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洪霞
-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时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OLV)患者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n=30)、全凭静脉组(n=30)。两组患者采用相同全麻诱导后,行机械通气。七氟醚预处理组手术开始OLV前吸入1个肺泡最小有效浓度(1MAC)七氟醚30min,全凭静脉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0)、侧卧位双肺通气30min(T1)、OLV30min(T2)、OLV60min(T3)、恢复双肺通气20min(T4)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平台压(Pplat)、计算动态气道顺应性(Cdyn),T1~T4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动脉血CO2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pH,计算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PaO2/FiO2和Cdyn均明显下降(P〈0.05)。与全凭静脉组比较,T2、T3时七氟醚预处理组Cdyn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预处理可增加肺癌患者OLV时肺顺应性,对OLV时氧合指数的影响和丙泊酚没有差别。
- 陶洪霞沈启英李元海
- 关键词:七氟醚单肺通气氧合指数肺顺应性
- 长时间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巨噬细胞状态的变化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 评价长时间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巨噬细胞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重50~ 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单肺通气时间分为2组(n=15):短时间单肺通气组(<30 min,S组)和长时间单肺通气组(>2h,L组).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切取切除肺叶肿瘤周边正常的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中活化的巨噬细胞(CD68阳性)、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CD86阳性)和极化的M2型巨噬细胞(CD206阳性)的细胞数,并计算CD86阳性细胞数与CD206阳性细胞数的比值.结果 与S组比较,L组非通气侧肺损伤评分升高,肺组织CD68阳性、CD86阳性和CD206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增多,CD86阳性细胞数与CD206阳性细胞数的比值升高(P<0.05).结论 长时间(>2 h)单肺通气可引起非通气侧肺组织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增多,且以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为主,这可能是单肺通气非通气侧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 沈启英陶洪霞宗志军方卫平顾尔伟李元海刘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