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令武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化疗
  • 3篇动脉
  • 3篇肝癌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栓塞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介入
  • 2篇化疗栓塞
  • 2篇夹层
  • 2篇肝癌患者
  • 2篇肝动脉
  • 2篇肝动脉化疗
  • 2篇肝动脉化疗栓...
  • 2篇癌患者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孟令武
  • 3篇黄文起
  • 2篇孔凡之
  • 2篇王兴龙
  • 2篇孙化
  • 2篇李玉舟
  • 2篇李志彬
  • 1篇高素花
  • 1篇冯坤鹏
  • 1篇郭炳伦
  • 1篇周健
  • 1篇吴正阳
  • 1篇张慧
  • 1篇崔杰
  • 1篇李保灿
  • 1篇蔡昊东
  • 1篇单巍
  • 1篇袁牧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balance-FFE,B-FFE)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例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分别行快速自旋回波(TSE)和B-FFE检查,然后对TSET2WI序列与B-FFE序列的图像清晰度、血管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内膜片的形态、破口的位置、真假腔和附壁血栓以及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等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B-FFE序列的图像清晰度、血管显示及解剖显示均优于TSET2WI序列,并且在扫描时间上有很大优势。结论 B-FFE序列能很好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内膜片的形态、破口的位置、真假腔和附壁血栓以及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扫描速度快,几乎无运动伪影,对较重或不能屏气的患者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检查手段。
黄文起孟令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主动脉夹层
消癌平口服液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消癌平口服液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消癌平口服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髓抑制情况、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 <0.05);试验组白细胞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但是试验组血红蛋白减少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更高(P <0.05);试验组中C反应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均更低(P <0.05)。结论:临床上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消癌平口服液联合支气管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效果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孟令武周健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骨髓抑制
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SE)和B-FFE对26例被怀疑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进行检查,然后对二者的图像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B-FFE序列明显优于常规TSE序列,而且在扫描时间上更有很大优势。结论 B-FFE序列能很好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内膜片的形态、破口的位置、真假腔和附壁血栓以及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扫描速度快,几乎无运动伪影,可以作为磁共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
孟令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主动脉夹层
TACE联合射频消融对中期肝癌患者血清GP73、 AFP、AFP⁃L3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期肝癌(HCC)近期疗效及对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300例中期HCC患者,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TACE治疗,n=150)、实验组(TACE联合RFA,n=150),评估两组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血清GP73、AFP、AFP⁃L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随访两组治疗后1年、2年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两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P73、AFP、AFP⁃L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MD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TACE治疗比较,TACE联合RFA可明显提高中期HCC患者近期疗效、降低复发率,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从而使AFP、AFP⁃L3及GP73水平明显下降,此外联合治疗不会增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孟令武李月圆李志彬李明玉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GP73AFP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性脊柱假关节的临床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椎间假关节形成的病理病因及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并发假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例,对临床资料、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WHO疼痛缓解标准,CR(完全缓解)10例,PR(部分缓解)2例,MR(轻微缓解)1例。微创介入手术治疗13例。经随访观察,术后假关节基本能够达到骨性融合的效果,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椎间假关节出现神经症状的病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孟令武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经皮椎体成形术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
2011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 T1WI、T2WI、FLAIR序列行Ax、Cor、Sag三个轴向扫描,并行增强扫描,综合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结果:根据NIH的诊断标准,9例患者均患双侧听神经瘤,3例合并多发脑膜瘤,3例合并脊膜瘤,2例患者合并晶状体后包膜下浑浊,4例合并神经纤维瘤。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可表现多样,其典型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皮损少见。MRI增强扫描对较小听神经瘤及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的检出率提高有明显的还优势。MRI是目前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
黄文起孙化张慧单巍李保灿郭炳伦李玉舟孔凡之孟令武高素花蔡昊东
关键词:MRI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瘤体体积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瘤体体积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实施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瘤体体积变化、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8.0%(44/50)高于对照组68.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瘤体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瘤体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小肝癌瘤体体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孟令武李志彬崔杰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康莱特注射液原发性肝癌
CT动脉增强分数、甲胎蛋白异质体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CT动脉增强分数(AEF)、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94例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天、术后30天行CT增强扫描,并检测AFP-L3、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治疗无效组[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EF、AFP-L3、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94例肝癌患者中,治疗有效组37例(CR 10例,PR 27例),治疗无效组57例(SD 34例,PD 23例)。治疗有效组中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为单发、TNM分期为Ⅱb期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术后30天AEF、AFP-L3、NLR均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0天AEF、AFP-L3、NLR较高均是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EF、AFP-L3、NLR联合检测评估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AUC为0.963,灵敏度为92.98%,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术后30天AEF、AFP-L3、NLR较高均是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评估肝癌患者介入化疗疗效,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王兴龙冯坤鹏袁牧孟令武
关键词:肝癌介入化疗疗效
高速多排螺旋CT对≤2cm肝癌子灶的诊断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高速多排螺旋CT对≤2cm肝癌子灶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6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伴子灶患者高速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数据,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与CT扫描后5d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高速多排螺旋CT对≤2cm肝癌子灶诊断敏感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高速多排螺旋CT共检测原发灶64个,子灶216个(左叶49个,右叶167个),≤2cm子灶181个(83.79%),<1cm子灶48个;DSA检测原发灶64个,子灶总数161个(左叶42个,右叶119个),其中≤2cm子灶119(73.91%),未检出<1cm子灶;CT子灶大小分布、平均子灶数目与DSA存在显著差异(P<0.05);CT平扫下,低密度肝癌子灶184个,等密度子灶22个;动脉期增强扫描显示轻度或明显强化肝癌子灶184个;平衡期显示低密度子灶211个,等密度子灶5个;有肝癌典型特征子灶173个;三期增强扫描始终无强化的低密度子灶37个;其中≤2cm子灶强化率76.24%;161个肝癌子灶DSA染色均明显,供血较好。结论高速多排螺旋CT对≤2cm肝癌子灶的诊断和检出较DSA有明显优势,尤其适于更小癌灶(<1cm)诊断和检出。
王兴龙吴正阳孟令武
关键词:DSA敏感性
磁共振各序列在骨挫伤及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在骨挫伤及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5例骨挫伤及骨转移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扫描前经CR或CT扫描。使用GESigna Contour 0.5T超导型扫描机,脊柱扫描使用脊柱线圈,膝关节扫描使用膝关节线圈,行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各序列。结果:所有45例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骨转移并骨损伤10例,膝关节骨挫伤合并半月板、韧带损伤22例,骨转移并伴有相邻椎体脊髓水肿13例。结论:对于骨挫伤及骨转移脂肪抑制序列T2WI检查好于TSET2WI及FL2DT2WI,与SET1WI相结合能够更敏感的发现骨挫伤及骨转移改变。
李玉舟黄文起孔凡之孙化孟令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