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不同途径给药对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且需行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为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A组)、0.1μg/kg舒芬太尼+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B组)和0.1μg/kg舒芬太尼静脉滴注+0.2%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C组)。三组患儿均实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A组和C组使用0.2%罗哌卡因1 mL/kg,B组使用0.1μg/kg舒芬太尼+0.2%罗哌卡因1 mL/kg,C组患儿在骶管阻滞后静脉滴注0.1μg/kg舒芬太尼。记录三组患儿丙泊酚使用量、苏醒时间和苏醒时镇静-躁动评分;记录三组患儿术后2、4、12、24、48 h FLACC小儿疼痛评分;记录术后曲马多补救性镇痛例数、最初使用曲马多时间及曲马多使用总量;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尿储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丙泊酚使用量、苏醒时间、镇静-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C组术后2 h、4 h、12 h FLACC小儿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术后12 h FLACC小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其余时点三组FLACC小儿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需要曲马多镇痛例数、首次注射曲马多时间、曲马多注射总用量明显降低(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B组、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或加入罗哌卡因中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骶管阻滞,均可增强罗哌卡因阻滞效果,但与静脉注射相比,舒芬太尼加入罗哌卡因骶管阻滞优化效果更佳、作用时间更长、不良反应更少,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成形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医院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化的未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方案,均进行骶管阻滞。试验组在入室静脉泵注丙泊酚的同时,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30 min泵注完毕,对照组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两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苏醒后15 min FLACC(F为表情、L为肢体动作、A为行为、CC为哭闹和可安慰性)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内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后15 min 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内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骶管阻滞能降低尿道下裂成形术后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减轻苏醒后15 min疼痛程度,缩短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