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注射在瘢痕子宫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8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根据引产方法随机分组,研究组29例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注射;对照组29例仅用利凡诺注射引产,对比两组引产效果。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χ2=4.06,P<0.05);研究组的引产时间(5.11±2.23)h和总出血量(137.54±10.36)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53和6.361,均P<0.05);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5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1例出现大出血,2例出现软产道裂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4%。研究组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3,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利凡诺注射能有效提高瘢痕子宫产妇引产成功率,且用药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身体的危害性较小。
- 张丽丽李海波林文静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瘢痕子宫妊娠引产
- 一种产科临床用破膜羊水取样一体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科临床用破膜羊水取样一体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产科临床用破膜羊水取样一体装置。一种产科临床用破膜羊水取样一体装置,包括有取样筒、筒帽和活塞杆等,取样筒顶部固定安装有直径...
- 林文静李海波张丽丽张晨凌
- 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治疗的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再选取同期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非粘连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次、产次、有无节育环、盆腔炎、无痛人流、有痛人流、难免流产刮宫、胎物残留刮宫、剖宫产史、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史、子宫黏膜肌瘤切除史以及诊断性刮宫史等指标列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列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出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并根据结果制订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次、无痛人流以及难免流产刮宫是影响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痛人流和难免流产刮宫是影响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黏膜肌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无痛人流和难免流产刮宫。
- 林文静李海波张晨凌
- 关键词:宫腔粘连预防措施
- 阴道镜检查联合DNA定量分析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究DNA定量分析与阴道镜检查联合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早期宫颈病变筛查的500例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NA定量分析、阴道镜检查及二者联合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DNA定量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73.75%(59/80),特异度为94.05%(395/420),阳性预测值为70.24%(59/84),准确率为90.8%(454/500)。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82.5%(66/80),特异度为91.43%(384/420),阳性预测值为64.71%(66/102),准确率为90.0%(450/500)。当二者联合使用时,敏感度为87.5%(70/80),特异度为95.71%(402/420),准确率最高,达到94.4%(472/500)。三种检查方法相比较时,特异度与准确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优于单独DNA定量分析或阴道镜检查(P<0.05),而联合检查特异度显著优于阴道镜检查(P<0.05);联合检查的敏感度优于DNA定量分析(P<0.05)。结论 DNA定量分析具较高的特异度,阴道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二者联合使用时特异度和准确率均最高,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李海波王艳君
-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DNA
-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孕妇,均为单胎,根据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分为TSH降低组31例、TSH升高组25例和TSH正常组39例,观察各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检测并比较新生儿出生后3d及出生后1、3、6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干预,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TSH降低组和TSH升高组患者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比率(48.4%、48.0%)明显高于TSH正常组(38.5%)(P<0.05);新生儿出生3d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77.89%(74/95),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3.16%),高TSH血症26例(27.37%),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45例(47.37%),出生后1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33例(34.74%),出生后3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15例(15.79%),出生后6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5例(5.26%);3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高TSH血症发生率、出生后3d及出生后1、3、6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无加重病例,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无明显变化,余均明显好转。结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3个月有轻微TSH升高,多数新生儿TSH水平可恢复正常,无需干预。
- 李海波刘曦
- 关键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 缩宫复旧汤联合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1
- 2021年
- 目的观察稽留流产患者应用缩宫复旧汤联合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稽留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缩宫复旧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胚胎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83.33%(40/48),高于对照组的64.58%(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更少,胚胎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更短,治疗后血清β-HCG、TNF-α、Hcy、HIF-1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复旧汤联合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治疗稽留流产有利于促进蜕膜、绒毛组织的排出,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轻炎症,改善宫腔内环境,促进子宫复旧,用药安全性高。
- 林文静李海波
- 关键词:稽留流产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有效性安全性
- 固元复旧汤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固元复旧汤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倾向的住院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给予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元复旧汤。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产后止血时间、其他止血措施的应用情况、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变化,检测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止血时间[(23.56±3.1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40.05±5.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9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30 min、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减少(t=8.654、13.495、15.496,P<0.05)。观察组产妇其他止血措施的应用率(7.27%)显著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血细胞比容降低幅度均显著减小(t=22.817、28.93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 h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FIB水平显著升高(t=19.492、17.25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血清中抗凝血酶-Ⅲ水平显著升高,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降低(t=6.090、10.09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1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1,P>0.05)。结论固元复旧汤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预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促进子宫收缩,用药安全性高。
- 林文静李海波
-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 足月妊娠引产时应用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引产时应用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引产;观察组给予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有效率、产程时长、经阴道分娩率、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引产后,观察组产妇的宫颈改良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5.7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诱发阴道分娩的产妇产程中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长均缩短(P<0.05)。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为97.62%,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6.19%(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的应激反应指标血清儿茶酚胺(CA)、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两组均未见患儿出现死亡及败血症。结论:足月妊娠引产时应用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效果确切,更利于缩短产程,提升引产成功率、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应激反应,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林文静李海波
- 关键词:足月妊娠引产缩宫素有效性
- 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借助辅助助产技术出生的2991例出生儿,其中采用IVF-ET辅助助产技术的出生儿1250例,ICSI-ET辅助技术的出生儿976例,F-ET的出生儿765例,本研究观察的指标包括:新生儿出生缺陷类型的分布情况,应用不同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比较,产母不同年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比较。结果:从辅助助产技术新生儿的缺陷类型分布来看,心血管循环系统缺陷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消化系统以及唇腭裂;应用IVFET、ICSI-ET、F-ET辅助助产技术的新生儿缺陷率分别为2. 0%、1. 33%、0. 39%,3种辅助助产技术的新生儿缺陷率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从产母不同年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来看,随着产母年龄的不断增加,应用辅助助产技术试管婴儿后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不断增加,缺陷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试管婴儿辅助助产技术治疗不孕不育时,必须意识到应用辅助助产技术后子代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师应该将试管婴儿发生出生儿缺陷的概率告知患者,提前发现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尽可能降低子代出生缺陷情况的发生。
- 李海波刘曦
- 关键词: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