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29 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6,XY,t(13;16)(q34;q12.1)伴不育一例
- 2020年
- 患者 男,30岁,因"结婚5年妻子未孕"就诊。查体:身高175 cm,体重70 kg,外貌、智力及外生殖器均无异常。患者既往体健,不抽烟喝酒,否认家族遗传病及慢性病史,否认腮腺炎或睾丸外伤史。精子密度为5.6×106/L,活动率31%,精子活力为25%,Y染色体基因未查见缺失,诊断为少弱精症。曾做过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无前列腺炎史。史其妻1年前曾接受输卵管通液术,孕前检查未见异常,否认有害物质及放射物接触史。夫妻系非近亲结婚。
- 张艳曾丽娜林荔
- 关键词:输卵管通液术孕前检查少弱精症精子密度
- 莆田市2016-2020年巨大儿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莆田市巨大儿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妇幼保健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莆田市2016-2020年38家助产机构分娩的12 325例巨大儿为病例组,按年份分组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2 500 g≤出生体重<4 000 g的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巨大儿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莆田市2016-2020年38家助产机构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为5.95%,其中莆田市户籍巨大儿发生率为5.90%。莆田市户籍中秀屿区巨大儿发生率最高(15.07%),莆田市户籍各县区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24.638,P<0.05)。孕妇分娩年龄[OR=1.098,95%CI(1.002,1.202)]、孕次[OR=1.231,95%CI(1.159,1.307)]、产次[OR=1.246,95%CI(1.171,1.326)]、孕周[OR=3.560,95%CI(2.616,4.844)]、新生儿性别[OR=1.716,95%CI(1.629,1.809)]、母亲户籍[OR=1.123,95%CI(1.041,1.212)]、分娩方式[OR=1.822,95%CI(1.729,1.921)]均是莆田市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莆田市巨大儿的发生与分娩年龄、孕产次、孕周、新生儿性别、母亲户籍和分娩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大危险因素的宣传,促进本地巨大儿发生率的降低。
- 陈丽群张艳叶雯婧佘丽花李丽琴
- 关键词:巨大儿影响因素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GOLPH3表达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超促排卵结局的初步研究
- 目的: 通过检测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周期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GOLPH3)与凋亡相关因子(BC...
- 张艳
- 关键词:凋亡相关因子颗粒细胞
- 文献传递
- 甲氨蝶呤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不同用药方式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及致肝功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3例非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98例患者给予MTX 50~75 mg单次肌注+米非司酮共300 mg,50 mg/次,口服,1次/12h。B组52例患者给予MTX 50~75 mg单次肌注。C组53例患者给予MTX 50~75 mg两次肌注。结果三组疗效比较,A组及C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患者药物治疗致肝功能损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用药方式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均相对安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疗效更明显,且致肝功能损害的副作用小。
- 方丽珊张艳蔡迎迎陈国仁魏和鸣
- 关键词: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青光眼相关性的Meta分析
- 背景: 近些年来,不断有人提出OSAHS(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青光眼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现已有许多关于讨论OSAHS与...
- 张艳
- 关键词:青光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META分析临床诊疗
- 46,XX,t(9;11)(q22;q23)伴不良孕产史一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孕妇40岁,G_(4)P_(1),首次妊娠为空孕囊,第2次为宫外孕。第3次妊娠孕23周超声提示胎儿为草莓头、小脑蚓部及鼻骨缺失,小下颌、永存左上腔静脉;羊水检查发现21三体,选择引产。孕妇表型、智力均正常,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t(9;11)(q22;q23)(图1)。
- 张艳曾丽娜林荔
- 关键词:羊水检查21三体首次妊娠小下颌
- 应用Bayes判别分析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应用妊娠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指标对异位妊娠进行早期诊断。方法通过Bayes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筛查出有意义的指标,建立异位妊娠诊断模型。结果通过自身验证,判别诊断模型对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为96.58%,总正确率为89.58%。结论应用Bayes判别方法筛查出妊娠患者的早期征象和指标并建立模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宋淑钦张艳方丽珊陈丽丽李励军周燕
- 关键词:异位妊娠BAYES方法
- 18q21.2q21.31微缺失致Pitt-Hopkins综合征胎儿的遗传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1例超声提示胼胝体缺如的胎儿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16日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胎儿的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并联合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NP-array)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胎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但羊水SNP-array检测提示胎儿染色体18q21.2q21.31区存在4.5 Mb的片段缺失,胎儿父母外周血SNP-array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结论通过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测检出了1例18q21.2q21.31微缺失胎儿,确诊其为Pitt-Hopkins综合征,为孕妇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张艳曾丽娜林荔董娴林堃陈煌辉
- 关键词:胼胝体缺如
- 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调查被引量:51
- 2010年
- 目的调查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住院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连续收住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心内科的1074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病历、门诊和电话随访),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和剂量、双联抗栓(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既往消化道病史、吸烟史及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胃黏膜保护剂等情况。结果肠溶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呕血或大便潜血阳性)发生率为5.96%(64/1074),其中年龄≥70岁、300mg阿司匹林、消化道病史或吸烟史是肠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联用PPI和胃黏膜保护剂可减少出血(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300mg阿司匹林、消化道病史、吸烟史这4项指标为独立危险因素,联用PPI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高龄、吸烟、消化道病史是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如需服300mg以上肠溶阿司匹林时,建议加服PPI。
- 陈慧张艳吴小盈孙红
-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胃肠出血
- 产前水肿胎儿FLT 4基因变异家系遗传学分析
- 2024年
- 探讨1例产前超声表现为胸腹水的胎儿水肿病例的遗传学病因。采集胎儿的羊水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筛查出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变异位点,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位点验证。结果:WES及Sanger测序证实胎儿FLT4基因第20号外显子存在c.2764C>G(p.P922A)变异,为新发杂合变异。该变异在正常参考人群基因数据库中未收录,多种软件辅助分析预测该变异影响蛋白质结构/功能可能性大。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c.2764C>G(p.P922A)为可疑致病性变异(PS2+PM1+PM2+PP3)。结论:FLT4基因c.2764C>G(p.P922A)杂合变异可能为本例胎儿水肿的致病原因,可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曾丽娜张艳林荔董娴
- 关键词:胎儿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