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伟群
-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性大疱病二例
- 2013年
- 1 临床资料 1.1病例1患者男,37岁,患2型糖尿病7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Ⅰ期1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年。因四肢远端自发性水疱7d于2010年11月20日于解放军117医院机场路院区内分泌科就诊。
- 刘颖李志琛梅伟群高诚明陈建斌钟美娣
- 关键词:糖尿病性大疱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内分泌科解放军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2例诊治体会被引量:6
- 2014年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高血糖毒性及微血管病变,引起神经缺血、缺氧,氧化应激增强,最终导致神经损伤有关[2]。持续性高血糖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
- 刘颖陈建斌钟美娣李志琛梅伟群俞婷婷
- 关键词: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持续性高血糖严重并发症微血管病变高血糖毒性
- 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胺酸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分析
- 2017年
- 目的对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和同型半胱胺酸(homocysteine,Hcy)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于解放军第117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2型糖尿病设为观察组,其中30例合并早期肾病患者为观察1组,1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2组,选取同期在解放军第117医院体检的28名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Cys C和Hcy水平,观察组同时测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lb/cr),对3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ys C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的Cys C和Hcy水平明显高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Cys C和Hcy水平与Ualb/cr呈正相关。结论 Cys C和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率。
- 李志琛刘颖梅伟群陈建斌张华北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同型半胱胺酸
- Brugada综合症2例
- 2007年
- 笪星星梅伟群钟美娣
- 关键词:BRUGADA综合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律不齐心前区不适心肌酶检查电轴左偏
- 1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在我院内分泌科筛查的1 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糖尿病患者在初次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时均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和既往筛查史的调查,区分既往主动和被动筛查史,统计和分析2005-2012年纳入的1 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本筛查中的发现率以及既往主动和被动筛查率。结果:2005-2012年,既往总筛查率随年份变化的趋势明显,呈升高态势(趋势卡方值为322.82,P=0.000);按两个年份段相比:2009-2012年份段既往总筛查率和主动筛查率明显高于2005-2008年份段(32.47%比20.13%;14.21%比1.53%);但总体而言,既往总筛查率(均值26.43%)特别是主动筛查率(均值8.41%)不高;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从29.35%到86.92%不等,无阳性发现者仅占6.8%;本筛查对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现率从21.43%到68.62%不等,尿微量白蛋白/Cr比值升高的发现率最高,其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发病率与目前较低的筛查率形成明显的对比,主动筛查是早期发现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必要手段。应加强糖尿病患者主动筛查的意识,医院及相关部门应开展规范的筛查管理,以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危害。
- 刘颖梅伟群李志琛高诚明陈建斌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3医院收治的102例PMO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PTH(1-34)治疗。使用骨密度测定器测定两组腰椎L2~4、股骨颈近端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两组的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椎L2~4、股骨颈近端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分别为(0.84±0.04)、(0.75±0.05)及(0.65±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0±0.09)、(0.71±0.03)及(0.62±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0、4.899、3.67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TX、BGP及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0,P=0.141)。结论rhPTH(1-34)联合雌激素治疗PMOP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彭玉梅伟群李志琛陈建斌张华北钱佳丽刘颖
- 关键词: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炎症反应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1例给予多潘立酮10mg,tid,饭前30min服用;观察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米替林25mg,bid。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2组治疗后餐后饱胀、上腹胀痛、早饱、上腹痛和恶心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后饱胀、上腹胀痛、早饱、上腹痛和恶心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 梅伟群高城明吴贵霞
- 关键词:多潘立酮阿米替林功能性消化不良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本病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住院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将其分为合并NAFLD组(40例)和无NAFLD组(56例),测量记录两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体质指数、腰臀比、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NAFLD组体质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分别为(26.18±2.68)kg/m^2、0.95.4±0.04、(2.684±0.94)mmol/L、(5.75±1.23)mmol/L、(3.63±0.74)mmol/L、1.58±0.39,较无NAFLD组的(21.414±2.37)kg/m2,0.91±0.03、(1.524±0.78)mmol/L、(4.464±1.02)mmol/L、(3.114±0.89)mmol/L、1.12±0.43均显著升高,合并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064±0.27)mmol/L,较无NAFLD组的(1.314±0.31)mmol/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以及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NAFLD的危险性。
- 梅伟群吴贵霞高城明
- 关键词:脂肪肝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融合穿膜肽的HSP70基因联合CIK细胞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
- 2014年
- 目的:观察融合穿膜肽的HSP70基因联合CIK细胞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治疗效应。方法:采用编码11个精氨酸(11R)的穿膜肽序列融合HSP70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HSP70s、AdCMV-HSP70(无穿膜肽对照)和AdCMV-EGFV(空载体对照)。Western blotting、ELISA法检测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P70基因在胃癌SCG-7901细胞中的表达,MTT检测重组腺病毒感染后HSP70分泌性表达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抗瘤实验检测HSP70基因联合CIK细胞对胃癌移植瘤的抗瘤效应。结果:与AdCMV-HSP70感染细胞比,AdCMV-HSP70s感染细胞的HSP70表达量明显增加[胃癌SGC-7901细胞:(360.72±20.89)vs(121.01±15.94)ng/ml,P<0.05;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188.62±10.82)vs(135.00±13.96)ng/ml,P<0.05]。融合11R的HSP70蛋白能够穿膜并分泌到细胞外后对胃癌细胞产生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MOI=100 pfu/cell时,细胞存活率(66.33±4.33)%vs(101.33±7.64)%,P<0.01]。AdCMV-HSP70s+CIK联合治疗对胃癌移植瘤的抑制率显著高于AdCMV-HSP70+CIK组[(66.5±7.3)%vs(43.6±5.6)%,P<0.05],该组移植瘤组织间质中CD3+T细胞浸润数量也明显多于后者。结论:融合穿膜肽可明显促进HSP70蛋白的表达和分泌,和CIK细胞联合治疗能增强抗瘤免疫效应,从而显著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
- 梅伟群李晓雅王伟国马炬明季卫丹胡慧珍宋启哲苏长青吴孟超
- 关键词:胃癌热激蛋白穿膜肽
- 血液透析过程中反复血压升高、心房纤颤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吴贵霞程普新梅伟群
- 关键词:血液透析治疗血压升高透析过程心房纤颤移植肾动脉狭窄双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