实依托、情感共鸣和价值观引导的考量,结合爱国主义电影独有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导向,通过对影视作品人物塑造的专业技巧的剖析,归纳总结出新时代爱国主义电影人物塑造的策略和新价值体现。以《建国大业》《长津湖》等近几年叫好又叫座的新时代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作为案例进行实证与分析,归纳出五条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电影人物角色塑造的方法与建议,以期为未来的爱国主义影视作品创作和人物塑造做出有益的尝试。
逄婧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感染力
谈演员的性格化创作被引量:1
2016年
演员在创作角色的过程中,要对创作对象进行性格分析,并要按照人物自身性格的逻辑,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通过艺术加工,完成对艺术形象的集中概括与综合体现。性格化的创作,能够帮助演员更充分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从而找到角色所独具的个性色彩。
逄婧
关键词:角色塑造
泰国电影产业的演变与未来
2023年
崔倓逄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