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迅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胰腺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道
  • 2篇手术
  • 2篇探查
  • 2篇脾切除
  • 2篇脾切除术
  • 2篇结石
  • 2篇肝癌
  • 2篇肝切除
  • 2篇肝切除术
  • 1篇胆道探查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机构

  • 1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2篇陈迅
  • 4篇易波
  • 4篇赵志坚
  • 1篇李明
  • 1篇徐涛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道探查术后切口化脓性肉芽肿合并玻璃样变1例报告
2018年
切口感染,也称为手术部位感染,是胆道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7%~24%,往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延长住院时间[1-3].虽然胆道探查术后切口感染较为常见,但术后10余年出现切口化脓性肉芽肿合并玻璃样变却罕有报道,笔者近期诊治1例胆道探查术后18年出现切口化脓性肉芽肿合并玻璃样变,现报道如下.
谢智钦王桃丽陈迅李弘夏唐才喜朱泽民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脾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补液总量与住院总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手术安全,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易波陈迅唐才喜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复发率并发症疗效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合并双侧卵巢畸胎瘤1例报告
2018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P)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卵巢畸胎瘤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其中双侧生长约占8%-15%。目前,尚未见SPTP合并双侧卵巢畸胎瘤的报道,同时经腹腔镜手术切除SPTP和双侧卵巢畸胎瘤的病例也未见报道。
朱泽民谢智钦陈迅王桃丽李弘夏唐才喜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腹腔镜手术
辣椒素通过氧化应激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辣椒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JC-1探针检测辣椒素对HepG2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DCFH-DA探针联合高内涵分析仪检测氧化应激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辣椒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200μmol/L辣椒素作用24h可引起HepG2细胞明显坏死、脱落和漂浮。相比对照组,200μmol/L辣椒素明显降低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红绿荧光表达量比值(8.39±0.12 vs 4.23±0.04)。200μmol/L辣椒素可引起HepG2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上调1.78倍。使用还原剂维生素C抗氧化可恢复细胞活力,减轻凋亡。[结论]辣椒素剂量依赖性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氧化应激水平过激活相关。
谢智钦李弘夏唐才喜陈迅陈栋良
关键词:辣椒素肝肿瘤氧化应激凋亡
腹腔包块致反复腹痛及发热诊治经验分析
2017年
腹部包块作为腹部外科的常见疑难病例,常因病因复杂、性质不明而为诊断带来困难,多数病例需及时剖腹探查或病理学检查方能确诊.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腹腔包块致反复腹痛及发热,患者多次就诊,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反复,最终通过剖腹探查得以确诊,详细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腹痛伴低热2个月余,加重1周”于2016年10月9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因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先后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谢智钦唐才喜陈迅陈栋良符文杰
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在胰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对比卡培他滨单药化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株洲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行手术治疗后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IFN-γ和IL-4水平,再从脱发、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消化道不良反应和神经毒性五个方面分析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回访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化疗后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和58.33%;观察组化疗后2周、4周和8周时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联合化疗后的T细胞(CD3^+)、Th细胞(CD3^+CD4^+)、Tc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56^+)和Treg细胞(CD4^+CD25^+)百分率增加,IFN-γ水平上升,IL-4水平降低,与化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观察组脱发、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和神经毒性等没有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5个月vs 10个月);观察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4.2%和45.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3%、25.0%、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替吉奥对胰腺癌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化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该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成为手术后胰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有效选择。
易波唐才喜李钰琦谢智钦陈迅
关键词:胰腺癌卡培他滨免疫功能
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被引量:1
2017年
胰腺假性囊肿作为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严重影响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大的囊肿常产生压迫症状而需手术治疗。全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治疗巨大胰腺假性囊肿方面具有创伤小、引流充分、恢复快等优势,但手术难度偏大。吻合口的位置选择及缝合技术均是影响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的横结肠系膜后途经、倒刺线缝合胰肠、肠肠侧侧吻合等技术可为外科医师借鉴参考。
谢智钦唐才喜赵志坚陈迅
关键词:胰腺假囊肿腹腔镜
熊去氧胆酸治疗肝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合并毛细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肝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合并毛细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收治的9例肝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合并毛细胆管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10 mg/(kg·d),早晚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乏力、皮肤瘙痒、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ALT、AST、TBil、DBil、γ-GT、ALP、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62.3±12.2)U/L、(65.8±10.6)U/L、(23.6±2.3)μmol/L、(17.6±2.1)μmol/L、(78.9±12.6)U/L、(174.3±22.9)U/L、(14.3±1.1)mPa·s、(1.56±0.11)mPa·s、(49.5±10.2)%,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34.3±6.2)U/L、(25.6±2.5)U/L、(10.2±1.1)μmol/L、(5.69±0.25)μmol/L、(39.5±9.8)U/L、(102.6±12.8)U/L、(9.0±0.25)mPa·s、(1.25±0.12)mPa·s、(39.9±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前患者乏力、皮肤瘙痒、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等症状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7例、8例、8例、9例,治疗后上述症状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2例、2例、3例、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总有效例数为8例,仅1例发生头晕。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肝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后合并毛细胆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易波朱泽民陈迅赵志坚唐才喜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熊去氧胆酸肝功能
我国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之路——"株洲样本"
2024年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创伤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卫生问题[1]。近年来,各类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全世界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高达数百万。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6200万人次,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达70~8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00%左右,是排名第5位的死亡原因,也是45岁以下人群排名第1的伤害性死亡原因[2,3,4]。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5]。相比于国外创伤救治体系,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创伤的预防、救治水平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加强区域创伤体系建设,更好的优化创伤救治流程,提高创伤救治率从而改善整个区域的应急救援能力至关重要。
邱尔钺唐才喜陈迅杨宏亮吴稚晖廖雨田李明叶俊邱志华易婷蔡安烈
关键词:救治水平应急救援能力多系统损伤伤害性
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接受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变化,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04.57±18.42)min,术中出血量(118.24±19.15)mL;手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3.46±0.51)vs(2.92±0.45)vs(2.49±0.37)vs(2.10±0.34),P=0.006];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43±0.69)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97±0.5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10.91±2.37)d。手术后,患者的CD3、CD4/CD8、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AST、ALT、TBIL、TT、PT、APTT与手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后,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随访6~40个月,15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80.00%。结论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良好,且其手术对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轻微,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感逐渐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易波唐才喜朱泽民陈迅徐涛万健赵志坚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腹腔镜肝切除术脾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