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期糖尿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分娩的糖代谢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周期临床特征、妊娠情况和种植情况、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促卵泡激素天数、促卵泡激素量、优胎率、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胎膜早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不良风险。
- 刘曦胡羽进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95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孕妇,均为单胎,根据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分为TSH降低组31例、TSH升高组25例和TSH正常组39例,观察各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检测并比较新生儿出生后3d及出生后1、3、6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干预,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TSH降低组和TSH升高组患者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比率(48.4%、48.0%)明显高于TSH正常组(38.5%)(P<0.05);新生儿出生3d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77.89%(74/95),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3.16%),高TSH血症26例(27.37%),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45例(47.37%),出生后1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33例(34.74%),出生后3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15例(15.79%),出生后6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5例(5.26%);3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高TSH血症发生率、出生后3d及出生后1、3、6个月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无加重病例,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无明显变化,余均明显好转。结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3个月有轻微TSH升高,多数新生儿TSH水平可恢复正常,无需干预。
- 李海波刘曦
- 关键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联合宝鸡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3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液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转ICU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HGB、HCT、FIB、D-D水平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能够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液相关指标水平异常程度,降低转ICU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张璐王婧刘曦
- 关键词:出血
- 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产科借助辅助助产技术出生的2991例出生儿,其中采用IVF-ET辅助助产技术的出生儿1250例,ICSI-ET辅助技术的出生儿976例,F-ET的出生儿765例,本研究观察的指标包括:新生儿出生缺陷类型的分布情况,应用不同辅助助产技术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比较,产母不同年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比较。结果:从辅助助产技术新生儿的缺陷类型分布来看,心血管循环系统缺陷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消化系统以及唇腭裂;应用IVFET、ICSI-ET、F-ET辅助助产技术的新生儿缺陷率分别为2. 0%、1. 33%、0. 39%,3种辅助助产技术的新生儿缺陷率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从产母不同年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来看,随着产母年龄的不断增加,应用辅助助产技术试管婴儿后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不断增加,缺陷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试管婴儿辅助助产技术治疗不孕不育时,必须意识到应用辅助助产技术后子代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师应该将试管婴儿发生出生儿缺陷的概率告知患者,提前发现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异常及染色体异常,尽可能降低子代出生缺陷情况的发生。
- 李海波刘曦
- 关键词: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