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金华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透析导管固定结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析导管固定结构,涉及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调整部分;所述调整部分由转轴、蜗轮和蜗杆组成,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转轴上焊接有一个蜗轮;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蜗杆,蜗杆与蜗...
- 杨静
- 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成功制备DN模型后,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达格列净1mg/(kg·d)灌胃;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达格列净10mg/(kg·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干预12周。比较各组大鼠的肾功能指标、肾脏病理组织变化、p-AMPK和p-mTOR蛋白表达、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结果 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定量、p-mTOR蛋白表达、COLⅠ、COLⅣ和F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p-mTOR蛋白表达、COLⅠ、COLⅣ和FN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p-mTOR蛋白表达、COLⅠ、COLⅣ和FN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DN大鼠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 叶玉燕王鹏方霞杨静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
- 原发性肾淀粉样变性3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淀粉样变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确诊为原发性肾淀粉样变的33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2例;平均发病年龄(55.4±10.3)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其中29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2例存在轻度镜下血尿,3例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脏受累者24例,合并肝脏受累者6例,脾脏受累者3例,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1例患者低血压;33例患者肾脏病理检查提示轻链阳性19例,κ轻链阳性5例,1例二者均阳性,8例二者均阴性;所有患者均有肾小球损害,电镜检查在肾小球系膜或基膜或小血管壁或肾间质可见淀粉样纤维丝。结论肾脏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人,首发症状往往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时行肾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 杨静史浩徐静李晓沈平雁王朝晖
- 关键词: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病理轻链
- 糖尿病肾病患者自身免疫及微炎症指标间的相关性和肾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自身免疫指标及微炎症指标间的相关性与肾功能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及单纯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eGFR、Cre、BUN、CysC、NGAL)、自身免疫指标(Anti-GBM、ACA-IgA)、微炎症指标(hs-CRP)的差异。根据计算eGFR值,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指标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eGFR值(84.64±20.33)低于单纯糖尿病组(152.58±31.24);糖尿病肾病组Cre、BUN、CysC、NGAL、Anti-GBM、ACA-IgA及hs-CRP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84,11.561,8.633,20.549,6.926,6.238,12.039;P<0.05)。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Cre、BUN、CysC、NGAL、Anti-GBM、ACA-IgA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9,14.692,9.048,31.069,7.137,6.466,16.528;P<0.05)。hs-CRP、Anti-GBM及ACA-IgA与eGFR呈负相关(r=-0.312,-0.366,-0.351;P<0.05);hs-CRP、Anti-GBM及ACA-IgA与Cre、BUN、CysC、NG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及微炎症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均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疫情发展。
- 朱志伟叶玉燕陈丽萍杨静刘俊汝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微炎症肾小球滤过率
- 重复瘘在ESRD血透患者前臂AVF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复瘘在ESRD血透患者前臂AVF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前臂自体AVF狭窄患者60例分为重复瘘组、重建瘘组与PTA组,各20例。对比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透析充分性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明显高于术前,AVF(肱动脉)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及尿素下降率(URR)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瘘术治疗患者前臂自体AVF狭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径、血流量、透析充分性等指标。
- 朱志伟胡卫民陈丽萍杨静叶玉燕方霞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自体动静脉内瘘
- ANCA相关性肾炎临床病理研究
- 2017年
-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ANCA相关性肾炎患者临床特点、病理表现、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并随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40例确诊为ANCA相关性肾炎患者,起病时平均年龄(54.8±16.6)岁,其中32.5%的患者≥65岁,均行肾穿刺活检,根据肾脏病理分型,局灶型11例,硬化型10例,混合型12例,新月体型7例,37例予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单用激素治疗,诱导缓解期30例患者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7例予以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肾功能急剧进展者辅以双膜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重症者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半年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6例,未缓解6例,总缓解率85%。随访观察(78.2±17.2)个月,死亡4例,失访4例,存活32例,其中8例维持透析治疗。局灶型肾脏损害相对较轻,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几率小。硬化型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大,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需维持透析治疗的比例较其余三者增高。结论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及时行ANCA检测及肾穿刺活检,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实施最佳治疗方案,积极防治并发症,规律随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肾存活率、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杨静袁立英沈平雁叶玉燕王朝晖陈晓农
- 关键词:病理肾功能衰竭随访
- 肾脏疾病中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中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的含量进行测定,探索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不同类型肾病患者(未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正常健康体检人群血清apo A1、apo B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健康体检人群对比,肾病患者血清中apo A1水平下降,apo B水平上升,apo A1/apo B比值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患者血清中apo A1水平的下降,apo B水平的上升,及apo A1/apo B比值下降均是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apo A1/apo B比值能够更加灵敏地预警肾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 袁立英赵瑾罗德红罗亚丹杨静王朝晖陈晓农
- 关键词:肾脏疾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 大数据时代加强专科医学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路径探讨
- 2023年
- 目的:分析大数据时代加强专科医学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与效果。方法:医院肾内科自2021年8月起,将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应用于科室管理工作中,2021年2—7月为实施前,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实施后,研究期间选择在医院肾内科就职的2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中医标本兼治、中医强调整体观、中医诊疗效果稳定、中医具有科学属性、中医药文化符合自然规律等信念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各项中医药文化情绪评价项目评分、行动倾向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大数据时代加强专科医学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意识与信心,更好地为肾内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王威杨静陈云王琳
-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管理效果
- 近亲婚配生育的Gitelman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Gitelman综合征是家族性低血钾、低血镁、低尿钙症,合并低氯性碱中毒,伴有正常或偏低的血压,并有可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较常见的一类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管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乏力、四肢麻木或抽搐、肌肉痉挛等,部分患者伴有夜尿增多,严重者并发软骨钙质沉积、肾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Gitelman综合征一般由编码肾远曲小管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钠氯共同转运体(NCCT)的SLC12A3基因发生突变引起[1]。
- 杨静叶玉燕陈丽萍朱志伟方霞王朝晖
-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近亲婚配低氯性碱中毒生育噻嗪类利尿剂肾小管疾病
- 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住院患者的感染状况,完善MHD患者感染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5月MHD住院患者病史,收集其相关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MHD患者感染的特点.结果 MHD住院患者病历350份,因感染原因住院140例次,其中肺部感染最常见,占感染例数的55.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血行感染即败血症,占14.3%,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泌尿道感染次之,占12.9%.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相对复杂,部分伴有心功能不全,血行感染多发生于有临时深静脉插管、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患者.泌尿道感染患者中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性细菌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常见病因,感染途径及病原菌种类多样,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其次分别是血行感染和尿路感染.
- 杨静叶玉燕陈丽萍朱志伟方霞许盼盼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原菌