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回顾分析
- <正>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itis,HBV-MN)患者能否参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
- 王淑君陈锐鸿黄维芳许自干陈燕文雷文娟吴洪銮杨陈刘伟敬刘华锋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血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其在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病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正常人和82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PNS患者的尿NGAL、KIM-1、IL-18水平,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Cys C水平,分析其与PNS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及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尿NGAL、KIM-1、IL-18和血清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且在微小病变型(MCD)、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三种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有依次增高趋势;(2)伴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尿NGAL、KIM-1、IL-18和血Cys C水平较未伴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明显升高(P<0.05),且其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升高。(3)尿NGAL与血肌酐(Scr)水平呈密切正相关,尿KIM-1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血Cys C则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密切正相关,尿IL-18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呈密切负相关。结论:尿NGAL、KIM-1、IL-18及血Cys C水平均可从一定程度反映PNS患者肾脏损伤及其严重程度。
- 雷文娟张铿潘庆军刘伟敬刘华锋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NGALKIM-1CYS
- 尿蛋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溶酶体膜透化和溶酶体功能失调
- <正>目的:溶酶体膜透化(LMP)能将组织蛋白酶和其他水解酶,从溶酶体腔释放到胞质中,并促使细胞死亡。蛋白尿是否能激发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溶酶体膜透化,进而加快肾小管间质损伤尚不明确。方法:在本研究当中,我们评估了在体内外...
- 刘伟敬叶霖雷文娟唐阳敏吴洪銮李秀纬杨陈许碧华刘华锋
- 文献传递
- 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与微小病变型肾综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是否为MCD患者易于发生AKI的病理因素,及其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高发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对比发生AKI与未发生AKI的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严重程度;进一步分析临床指标、可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与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发生率为95.6%;MCD患者发生AKI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重于未发生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水平与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而BUN、TG水平与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则呈正相关;使用可疑肾毒性药物组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显著重于未使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CD患者普遍存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这一病理改变可能是其AKI高发的病理因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可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是导致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及AKI高发的重要因素。
- 王淑君雷文娟刘华锋陈观生姚翠微
- 关键词:微小病变型肾病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