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水介质作用下金属晶体间摩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宏观领域的摩擦规律到了微观领域已不再完全适用,本文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的方法从微观领域研究水作用下的金属摩擦特性。用Material Studio建立水作用下的...
- 肖乾杨文斌黄碧坤徐红霞李清华
- 关键词:金属晶体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水介质
- 水介质作用下金属晶体间摩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由于宏观领域的摩擦规律到了微观领域已不再完全适用,本文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的方法从微观领域研究水作用下的金属摩擦特性。用Material Studio建立水作用...
- 肖乾杨文斌黄碧坤徐红霞李清华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水介质
- 文献传递
-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结构参数对其阻尼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在Easy5环境下建立铁道车辆横向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应用Adams和Easy5接口技术在Adams环境下建立减振器联合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模型的精确性。选取本文研究减振器主要结构参数,利用建立的模型通过数字试验全面分析各结构参数对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阻尼阀结构参数、活塞单向阀孔径、底阀孔径、活塞杆直径、节点刚度对减振器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当超过减振器结构参数取值范围时会使阻尼特性曲线产生畸变现象。其中阻尼孔径、预紧力、通流孔孔径、活塞杆直径对减振器的卸荷特性有较大影响;减振器阻尼力的对称性主要决定于活塞杆的直径。
- 肖乾李清华王成国徐红霞张海米琳
- 关键词: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阻尼特性EASY5
- 考虑轮轴、盘轴过盈装配的车轴应力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列车车轴的强度直接关系着列车的安全、舒适和稳定,因此,准确分析车轴的应力及强度显得十分重要。针对我国尚未制订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方法的现状,遵循日本JIS-E-4501规范标准中的加载方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非线性功能完成CRH2动车组非动力车轴的有限元分析,重点考虑了轮轴、盘轴的过盈配合量对车轴应力分布及静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轮轴、盘轴过盈量相同,过盈量取值不大于0.30 mm时,车轴强度满足静强度要求;过盈量越大,各截面的von Mises应力越大;在轮轴、盘轴配合处的两端,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过盈量越大,应力集中情况越明显,对车轴静强度的影响越大;轮轴、盘轴过盈量取值不同时,在过盈配合处的两端von Mises应力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影响。
- 肖乾徐红霞李清华黄碧坤
- 关键词:CRH2动车组轮轴应力分析
- 金属晶体滑动摩擦因数影响因素的微观数值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独立振子模型能量耗散机制和金属晶体的体积效应建立由基体(铁晶体)和对偶(铁晶体)组成的光滑接触平面干摩擦模型,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研究方法,采用EAM势(嵌入势)计算摩擦模型的系统势能变化,并根据势能变化与摩擦力的关系模型,得到不同条件下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根据宏观状态下滑动摩擦因数计算公式,得到对应条件下的摩擦因数。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法向载荷、滑行速度的增大,环境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均减小。
- 肖乾杨文斌黄碧坤徐红霞李清华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金属晶体
-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联合仿真模型的构建及其试验验证被引量:4
- 2014年
- 分析了单向流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阀系特性及液压流体力学理论。以高速列车KONI横向减振器为例,参照其结构及其参数值在Easy5环境下建立了减振器液压控制模型。利用Easy5和ADAMS联合仿真接口技术,在考虑减振器节点刚度的条件下,建立了减振器的Maxwell联合仿真模型。将减振器性能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减振器联合模型精确可靠。
- 肖乾李清华王成国张海徐红霞贾慧芳
- 关键词: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联合仿真MAXWELL
- 轨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结构参数与动力学特性关系的研究
- 轨道车辆液压减振器作为悬挂部分的重要元件,可以吸收和减缓轨道不平顺等引起的振动和冲击。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铁道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车辆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现代高速列车速度已达350km/...
- 李清华
- 关键词:轨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结构参数动力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空气湿度对轮轨黏着系数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2年
- 良好的轮轨黏着是列车安全、高品质运行的重要保证,而轮轨黏着又遭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空气湿度就是其中之一。空气湿度作为轮轨间的第三介质,通过改变轮轨接触表面特性而直接影响轮轨间的黏着,国内外学者就此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机制分析和数值计算。针对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空气湿度对轮轨黏着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机制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研究现状,指出在目前研究中存在未考虑是否形成水膜、试验速度范围较小等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 肖乾李清华车宇翔徐红霞
- 关键词:黏着系数轮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