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赵楠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与自体动静脉内瘘晚期失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用剂量及其它相关因素与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晚期失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择经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内瘘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3例,其中内瘘失功20例(失功组),内瘘通畅33例(通畅组)。询问基础疾病、吸烟史及服药史,分别测量血压(mmHg),检测透析前血红蛋白(HGB)、血肌酐(Sc r)、血尿酸(SUA)、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每周促红素使用剂量(IU/wk,IU/wk/kg)等,分析各因素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性。结果①失功组和通畅组在年龄、收缩压水平、糖尿病及每周使用的促红素剂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失功组每周促红素使用剂量明显高于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③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EPO使用剂量是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促红素使用剂量的增加,发生AVF失功风险更高(P<0.05)。结论高剂量使用EPO是AVF晚期失功的一个危险因素。
- 桂巧巧何云吴莹曹丹沈赵楠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重组人促红素
- 维持性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Sfrp5和Klotho水平变化及其与钙磷代谢的关系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HD)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Klotho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60例维持性HD肾功能不全患者与60名体检健康者,分别设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frp5、Klotho水平,差异Pearson方法评估血清Sfrp5、Klotho水平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Ca×P)的相关性,同时比较60例维持性HD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出现颈动脉硬化患者与未出现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清Sfrp5、Klotho水平,并比较不同腹主动脉钙化程度患者的血清Sfrp5、Klotho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Sfrp5、Klotho水平为(38.91±10.34)μg/L、(1.18±0.6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75.75±17.52)μg/L、(3.02±0.9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rp5、Klotho水平与iPTH、Ca×P呈负相关(r=-0.520、-0.467;-0.502、-0.474,P<0.05)。研究组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清Sfrp5、Klotho水平为(35.86±10.17)μg/L、(0.95±0.38)ng/L,明显低于颈动脉未硬化患者[(49.04±9.25)μg/L、(1.84±0.5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钙化程度患者的血清Sfrp5、Kloth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清Sfrp5、Klotho水平降低钙化程度明显加重。结论维持性HD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Sfrp5、Klotho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更低,其血清Sfrp5、Klotho水平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
- 沈赵楠曹丹桂巧巧吴莹何云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KLOTHO蛋白钙磷代谢
-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冠心病PCI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月旨微球载体制剂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2年7月—2015年7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诊治冠心病PCI患者24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介入治疗前1 h按3 ml·kg^(-1)·h^(-1)速度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则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10μg+生理盐水100 nl静脉滴注。对比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24 h、48 h血肌酐(SCr)、钾离子(K^+)、尿素氮(BUN)及尿液pH值、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转铁蛋白(TRF)、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I)的差异。观察2组患者CIN及二级终点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SCr、K^+、BUN、TRF、NGAL水平均升高,GFR降低,且观察组术后24 h、48 h时SCr、K^+、BUN、TRF、NGA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CIN发生率及二级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4%vs.11.48%,0.81%vs.5.74%,P均<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术前使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能降低CIN的发生率,有效地保护肾脏功能。
- 吴莹何云黄文瀚沈赵楠苏勇
- 关键词: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剂肾病
- 一种颈内静脉临时导管保护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颈内静脉临时导管保护固定装置,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封闭,所述保护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质的保护袋,所述保护袋远离保护罩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条形的束紧带,所述保护罩远离保护...
- 曹丹曹阳何云沈赵楠
- 文献传递
- 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依据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分为阳性组(38例)和对照组(138例)。分析两组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统计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76例患者中,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38例,其发生率为21.59%,其中微生物培养阳性3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8.95%,主要为革兰阳性菌(60.00%)。阳性组中年龄≥60岁患者、导管留置时间≥3周、血浆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水平≥60 g/L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穿刺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3周、血浆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60 g/L、合并糖尿病(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多样,临床应该依据其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 沈赵楠孙小清桂巧巧曹丹何云
- 关键词:肾透析终末期肾病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感染
- Ⅱ期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一例
- 2019年
- 患者,男,49岁,因“水肿1月,加重1天”于2015年3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未行诊治。1天前因水肿加重来我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具体用药情况不详)。
- 曹丹桂巧巧沈赵楠何云
- 关键词:膜性肾病IGA肾病
- 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和文献调研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监测我院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并同文献数据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同文献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4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09株占44.13%、粪肠球菌占12.55%、真菌占5.26%。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多数头孢菌素耐药,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性好,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外,对大多数抗菌药高度耐药。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研究结果同文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是肾内科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同文献资料存在明显差异,各医院应加强针对各科室的实时的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 何云吴莹桂巧巧沈赵楠蒋宏彦曹丹
-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抗菌药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