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哲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施肥
  • 3篇年型
  • 3篇钻井
  • 3篇黄土区
  • 3篇降水年型
  • 3篇不同降水年型
  • 2篇养分
  • 2篇玉米
  • 2篇土壤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小麦产量
  • 2篇旱地
  • 2篇长期施肥
  • 1篇定位施肥
  • 1篇养分吸收
  • 1篇玉米产量
  • 1篇生物量
  • 1篇施肥量

机构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陕西省科学院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9篇王哲
  • 8篇郝明德
  • 3篇付威
  • 2篇赵晶
  • 2篇胡雨彤
  • 1篇郭贤仕
  • 1篇魏孝荣
  • 1篇柳燕兰
  • 1篇邵明安
  • 1篇牛育华
  • 1篇马明生
  • 1篇马浩

传媒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降水年型下长期施肥的小麦产量效应被引量:12
2018年
合理施用氮磷化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用二元二次回归方程探讨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氮磷优化用量,为黄土旱塬小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小麦最高产量所需要的氮磷肥用量不同,平水年小麦最高产量4229 kg·hm^(-2)时的氮用量为172kg·hm^(-2)、磷用量164 kg·hm^(-2);丰水年最高产量4896 kg·hm^(-2)时,施氮量较平水年多2%,为175 kg·hm^(-2),施磷量较平水年少约1%,为162 kg·hm^(-2);干旱年施氮磷量较平水年少约16%和5%,当施氮磷量超出这个用量时,小麦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不同降水年型最佳经济施肥量不同,平水年最佳经济施氮量为161 kg·hm^(-2)、施磷量为151 kg·hm^(-2);而干旱年的最佳氮、磷量为135、143 kg·hm^(-2);丰水年最佳经济氮、磷量分别较平水年多约3%和1%,为167、153kg·hm^(-2).最佳经济氮磷施用量比最高产量氮磷施用量低6%~8%.实际生产中建议氮磷减少10%的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李晓州郝明德赵晶王哲付威刘增照
关键词:不同降水年型最佳经济施肥量
不同降水年型下长期施肥旱地小麦产量效应被引量:18
2017年
以黄土高原3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基础,依据降水将生育年划分为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黄土高原冬小麦产量.、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连续种植30年中,氮磷配施和氦磷钾配施下小麦产量、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显著高于不施肥和单施肥处理,氮磷钾配施下小麦产量、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分别达到3480 kg·hm^(-2)、61.45 kg·kg^(-1)、6.13 kg·mm^(-1)·hm^(-2);不同降水年型下,丰水年小麦产量、肥料贡献率和降水利用率相对较高;使用逐步回归分析可知,不同降水年型下小麦产量主要受氮磷肥施用量、休闲期降水和越冬期降水影响.黄土旱塬可以通过提高氮磷用量同时适当施用钾肥,以及在休闲期做好蓄水保墒工作来提高小麦产量.
胡雨彤郝明德王哲付威
关键词:小麦产量降水年型降水利用率
钻井废弃物对黄土区谷子和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探明钻井废弃物处置场地对其上作物生长的利弊,将长庆油田钻井废弃物回填法处理后井场生长的谷子和高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钻井废弃物对谷子和高粱产量、重金属含量、作物品质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废弃物处理场上生长的谷子和高粱Pb、Cd、Cr、As和Hg等重金属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内;与对照相比,钻井废弃物生长谷子和高粱产量增加明显,谷子产量增加了585 kg·hm^(-2),高粱产量增加了900 kg·hm^(-2)。与对照相比,对谷子和高粱品质提升较小钻井废弃物对谷子和高粱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均有增加作用,但增加效果不明显。两种作物的必须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增加较多,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增加较多。因此,本试验中钻井废弃物可以明显的增加作物产量,对作物氨基酸含量增加较小,重金属未超标,符合安全标准。
翟文晰郝明德王哲张荣耀任鹏
关键词:钻井废弃物谷子高粱重金属
黄土区废弃钻井液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以长庆油田废弃钻井液回填法处理后井场生长的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废弃钻井液对苜蓿的产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钻井液处理场生长的苜蓿Pb、Cd、Cr、As、Hg和Cu等重金属含量均在GB130782017安全范围内,重金属未超标;废弃钻井液对苜蓿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苜蓿产量增加了730.20kg/hm^2,增长了21.6%。苜蓿品质也得到明显提升,其中粗蛋白总量增加24.87kg/hm^2,粗脂肪总量增加3.34kg/hm^2,淀粉总量增加9.61kg/hm^2,还原性糖总量增加45.92kg/hm^2,粗纤维含量有所降低。氨基酸总量增加3.6%,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增长了1.2%和2.3%。
翟文晰郝明德王哲张荣耀任鹏
关键词:废弃钻井液作物品质作物产量苜蓿重金属
林地开垦对黄土区坡面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黄土高原侵蚀环境下林地开垦后坡面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确立林地开垦后侵蚀驱动的坡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以黄土高原丘陵区子午岭林地和开垦28年的侵蚀坡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主要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法分析坡面土壤基本性质和养分空间分布规律。林地开垦后坡面土壤pH增加了0.24个单位,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降低了13.77,1.14,0.10 g/kg和6.05,1.63,4.99,58.44 mg/kg。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变异系数大于开垦地,而pH和各速效养分的变异系数小于开垦地。开垦后中坡位和下坡位养分含量减少幅度较大,上坡位减少幅度较小。林地和开垦地的土壤各指标都呈中等或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林地开垦增强了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异质性,但减小了pH的空间异质性,地形等结构性因子主导了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形成。林地开垦后,pH、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变程增大,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钾变程减小,速效磷在2个坡面上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开垦极大地减少了坡面土壤养分含量,但减少幅度与坡位和坡面形态有关。同时,开垦增大了坡面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空间依赖性,减小了速效养分的空间依赖性。
王昭孔维波姚毓菲鲍凯强王哲魏孝荣邵明安
关键词:黄土高原林地开垦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
水基废弃钻井泥浆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1年
为实现水基废弃钻井泥浆资源化利用及长庆区环境绿色持续发展,在长庆油田开采区有针对性的选取了5个废弃钻井泥浆回填法处理后的井场平台,采用“点对点”的方法采集泥浆池内外的土壤和生长的玉米植株样品,研究水基废弃钻井泥浆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泥浆池相比,黄绵土泥浆池内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4.54%和13%;风沙土泥浆池内的分别增加15.80%和18.66%,且风沙土上增产效果优于黄绵土。不同质地土壤上水基废弃钻井泥浆对玉米粗蛋白、还原性糖、粗脂肪、淀粉及氨基酸总含量影响不同。与非泥浆池相比,黄绵土泥浆池内玉米籽粒的粗蛋白、还原性糖和氨基酸总含量分别提高7.11%、4.89%和9.28%;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分别降低4.84%和1.30%;风沙土泥浆池内的玉米籽粒粗蛋白和氨基酸总含量保持不变,还原性糖含量提高14.40%,而粗脂肪和淀粉含量分别降低2.7%和3.17%。因此,将水基废弃钻井泥浆填埋于不同质地土壤,均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明显改善玉米品质,能作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柳燕兰马明生王哲郭贤仕郭贤仕牛育华牛育华
关键词:玉米
长期定位施肥对两种小麦耕作系统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为寻求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环境的科学施肥模式,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长武30 a长期小麦连作和小麦–豌豆两个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包括氮磷+有机肥配施NPM、氮磷配施NP、单施磷肥P、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M和CK)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为基础数据,应用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对长期定位施肥的土壤肥力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小麦-豌豆轮作系统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普遍高于小麦连作系统,且在两种耕作系统下施用氮磷+有机肥各养分含量增幅明显。②各处理间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表现为:小麦–豌豆轮作+NPM>小麦连作+NPM>小麦–豌豆轮作+NP、小麦连作+NP>小麦–豌豆轮作+P、小麦连作+P>小麦连作+M>小麦–豌豆轮作+不施肥>小麦连作+不施肥。③小麦连作系统有机质,全磷、全氮和速效磷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碱解氮和速效钾与IFI不相关;在小麦–豌豆轮作系统中,碱解氮与全磷对IF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综合肥力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长期施用氮磷+有机肥相较单施氮磷肥、有机肥的土壤综合肥力要高,小麦–豌豆轮作系统土壤综合肥力优于小麦轮作系统,且不同耕作系统对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陈智坤郝雅珺任英英井光花王哲郝明德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索黄土旱作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耕作和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为基础,研究不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地膜双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方式下秸秆地膜双覆盖增产效果明显,传统耕作增产98.9%,免耕增产78.8%;秸秆地膜双覆盖可以有效促进春玉米穗部性状的发育,显著增加百粒重和穗粒数,从而达到增产效果。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可提高籽粒中养分比例,氮素养分比例提高14.6%,磷素养分比例提高12.1%,钾素养分比例提高28.9%。
王哲郝明德马浩郭胜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春玉米养分吸收
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小麦产量的效应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水肥是黄土旱塬小麦产量提高的两大限制因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下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黄土高原旱作小麦产量效应,可为不同降水年型下合理施用磷肥和提高旱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30年长期磷肥定位试验为基础,并将冬小麦生育年降水划分为干旱年型、平水年型和丰水年型,深入分析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磷肥贡献率的影响。【结果】干旱年型下各处理的小麦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公顷有效穗数与平水年型相比呈降低趋势,丰水年型下则呈增加趋势;与平水年型相比,干旱年型的肥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丰水年型的肥料贡献率呈降低趋势;干旱年型、平水年型、丰水年型以及30年均值中,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小麦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公顷有效穗数在干旱年型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平水年型、丰水年型和30年均值中呈直线上升变化;磷肥贡献率在干旱年型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平水年型呈现直线上升变化,丰水年型呈现直线下降变化。进一步对各处理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分析可知,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处理主要通过调控公顷有效穗数进而影响小麦产量,公顷有效穗数与干旱年型、平水年型、丰水年型和连续种植30年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13、0.294、0.692和0.643。【结论】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小麦产量具有显著调控效应,不同降水年型下施磷水平在125—137 kg·hm^(-2)时小麦增产效果较好,且以连续种植30年施磷131 kg·hm^(-2)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主要通过调控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的公顷有效穗数而影响小麦产量。
胡雨彤郝明德付威赵晶王哲
关键词:降水年型施磷水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