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爽

作品数:41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突变
  • 13篇基因
  • 10篇缺陷症
  • 10篇分子
  • 8篇基因突变
  • 7篇发病
  • 7篇发病机制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5篇血管扩张
  • 5篇血栓
  • 5篇遗传性出血性
  • 5篇遗传性出血性...
  • 5篇遗传性出血性...
  • 5篇毛细血管扩张...
  • 5篇扩张症
  • 5篇发病机制研究
  • 5篇F
  • 4篇胆囊
  • 4篇胆囊息肉

机构

  • 35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41篇谢爽
  • 33篇王鸿利
  • 29篇王学锋
  • 28篇王文斌
  • 27篇周荣富
  • 25篇王振义
  • 20篇傅启华
  • 18篇丁秋兰
  • 17篇胡翊群
  • 15篇武文漫
  • 14篇方怡
  • 14篇戴菁
  • 5篇杨华丽
  • 4篇沈慧芳
  • 4篇孔雷
  • 3篇谢飞
  • 3篇段宝华
  • 3篇奉典旭
  • 3篇蔡晓红
  • 2篇韩峰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检验医学教育
  • 2篇第九届全国实...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8篇2004
  • 6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lu29→Gly纯合子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对 1个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家系进行凝血酶原 (FⅡ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及FⅡ促凝活性 (FⅡ∶C)、FⅡ抗原 (FⅡ∶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 ;用PCR法对先证者的FⅡ基因 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 5′端非翻译区 (5′UTR)、3′端非翻译区 (3′UTR)序列进行扩增 ,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 ,检测其基因突变。家系成员DNA在先证者FⅡ基因突变区域扩增后测序。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 10 3名健康献血者作对照。结果 先证者表型诊断为凝血酶原缺乏症 (Ⅰ型 ) ;FⅡ外显子区共发现 3个与文献报道的FⅡ基因序列不同的位点 ,其中位于第 2外显子区的为纯合突变A6 0 1G。家系分析表明先证者父亲、母亲和外祖母均为A6 0 1G杂合子。结论 纯合错义突变A6 0 1G引起的Glu2 9→Gly是导致该例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的原因。
王文斌王鸿利黄成垠方怡傅启华周荣富谢爽丁秋兰武文漫王学锋胡翊群王振义
关键词: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多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间接连锁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定位,为进一步查找基因突变位点提供信息。方法采用荧光标记PCR扩增技术、复合PCR技术和基因扫描的方法,对100名无关汉族个体的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进行多态性分析,对两个HHT家系38名成员6个STR位点进行多态性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6个STR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杂合度(H)大于0.723,多态信息含量(PIC)大于0.704。两个家系连锁分析结果表明,HHT与12号染色体的ALK1基因紧密连锁。结论选择的6个STR位点具有较好的多态性,结合基因扫描技术能够应用于HHT的间接连锁分析,该方法快速、准确、客观。
谢爽王鸿利王学锋周荣富王文斌方怡武文漫王振义
关键词:基因诊断
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 (thrombinactivatedfibrinolysisinhibitor,TAFI)是近年来发现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蛋白酶原 ,属于羧肽酶家族成员。血液凝固时 ,TAFI被凝血酶 血栓调节蛋白 (T TM)复合物激活后 ,可特异性裂解纤维蛋白C 末端赖氨酸残基 ,下调纤溶活性 ,对纤维蛋白溶解有抑制作用。它的发现给纤溶系统增添了新的认识 ,将给临床防治血栓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围绕TAFI的发现、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功能等作一综述。
谢爽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解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被引量:9
2005年
王鸿利谢爽
关键词:止血血栓分子标志物参考值
纤维蛋白原Bβ链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目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由Aα、Bβ、γ三条多肽链为组分,以链间二硫键相连构成的对称性二聚体(Aa、Bβ、γ)。其中三条多肽链分别由三个独立基因FGA、FGB、FGG编码,集中于4q28~4q31...
方怡王鸿利王学锋傅启华王文斌谢爽周荣富戴菁王振义
文献传递
纤维蛋白原Ββ-链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被引量:3
2005年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由于纤维蛋白原基因缺陷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采集了该家系三代10人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Fg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启动子区,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102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先证者表型诊断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基因型呈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前者来源于母系,后者来源于父系。结论:FgΒβ链Arg17stop和Gly347Arg复合杂合突变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产生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方怡王鸿利王学锋傅启华王文斌谢爽周荣富戴菁王振义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
两个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对两个遗传性蛋白C(P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血浆蛋白C活性(PC:A)和抗原(PC:Ag)分别用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测定,蛋白S活性(PS: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用PCR法对先证者PC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仅对先证者家系成员基因突变部位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或直接测序证实。结果先证者1(Ⅱ7)的PC:A和PC:Ag分别为1.2%和0。基因测序显示,先证者1在PC基因外显子5存在C3135G杂合错义突变,致C(TGC)64W(TGG),同时在外显子7存在T6128G杂合错义突变,致F(TTC)139V(GTC)。家系成员中,先证者的父亲(Ⅰ4)和女儿(Ⅲ3)存在T6128G杂合突变,先证者的舅舅(Ⅱ)存在C3135G杂合突变,先证者丈夫(Ⅱ8)存在外显子76161-6163或6164~6166AAG(K150或K151)杂合缺失,而其女儿(Ⅲ3)亦有此突变。先证者2(Ⅲ1)的PC:A和PC:Ag分别为50.3%、1.9mg/L,基因测序显示其存在K150或K151杂合缺失,该突变遗传自其父亲。2个家系中所有成员在PC基因启动子区中存在-1654C/T、-1641A/G、-1476A/T多态性,先证者2为CC/GG/TT纯合型。限制性内切酶PSp5Ⅱ酶切分析显示T6168G不是多态性。所有成员的PS:A和AT:A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复合杂合性PC基因突变(C64W和F139V)是导致先证者1遗传性Ⅰ型PC缺陷症的原因,杂合性Lys150或151缺失突变和PC基因启动子区CC/GG/TI纯合多态性是致先证者2遗传性Ⅰ型PC缺陷症的原因。C64W为国际首次报道,F139V、K150或151缺失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蔡晓红周荣富谢爽王文斌戴菁丁秋兰方怡谢飞王学锋王鸿利
关键词:蛋白C基因突变多态性血栓形成
蛋白C基因C64W和F139V突变致蛋白C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蛋白C(PC)基因C64W、F139V和K150缺失突变(K150d)致PC缺陷症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C基因野生型和突变体表达质粒(PCwt、PC C64W、PC F139V、PC K150d)并瞬时转染至COS-7细胞或CHO细胞,进行体外表达试验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用荧光实时PCR(real-time PCR)检测转染细胞PC mRNA表达量的改变;蛋白降解抑制实验检测突变蛋白在细胞内的降解途径;内糖苷酶-H(Endo H)酶切试验检测PC翻译后侧链糖化修饰。结果PC C64W未从转染细胞内分泌且在细胞内逐渐降解,PC F139V仅部分从细胞内分泌,大部分未分泌并在细胞内逐渐降解,PC K150d突变体蛋白的分泌未受突变的明显影响。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PC mRNA相比,突变体PC mRNA不降低;蛋白降解抑制实验显示,PC C64W和PC F139V通过蛋白酶体途径进行细胞内降解。Endo H酶切和转染细胞荧光染色显示,PC C64W和PC F139V主要位于前高尔基体。结论分泌障碍和细胞内降解是PC C64W和PC F139V导致PC缺陷症的原因,PC K150d对突变体蛋白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周荣富蔡晓红谢爽王文斌戴菁丁秋兰方怡谢飞王学锋王鸿利
关键词:基因突变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出血病和抗凝因子缺乏所致血栓病的研究
王鸿利王学锋王振义傅启华丁秋兰武文漫段宝华周荣富王文斌王明山方怡戴菁谢爽
基因突变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9种,107个家系。遗传性抗凝因子缺陷症3种,3个家系。在血友病A和B携带者及产前基因诊断方面率先建立适合中国人的血友病B微卫星标记(STR)间接诊断法,用于血友病B患者、携带者和产前基因...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
女性血友病A FⅧ基因的双重杂合突变-1例基因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对1例女性血友病A(HA)患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FⅧ:C等测定进行HA表型诊断;用LD-PCR进行内含子22倒位检测,对FⅧ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检测核酸序列。结果表型检测先证者(父亲)及其女儿的FⅧ:C分别为6.9%、3.4%;3人内含子22倒位为阴性;先证者女儿FⅧ14号外显子存在自发杂合突变(112183-112191)insA,18号外显子131252T→C(Leu1975Pro); 父亲FⅧ18号外显子存在相同突变,母亲FⅧ基因检测没有发现先证者的这2个突变。结论FⅧ14号外显子(112183-112191)insA与18号外显子131252T→C双重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该患者HA的分子机制,其中18号外显子131252T→C为国际首次报道,14号外显子(112183-112191)insA为国内首次报道。
蔡晓红王学锋方怡戴菁丁秋兰王文斌谢爽谢飞王鸿利
关键词:血友病A女性患者突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