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梦娜

作品数:4 被引量:7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种植体
  • 2篇金属桩
  • 1篇导板
  • 1篇牙种植
  • 1篇牙种植体
  • 1篇粘固
  • 1篇植入
  • 1篇水门汀
  • 1篇桩核
  • 1篇锥形束CT
  • 1篇微渗漏
  • 1篇洗液
  • 1篇纤维桩
  • 1篇临床效果观察
  • 1篇金属桩核
  • 1篇口腔
  • 1篇口腔修复
  • 1篇根管
  • 1篇根管冲洗
  • 1篇根管冲洗液

机构

  • 4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4篇刘梦娜
  • 3篇邹红
  • 2篇金鑫
  • 2篇余小红
  • 2篇赵燕
  • 2篇李启丹
  • 2篇李晖宇
  • 1篇王静
  • 1篇赵睿
  • 1篇任延秀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对种植体成骨生长及骨性结合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对种植体成骨生长及骨性结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60例上颌前牙单牙缺失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应用常规骨劈开骨挤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3例),应用常规骨劈开骨挤压术联合引导骨再生膜技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7例)。评价术后24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的成功率、成骨厚度及成骨率及骨性结合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术后24个月两组患者及成骨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41,P<0.05);种植体与周围骨床的结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床的骨密度、成骨厚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3,t=12.690;P<0.05)。结论: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可以提高成骨生长效果与种植床的骨密度。
李晖宇任延秀邹红赵睿刘梦娜周文霞
关键词:骨性结合
根管冲洗液和粘结剂对金属桩核粘固后根管微渗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根管冲洗液和粘结剂对粘固金属桩核后根管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由于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下颌单根管前磨牙120颗,根据两因素析因设计方式,设根管冲洗液为A因素,分为3个类型,粘结剂为B因素,分为2个类型,AB两个因素进行随机重组,随机将120颗样本牙分为6组。计算每组根管冠方微渗漏量的差异。结果 6组样本均有明显根管微渗漏,Ⅳ组渗漏量最少[(1 025.77±458.32)μm],其次为Ⅰ组[(1191.64±408.25)μm]、Ⅱ组[(1 317.35±526.88)μm]、Ⅲ组[(1 428.76±478.93)μm]、Ⅴ组[(1 447.59±557.65)μm],而Ⅵ组微渗漏量最多[(1 923.04±669.47)μm]。Ⅲ组和Ⅳ组均采用3%H_2O_2+0.9%NaCl溶液冲洗,Ⅲ组渗漏量和Ⅳ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Ⅵ组均采用15%EDTA+5.25%NaClO溶液冲洗,Ⅵ渗漏量明显多于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和Ⅵ组均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Ⅵ渗漏量明显高于Ⅱ、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不同根管清洁液和桩核粘结剂处理后6组样本均发生明显微渗漏。采用3%H_2O_2+0.9%Na Cl溶液对根管进行冲洗并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渗漏的发生,采用15%EDTA+5.25%Na Cl O溶液对根管进行冲洗并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微渗漏的发生。
邹红赵燕刘梦娜金鑫李启丹余小红王静汤春雪
关键词:根管玻璃离子水门汀微渗漏
两种种植导板对牙种植体植入精度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改良式全程导航种植导板与先锋钻导航种植导板对牙种植体植入精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行种植义齿修复的30例(125颗种植体)牙列缺损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16例(67颗种植体),B患者14例(58颗种植体)。A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全程导航种植导板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B组患者采用先锋钻导航种植导板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比较术前种植体设计植入位置与术后种植体实际位置之间的口腔锥形束CT(CBCT)数据,测算两组的种植体颈部水平及垂直偏差、种植体根端水平及垂直偏差、种植体中心轴线角度偏差。结果:A组种植体的颈部水平偏差、颈部垂直偏差、根端水平偏差、根端垂直偏差及中心轴线角度偏差分别为(0.863±0.504)mm、(0.787±0.442)mm、(1.608±0.947)mm、(1.301±0.599)mm、(3.992±2.601)°,B组种植体的颈部水平偏差、颈部垂直偏差、根端水平偏差、根端垂直偏差及中心轴线角度偏差分别为(1.057±0.518)mm、(1.023±0.610)mm、(2.396±1.385)mm、(2.279±1.446)mm、(7.439±3.62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全程导航种植导板对牙种植体植入精度的影响明显低于先锋钻导航种植导板,对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
刘梦娜游希
关键词:牙种植体锥形束CT
传统金属桩、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3
2018年
目的探讨传统金属桩、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3种技术在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口腔科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口腔修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组,即传统金属桩修复组(A组),可塑纤维桩修复组(B组)、预成纤维桩修复组(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桩方法进行口腔修复术,B组使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术,C组应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术,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在处理每颗牙齿的平均用时和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每颗牙齿的平均用时从高到底依次为A、B、C组,修复成功率从高到底依次为C、B、A组。3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2、4个月的牙菌斑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比较:(1)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各指标与时间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3组患者术后4个月牙齿松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21,P<0.05),任意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效果优于B组,B组效果优于A组。结论纤维桩修复技术在口腔修复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金属桩技术,而预成纤维桩技术与可塑纤维桩技术相比,在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修复用时、修复效果均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刘梦娜邹红赵燕李启丹金鑫汤春雪周武燕李晖宇余小红王静杨艳莉
关键词:金属桩纤维桩口腔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