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肾性贫血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肾性贫血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2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规律皮下注射100~150 U/kg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3次/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次透析后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 g,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贫血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6.010,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舒张压升高≥10 mm Hg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7.650,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改善尿毒症肾性贫血状态,改善左心室结构,恢复左心室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周麟 李向东 赵明关键词: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尿毒症 肾性贫血 左室重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首次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1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于使用肝素前常规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分别记录首次血液透析前患者血小板计数;首次血液透析后每周3次随访血小板计数,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采静脉血行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素抗凝前、后血小板数目变化,对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4Ts”评分,评分为6~8分的患者临床诊断为HIT。观察HIT患者肝素抗凝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减少的最低值、HIT发生时间,同时观察患者除血小板减少外的其他临床表现如超声检查深静脉有无新发血栓形成、全身出血倾向(牙龈出血、局部皮肤瘀斑、黑便、肉眼血尿)等。HIT患者停用肝素,换用阿加曲班抗凝,观察HIT患者血小板恢复时间及恢复后血小板计数。结果115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HIT,11例HIT患者有2例发展为HITIS(占18.2%)。HIT患者肝素抗凝后血小板数目降至(68±21)×10^9/L,与肝素抗凝前的(179±57)×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用肝素改为阿加曲班抗凝后血小板计数上升至(166±53)×10^9/L,与阿加曲班抗凝前的(68±21)×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加曲班抗凝后血小板计数为(166±53)×10^9/L,与肝素抗凝前的(179±57)×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T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抗凝后的常见并发症,阿加曲班可作为HIT患者的有效抗凝剂。 赵明 李向东 李毅 沈海燕 翟英 周麟关键词:肝素 血小板 尿毒症 血清FGF-23、sKL检测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可溶性klotho蛋白(sKL)检测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CAPD> 3个月的患者109例,根据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将其分为瓣膜钙化组51例、瓣膜正常组58例,同期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FGF-23、sK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FGF-23、sKL对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结果瓣膜钙化组、瓣膜正常组血磷、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清肌酐(SCr)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5),总尿素清除指数(Kt/V)低于对照组(P <0. 05);瓣膜钙化组透析龄、血磷、ALP、血钙、SCr、FGF-23水平高于瓣膜正常组(P均<0. 05),Kt/V、血清sKL水平低于瓣膜正常组(P均<0. 05)。血磷、血清FGF-23水平升高是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 995、2. 328,P均<0. 05),血清sKL水平升高是CA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保护因素(OR=0. 742,P均<0. 05)。血清FGF-23、sKL预测心脏瓣膜钙化的AUC分别为0. 844、0. 81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心脏瓣膜钙化的AUC为0. 941。结论血清FGF-23、sKL是CAPD患者发生心脏瓣膜钙化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CAPD患者发生心脏瓣膜钙化的预测价值较高。 周麟 李向东 赵明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疾病 心脏瓣膜钙化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ESDN患者分别采用腹膜透析治疗(A组,41例)和血液透析治疗(B组,44例),比较两组疗效。A组患者中,死亡16例(死亡组),存活25例(存活组);分析影响ESDN患者腹膜透析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尿量大于B组,而收缩压、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B组(P<0.05)。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血肌酐、尿素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存活组,而前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血肌酐、尿素氮以及C反应蛋白均为ESDN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比较,腹膜透析治疗ESDN也能有效增加尿量,降低血清β2-MG和PTH水平以及病死率。影响ESDN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血肌酐、尿素氮以及C反应蛋白。 史军海 周麟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p-糖蛋白170的表达水平与SRNS的关系及不同药物的干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p-糖蛋白170(P—gpl70)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关系及环磷酰胺(CTX)和他克莫司(TAC)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原发性肾病(INS)患者分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组(A组)和sRNS组(B组),各80名,以3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于发病初未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T1)、GC治疗4周后(T2)、B组GC治疗后加用TAC/GTX治疗4周后(T3)及B组加用TAc/GTX治疗8周后(T4)采集外周血标本,比较不同时间各组P—gpl70的表达水平。【结果】T1时A组与B组P—gpl70表达量均高于C组(P〈O.05),且T2时P—gpl70表达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1);B组T3,T4时P—gpl70表达量均较T1时明显回落(P〈0.01);CTX治疗总有效率(60%)显著低于TAC(80%)。【结论】GC可诱导INS患者PBMC中P—gpl70高表达,参与激素耐药的发生发展,选用免疫抑制治疗SRNS时,TAC干预效果强于CTX。 周麟关键词:药物耐受性 慢性心衰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表达及其与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hs-CRP、miR-423-5p表达及其与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平方根(RMSSD)、NN50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平均血糖(MBG)水平及有效波动次数(NEGE);分析血清hs-CRP、miR-423-5p与血糖以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MBG、NE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NN、SDANN、RMSSD、PNN50、LV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与MBG、NEGE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DNN、SDANN、RMSSD、PNN50、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hs-CRP、miR-423-5p水平表达明显上升,同时hs-CRP、miR-423-5p表达与CHF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李静 周麟关键词:心率 血栓弹力图在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血栓栓塞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血栓栓塞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52例,按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是否血栓栓塞分为2组,血栓栓塞组(A组)15例、无血栓栓塞组(B组)37例。回顾性分析2组血栓弹力图、凝血常规和血常规。结果①A组和B组间血红蛋白和凝血常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89.10±21.30)g/L、(92.30±24.60)g/L(P=0.380〉0.05),国际标准化比值分别为(1.06±0.07)、(1.05±0.09)(P=0.220〉0.05),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分别为(37.33±7.21)、(37.42±4.40)(P=0.740〉O.05),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3.49±0.71)、(13.90±0.91)(P=0.770〉0.05),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6.30±1.40)、(15.60±1.80)(P=0.09〉0.05);②A组血小板计数为(191.60±45.19)×10^9/L,较B组的(172.70±37.42)×10^9/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③血栓弹力图中,与B组比较,A组患者凝固角、最大振幅值、凝血指数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提示A组存在高凝状态。结论血栓弹力图较之常规凝血指标能及早判断血液透析患者的高凝状态,对血液透析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血栓形成倾向监测有很大的帮助。 赵明 李向东 李毅 沈海燕 翟英 周麟关键词:导管 栓塞 凝血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诺肝素治疗STEMI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NT-proBNP、Lp(a)、β2M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依诺肝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MB,CKMB)、Lp(a)、β2M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随访6个月和1年,分别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3个月,患者NT-proBNP和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患者治疗3个月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1周的水平(P<0.05)。治疗3个月,患者LVEF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均P<0.05),Lp(a)、β2M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均P<0.05)。治疗6个月和1年,患者再梗死率分别为3.85%和6.92%,冠状动脉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4.62%和10.77%,心源性猝死率分别为0.77%和3.8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依诺肝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对患者血清NT-proBNP、Lp(a)、β2M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李静 周麟关键词:阿替普酶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依诺肝素 Β2微球蛋白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对比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50例CHD合并T2DM的老年患者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予以辛伐他汀20毫克/次,阿托伐他汀20毫克/次,瑞舒伐他汀10毫克/次,均为1次/天,晨起空腹口服。统计分析三组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及副作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在3~18个月时的non-HDL-C达标率明显更高,3~6个月时的LDL-C达标率明显较好。但在随访结束时,三组患者的non-HDL-C达标率、LDL-C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结束时,根据non-HDLC、LDL-C达标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不达标组、单LDL-C达标组、单non-HDL-C达标组及双达标组。结果发现,双不达标组的全因死亡率最高,单达标组次之,双达标组的死亡率最低。其他的主要及次要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80岁是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率的不可更改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1,P <0.001),单non-HDL-C达标、双达标是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性保护因素(OR <1 <0. 05)。(4)随访过程中,60~<80岁组、≥80岁组均未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超过上限值3倍、肌酸激酶超过上限值5倍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降超过50%的情况。两个年龄组患者在5个时间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C H D合并T2 D M患者而言,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短期疗效优于辛伐他汀,但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较高。 李静 李志勇 周麟 郭宏毅 袁鹰 吴晓鹏关键词: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264例的临床资料,包括DN患者80例(DN组),非糖尿病肾病(nDN)患者184例(nDN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清总钙(Ca2+)、血磷(P3+)、尿酸(UA)、空腹血糖(FPG)、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心动超声、颈动脉超声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N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DN组和nDN组在FPG、TC、TG、LDL、SCr、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CDK分期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N组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eGFR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BMI、eGFR是CK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提高对CKD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重视,积极控制病情发展,从而降低DN合并心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周麟 李毅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 心血管病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心血管疾病患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