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 作品数:33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经假腔途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I型内漏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16年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由于主动脉夹层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术后存在相关并发症。I型内漏造成假腔进一步增大,最终导致破裂,是TEVAR术后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得到高度重视。 慈红波 杨建平 郭军 方青波 唐加热克 管圣 赛力木 朱兵 戈小虎关键词:术后严重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 内漏 假腔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AORTIC 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liac-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I-FVT)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3月-2016年9月经下肢血管超声确诊为急性I-FVT,采用Angio Jet血栓抽吸装置进行血栓清除后,静脉管腔通畅程度<70%者,同期联合CDT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减少程度及消肿率来评价疗效。结果患肢与健肢膝上15cm处周径减少(6.4±2.5)cm VS(1.1±0.5)cm,膝下周径减少(3.5±1.6)cm VS(0.8±0.4)cm,P<0.01;患肢消肿率达82.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出血事件及肺栓塞发生。结论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Angio Jet可迅速清除血栓、恢复管腔血流,对于清除后残余血栓,同时联用CDT可以达到满意疗效,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杨建平 宋巍 慈红波 方青波 唐加热克 朱兵 戈小虎 管圣关键词:置管溶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疗效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诊治进展 2024年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y, BTAI)是创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80%~90%的患者在事故现场立即死亡。尽管近年来急性BTAI的检测和治疗取得了快速进展,但其致死率仍然很高,24 h院内死亡率达到15%~40%。主动脉损伤的机制与物理撞击和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改变有关,所以对于最初损伤中幸存下来的患者,及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能避免损伤加重。对于能够到达医院治疗的患者,快速检测和及时合理干预至关重要。CT血管成像可以快速、准确评估主动脉损伤程度,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根据最新指南,Ⅰ级、Ⅲ级、Ⅳ级患者治疗时机及方式已明确,仅BTAI合并高危影像特征Ⅱ级患者修复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临床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已成为BTAI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对BTAI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杨建平 管圣 方青波 慈红波 戈小虎关键词:创伤 主动脉损伤 假性动脉瘤 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进展 2023年 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由于膝下三支动脉管径较细,钙化累及范围较广,因此,治疗较为困难,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截肢率、病死率均较高。既往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方案及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争议。近年来,随着新治疗理念的提出,器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的支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效果改善较为明显。本文对腔内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张传阳 唐加热克 杨建平 方青波 管圣关键词:腔内治疗 重症下肢缺血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在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ELA治疗的17例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19条患肢)的临床资料,记录ELA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保肢(趾)率、一期通畅率及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17例患者(19条患肢)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保肢(趾)率分别为94.7%、84.2%、78.9%,术后3、6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8.9%、73.7%。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BI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A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近期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肢ABI,降低截肢(趾)率。 张传阳 杨建平 唐加热克 李阳阳 郭德正 管圣关键词:严重肢体缺血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裂口选择性处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选择性处理胸主动脉远端裂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搜集TEVAR术后存在胸主动脉远端裂口的ATBA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处理胸主动脉段远端裂口将其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主动脉重塑数据和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总结分析选择性处理胸主动脉远端裂口的疗效。结果共纳入74例ATBAD患者,处理组38例,均封堵胸主动脉段远端裂口;对照组36例,未干预远端裂口。随访1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及再干预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左锁骨下动脉和膈肌水平主动脉直径对比中,处理组重塑效果更佳(32.1 mm vs 33.1 mm,30.0 mm vs 31.7 mm,P<0.05),左肾动脉下缘水平未见明显差异(31.6 mm vs 30.9 mm,P>0.05),处理组的胸主动脉段假腔完全血栓化率高于对照组(86.9%vs 58.3%,P<0.05),腹主动脉段未见明显差异(15.8%vs 11.1%,P>0.05)。处理组随访期间出现支架源性裂口3例,对照组出现逆行A型夹层1例,均接受再干预治疗,无死亡、截瘫、内漏等事件。结论早期结果表明选择性处理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胸主动脉远端裂口可以促进主动脉重塑,是安全有效的。 梁建豪 方青波 杨建平 慈红波 戈小虎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89条肢体)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RFA组40例(49条肢体)和传统剥脱40例(40条肢体)。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及随访12个月时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未见严重并发症。RFA组术后1年大隐静脉闭合率达到93.8%。RFA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皮肤瘀斑较传统剥脱组少(P<0.05)。疼痛评分术后1天、1周时,RFA组患者明显低于与传统剥脱组(P<0.05),在术后1月时两组之间无差别。RFA组在皮下血肿、局部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方面也较传统剥脱组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12月的小腿浅静脉复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腔内RFA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更加微创,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更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杨建平 祖力凯尔·艾尼瓦 唐加热克 朱兵 戈小虎 管圣关键词:静脉曲张 射频消融 高位结扎剥脱术 临床疗效 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明确诊断为左IVCS并急性I-FVT的22例患者,均接受导管溶栓(CDT)联合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腔内治疗。结果 22例均成功实施腔内治疗,患肢肿胀改善有效率为95.5%,溶栓有效率达91%,支架植入有效率100%。治疗期间仅有1例实施再次溶栓治疗,无大出血及症状性肺栓塞发生。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中1例血栓复发堵塞支架,进行干预后痊愈。结论腔内治疗左IVCS并急性I-FVT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且近期随访效果良好。 杨建平 慈红波 方青波 管圣 戈小虎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导管溶栓 支架植入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2017年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短期生存率高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后远期并发症不可忽视.本文就EVAR术后瘤体变化及应对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戈小虎 杨建平 慈红波 方青波 朱锋 管圣 阿力木江 朱兵关键词: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治疗 内漏 覆膜支架直径的选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覆膜支架直径的选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TIPS术中使用支架直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10 mm组(n=59)和8 mm(n=67)组。10 mm组患者在TIPS术中采用直径为10 mm的覆膜支架,8 mm组患者在TIPS术中采用直径为8 mm的覆膜支架。评估10 mm组和8 mm组患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情况、腹水变化、肝功能改善、肝性脑病发病率、再出血发生率及分流道失功情况,明确TIPS术中覆膜支架直径的选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10 mm组和8 mm组患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压力降低值、免于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术后3个月腹水缓解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29、0.007)。但是10 mm组和8 mm组患者的分流道通畅率、免于再出血事件、肝功能改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6、0.978、0.137)。结论对于肝功能储备较好合并大量腹水者,10 mm方案可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TIPS中8 mm覆膜支架的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保持与10 mm方案相同的分流道通畅率,而肝性脑病风险降低一半多,相比而言是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唐加热克 杨建平 管圣 朱兵 慈红波 戈小虎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