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预
  • 2篇心理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综合干预
  • 2篇护理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心率变异性分...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压
  • 1篇预防接种

机构

  • 7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长治医学院

作者

  • 7篇李芳
  • 3篇史晓丽
  • 2篇鱼玲
  • 1篇段培芬
  • 1篇孙静
  • 1篇康茹冰
  • 1篇董莉

传媒

  • 4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个性化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为舒适护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8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个性化舒适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疼痛和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排气、进食、泌乳时间、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较好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促进了患者身心恢复,值得推广。
孙静李芳鱼玲
关键词:个性化舒适护理剖宫产
我国医务人员戒烟现状被引量:5
2010年
史晓丽李芳
关键词:医务人员吸烟戒烟控烟
临床医生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临床医生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22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基线测评,再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上施加干预措施,1年后对两组再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并比较。结果:基线调查显示,临床医生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较全国常模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和偏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仍高于常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各项得分与常模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点,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强化落实医生保健措施等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临床医生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史晓丽段培芬李芳
关键词:临床医生心理
综合干预法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包括系统健康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及责任到人等方面,并以系统健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法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影响,为国内职业防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基层医院医务人员510名,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有临床一线医师各100名,护士各95名,医技人员各60名。对对照组进行常规职业防护教育,对干预组施加综合干预,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得分情况及职业防护行为执行率。结果干预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总得分和行为执行率分别为(91.97±6.00)%和(97.26±2.62)%,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化学性和生物性防护知识得分高于医师(P<0.05),社会心理性防护知识低于医师(P<0.05);干预组中各专业医务人员综合知识总分、各维度分值及行为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系统健康教育为核心,同时完善职业防护规章管理制度,落实职业防护责任,加强监督管理,能明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水平和行为执行力,此综合干预法值得推广应用。
史晓丽李芳鱼玲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医务人员
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缺血性ST-T异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缺血性ST-T异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组29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比较陈旧性心肌梗死缺血性ST-T异常患者与对照组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缺血性ST-T异常者(SDNN<100)为23例(96%),对照组(SDNN<100)为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缺血性ST-T异常者的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能较好地反映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对陈旧性心肌梗死伴缺血性ST-T异常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康茹冰董莉李芳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陈旧性心肌梗死ST-T异常
整体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恐惧心理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恐惧心理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308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健康儿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4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儿童在预防接种时出现的疼痛情况和合作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减轻儿童预防接种恐惧心理有较好的效果,此方法值得推广。
李芳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综合干预恐惧心理
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脏病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脏病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1年2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2例高血压所致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先对这102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对他们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综合性检查,并将他们进行综合性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观察这102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冠心病的准确率为95.1%,诊断高血压所致心率失常的准确率为96.7%,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肌缺血的准确率为100%,诊断心脏病的总准确率为97.1%。结论 :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的心脏病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和无危险性等优点。因此,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脏病的优选方法。
李芳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准确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