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旭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压印
  • 2篇超声波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控制模式
  • 1篇超声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篇罗怡
  • 2篇闫旭
  • 2篇王晓东
  • 1篇陈莉
  • 1篇祁娜
  • 1篇马玉辉

传媒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合物微结构热辅助超声波压印成形被引量:3
2014年
提出了基于硅模具的热辅助超声波压印成形方法,用于高效率、高精度地复制热塑性聚合物微结构。该方法利用作用于聚合物基片与模具间的超声波振动,快速升高界面温度,以达到聚合物的成形温度。为了降低破坏模具的风险,将模具预热到低于玻璃点转化温度(Tg)以下35℃至50℃之后再施加超声波进行成形。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幅、超声波压力、超声波时间、热辅助温度以及聚合物基片厚度对压印结果的影响,揭示了超声波压印工艺的成形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热辅助温度对压印影响最大,其次为超声波振幅,而超声波压力是影响复制均匀性的最重要的参数;薄的聚合物基片在同样的超声波参数和模具结构下更容易成形。通过优化参数,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片的深度复制精度达到了99%,复制周期小于50s。研究表明,热辅助超声波压印成形效率高,是一种具有批量制造潜力的聚合物微结构成形方法。
罗怡闫旭陈莉王晓东
关键词:正交实验
能量控制模式下聚合物超声波微压印成形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聚合物微结构超声波压印成形中工艺窗口窄、可控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能量控制模式控制超声波能量,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片为被成形材料,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能量控制模式与时间控制模式对基片成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能量控制模式下,当热辅助温度65℃,超声压力400 N,超声振幅11.4μm,超声能量为700-1 000 J时,均能获得92%以上的深度复制率.通过测量热影响区聚合物在超声波作用下的温升曲线知,在相似工艺参数下,能量控制模式下聚合物的温度峰值低,处于成形区的时间长,因此该控制模式下工艺窗口宽、可控性好.
罗怡马玉辉闫旭祁娜王晓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