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 全球化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被引量:2
- 2020年
-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物联网、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由于科技的进步,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和产品已经或即将出现,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等,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结合,将使人们的生活在不久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社会对智能化的发展需求较高,该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仍相对短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以确保整个社会能够快速前进,必须在全球化智能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两个层面对教育进行深化改革。首先,应当从宏观上建立智能教育培训目标;其次,务必明确智能教育培训目标的建构路径。
- 王银铎高伟
- 关键词:教育变革
-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会议发言纪实(下)
- 2023年
- 郝文武: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范畴、命题与逻辑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最近写了一篇与教育学知识有关的论文《“教育”和“培养”的中华文化复兴和世界文化交融》。但会议议程规定的我的发言题目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范畴、命题和逻辑》。根据会议要求,结合原来的思考,就写了这篇《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和建构规律》。我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教育主体自主形成的全面深入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知识系统;是海内外文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影响、交融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统一、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统一的知识体系;是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结合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既是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本质,也决定了它形成的规律和原则、方式、途径。
- 郝文武杨九诠谭维智杨道宇余清臣丁钢刘宝存孙进高伟侯怀银
-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知识生产话语体系
- 良知正义论的重建——现代教育正义论的中国话语被引量:5
- 2018年
- 教育正义建构不仅仅着眼于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生活价值的重构。良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德性的基础。作为对普遍正义和公共理性的正义诉求,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正义论建构对于厘清当下正义论之纠结乃至解决中国教育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建良知正义论是"重思中国"的一种理性自觉,也是超越教育现代性的一种致思方向。重建中国教育正义论本质上是重构一种特定视角的伦理学。
- 高伟
- 关键词:良知教育正义公共理性
- 美国保守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基于保守主义联盟思想特征的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当代美国保守主义始兴于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壮大为包含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主义、新保守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四个思想流派的联盟。联盟各派以反对自由主义为整体标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思想脉络和特征,因此,各派既相互联合又通过不同途径推动了美国教育不同层面的保守主义转向,具体表现为教育管理自由化、教育价值一元化、教育评价高标准化以及道德教育严格化四个方面。从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影响来看,保守主义是近代以来美国教育思想的底色,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反全球化、反多元化、精英主义等问题,联盟内部矛盾、联合的实质是利益博弈和利益最大化。
- 刘正正高伟
- 关键词:美国保守主义联盟教育
- 中国文化"内在超越"三论
- 中国传统文化是种内在超越的文化,几成不刊之论。然而,仍有尚待存疑之处。中国内在超越论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中提出的,具有某种程度的策略性。东西方虽然都有内在超越论述,但东方的内在超越有其特异性,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具有启示价值。
- 高伟
- “生活·实践”教育的哲学辨识被引量:3
- 2022年
- “生活·实践”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策略或路径,更是一个思想方案。它所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教育何以在本质上是“生活·实践”的。在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与传统中,教育“真理话语”主要有形而上学-神逻辑、历史-经验逻辑、生活-实践逻辑三种解释范式。“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本体论意蕴。教育之所以在本质上是“生活·实践”的,是因为人的本质是生成的而非预成的,是在“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人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如想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观念系统,就有必要在本体论研究上着紧用力。
- 高伟
- 关键词:教育哲学
- 我国教育哲学实证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计算社会科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22年
- 计算社会科学推动教育学科体系迈向智能化发展,研究范式发生革新,使我国教育哲学的实证研究转向成为可能。鉴于“思辨”主导与“数据”偏失、遗落“数据人”假设以及经验逻辑与数据价值对立的问题,我国教育哲学实证研究应厘清理论基础、框架与路径,尤其应注意“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数据价值”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以及对“传统”与“现代”教育哲学的超越。
- 王银铎高伟
- 关键词:教育哲学
- 论中国文化“内在超越”的现代教育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中国教育哲学当下的基本任务是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性。对此一基本任务的承担,需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在东西对勘的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是种内在超越的文化,几成不刊之论,而中国文化有没有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是内在超越的,都还需要更为坚实的辩护。中国文化内在超越论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意蕴,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可或缺的启示价值。中国文化内在超越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打通知识与价值的区隔、重塑真我自由以及追求人生境界三个方面。
- 高伟
- 关键词:教育哲学中国文化
- LDA模型下德国《职业教育法》(2019版)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职业教育法是规范与调整职业教育活动的基本行动准则。面对社会阶层固化、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及企业差异化制约办学质量的困境,德国于2019年颁布了新版《职业教育法》。此研究以德国《职业教育法》(2019版)为研究对象,运用LDA模型对德国职业教育法案主题关键词、热度、强度、聚合程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该法案围绕着职业教育考试、职业教育规划、职业教育管理与监督机制开展、职业教育学习者以及职业教育保障与决策五大维度展开,主题热度与强度聚焦于解释职业教育中学习者与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主题关联性则紧扣职业、教育、主管与考试四方面。德国《职业教育法》(2019版)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培养具有生命自觉的职业人,建立知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职业教育。
- 王银铎高伟
-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法案LDA模型
- 论杜威经验概念的辩证法及其德育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经验概念是杜威道德教育哲学的理论核心。“经验”内蕴现实性与生成性、实践与理性、主体性与客体性三组对立统一的关系范畴,这三组关系范畴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杜威经验概念的辩证法。杜威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法发展为“经验”的辩证法,在立场上坚持将经验概念作为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存在。经验概念包揽一切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对立统一,同时特殊性相对于普遍性具有优先性。“经验”的辩证法立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核心,探讨如何指导生活所为。杜威经验概念的辩证法可以破除以形而上学认识论视角审视道德教育的局限,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筹划可能的生存图景以实现现实性与生成性的辩证统一,应当通过树立民主的伦理理想以实现德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应当回归生活世界以实现知性育德与实践育德的辩证统一。
- 高伟思远
- 关键词:辩证法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