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 作品数:11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iR-3619-5p靶向PFKFB3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2021年 为研究miR-3619-5p和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phosphatase 3,PFKFB3)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qRT-PCR检测35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619-5p和PFKFB3 mRNA的水平。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转染miR-3619-5p模拟物或si-PFKFB3,以过表达miR-3619-5p或抑制PFKFB3。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转染miR-3619-5p模拟物和PFKFB3过表达载体(pcDNA-PFKFB3),同时过表达miR-3619-5p和PFKFB3。采用CCK-8试验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FKFB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 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 9,MMP-9)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3619-5p与PFKFB3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miR-3619-5p水平显著降低(P<0.05),PFKFB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3619-5p或抑制PFKFB3均可降低Cyclin D1、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量,提高p21表达量,降低细胞光密度(D)值、迁移和侵袭细胞数;miR-3619-5p靶向负调控PFKFB3的表达;过表达PFKFB3可逆转miR-3619-5p过表达对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该研究提示,miR-3619-5p可通过靶向PFKFB3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miR-3619-5p可能是结肠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郭银谋 王玉梅 陈贡斌 岳培茹 周威关键词:结肠癌 增殖 迁移 血浆指标与骨肉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与骨肉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3月~2019年6月,对83例骨肉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评价术后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83例骨肉瘤患者中,术后发生DVT 28例,占33.73%;末发生DVT55例,占66.27%。发生DVT组的体质量指数(BMI)、骨水泥使用比率、血浆中vWF均显著高于未发生DVT组,而前者血浆vWF-CP显著低于后者(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BMI(OR=2.255,P=0.003)、骨水泥(OR=2.085,P=0.004)、血浆vWF(OR=5.360,P<0.001)是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血浆vWF-CP(OR=0.386,P<0.001)是术后发生DVT的保护因素。ROC结果表明,血浆vWF、vWF-CP单独及联合预测OS患者术后发生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0.757、0.816。[结论]BMI、骨水泥、血浆vWF、vWF-CP是OS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相关因素,血浆vWF、vWF-CP联合检测对OS患者术后发生DVT预测价值较高。 周威 陈贡斌 刘海燕 郭银谋 林全德关键词:骨肉瘤 深静脉血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不同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阿贝西利治疗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芳香化酶抑制剂(AI)辅助阿贝西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HR+/HER2-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阿那曲唑组(阿那曲唑辅助阿贝西利治疗)和依西美坦组(依西美坦辅助阿贝西利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疗效;治疗后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短期预后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基质外金属蛋白酶9(MMP-9)、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HER2/neu)、p185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阿那曲唑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略优于依西美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阿那曲唑组客观缓解(ORR)、疾病控制(DCR)率均略高于依西美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阿那曲唑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依西美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阿那曲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低于依西美坦组的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阿那曲唑组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率略高于依西美坦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均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增强HR+/HER2-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并改善短期预后,但阿那曲唑对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影响较小,用药安全性更高。 吴迎迎 张英 陈丽娜 周威关键词:内分泌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 DC-CIK静脉回输联合IL-2辅助晚期肾细胞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静脉回输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辅助晚期肾细胞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符合根治术和免疫治疗指征,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IL-2辅助根治术治疗,试验组采用DC-CIK静脉回输联合IL-2辅助根治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表达、血脂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短期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同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NK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D16+CD56+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CD3-CD56+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客观缓解(ORR)率、疾病控制(DCR)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1年内生存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略高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静脉回输联合IL-2辅助根治术可增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血脂水平,对提高近期疗效、短期预后均有积极意义,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吴迎迎 张英 周威关键词:晚期肾细胞癌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就诊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BPBC)患者50例,利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数据,如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等,分析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FISH结果表明50例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后共有18例,阳性率为36.00%;同时研究表明HER-2扩增情况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ER、PR表达量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扩增情况与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HER-2呈现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ER-2呈现阴性患者(c2=7.038,P=0.008)。结论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 陈露 陈贡斌 窦颖 马亚丽 李杨 周威关键词:HER-2基因 扩增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黄芪甲苷对乌拉坦诱导肺癌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乌拉坦诱导的肺癌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美国癌症研究所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S-Ⅳ组、中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每组20只。模型组、低剂量AS-Ⅳ组、中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腹腔注射乌拉坦600mg·kg-1,每周1次,持续10周,建立肺癌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当天,低剂量AS-Ⅳ组、中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分别给予AS-Ⅳ12.5、25.0、50.0mg·kg-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9周。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自主活动次数,每2周1次。各组小鼠乙醚麻醉后脱臼处死,取肺组织,计算肺癌发生率和肺肿瘤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Wnt-1、β-catenin、C-myc、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第1、3周,5组小鼠体质量和自主活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5~19周,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AS-Ⅳ组、中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体质量分别从第5、7、11周开始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5~19周,模型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从第11周开始多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从第13周开始高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AS-Ⅳ组、中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小鼠肺癌发生率和肺肿瘤数低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AS-Ⅳ组、高剂量AS-Ⅳ组小鼠肺癌发生率和肺肿瘤数低于低剂量AS-Ⅳ组 周威 陈贡斌 刘海燕 郭银谋 高田慧关键词:肺癌 黄芪甲苷 含顺铂的3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顺铂+多西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顺铂+长春瑞滨等三组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9月我院化疗科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DP组、GP组、NP组各28例,分别给予顺铂+多西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顺铂+长春瑞滨治疗,比较3组患者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9.3%,总肿瘤控制率为73.8%,各组间有效率和肿瘤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组、GP组、NP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5、12.2、11.8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6.9%、43.2%、35.1%,各组间生存时间和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含顺铂的3组联合化疗方案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根据药物毒副作用和患者耐受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周威关键词: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晚期 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11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110例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给予依西美坦25mg,每日1次,连服至少8周。结果110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患者中,完全缓解(CR)7列,部分缓解(PR)28例,总有效率31.8%;稳定(SD)≥24周者39例。临床获益患者(CR+PR+SD)≥24周者74例,占67.3%,病情进展(PD)12例,占10.9%。激素受体(ER,PR)阳性者获益机会较多;既往治疗、乳腺癌病理类型、骨转移及是否合并肝、肺、淋巴结转移与疗效无关(X2值分别为0.045、0.078、0.200,P均〉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有一定疗效,药物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陈贡斌 闫艳菊 赵俊波 刘海燕 郭银谋 张腾腾 陈露 李杨 周威关键词:乳腺癌 骨转移 依西美坦 内分泌治疗 益气抗癌活血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益气抗癌活血方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放化疗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抗癌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毒T细胞(Peripheral blood cytotoxic T cells,Tc)、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卡氏生存质量(Karnofsky,KPS)评分、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营养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5.1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面色晦暗评分及血清SCC、TSGF、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面色晦暗评分及血清SCC、TSGF、TIMP-1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NK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Tc、N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c、NK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G-SGA评分较对照组低,KP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损伤、骨髓抑制、脱发、放射性肺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刘锋 王侃 周威关键词:气虚血瘀型 非小细胞肺癌 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晚期宫颈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采取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的放疗方法。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数据,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9例,明显缓解5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3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64%,组间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放疗的方法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周威关键词:晚期宫颈癌 子宫动脉插管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